&ldo;第一幅,《深翠轩诗》,是明代诗人解缙的作品,你们觉得,诗是真的,画就一定是真的么?这种半真半假,是最骗人的。&rdo;
&ldo;何以见得?&rdo;奉九急急发问。
&ldo;这是解缙于永乐年间完成的画作,效仿大家王蒙的牛皮皴;完成后,他也很是自得,于是找了众多才子在上题诗,后来呢,诗都还在,可画丢了。过了一百多年,看起来是文征明得到这部分画,于是他在上面补了诗,但文征明如此严谨之人,怎么可能题记为他得到此画的年头正德十三年,而不是原作者写这首诗的年头呢,这样的错误作为一个书画大家不可能犯,画和题记都是假的,可诗是真的,的确是文征明的真迹。&rdo;
奉九和鸿司对视一眼,都有茅塞顿开之感。
&ldo;大部分人,一看诗是真的,就放心了,就对画不那么在意了,可不就蒙过去了。&rdo;
他俩再低头审视这幅画,绢本工笔画,运笔拘谨纤弱,略显呆板,果真没有文征明的清雅秀逸之气。
&ldo;鸿少爷,你还是这么厉害,老夫也是开了眼了。以前有掌柜的说我还不信,说宁家孙辈有一个小少爷,眼睛毒得很,鉴宝一鉴一个准儿,今日一见,心服口服。&rdo;
奉九立刻以钦佩的目光看着鸿司,鸿司微微一笑。
蔺掌柜又回过头来夸奉九:&ldo;三少奶奶,您也是让小老儿大吃一惊啊,没想到除了鸿少爷,还有一个您,年纪轻轻就能掌眼了。&rdo;
奉九连称不敢不敢。
此时正好有听差过来找蔺掌柜,他不得不拱手告辞。
蔺掌柜一走,奉九对着鸿司道:&ldo;真人不露相啊,没想到,我以为也就我这样的喜欢琢磨这些老古董,没想到你比我还上道。&rdo;
鸿司笑了一下,&ldo;奉九,你是怎么看出来这本《史记》是假的?&rdo;
&ldo;因为古籍书里的蝴蝶装是宋代时兴的;元明则是包背书的天下,可这本唐代育涌书局出版的《史记》,居然是蝴蝶装,超越了时代,不可能的事儿啊。不过,你是如何确定这版《史记》是假的呢?我是我们家典当行老板跟我爹闲聊时偶尔听到才知道的呢。&rdo;
奉九知道,鉴宝的人不一样,侧重点就不一样,说不定,鸿司有什么不一样的视角。
鸿司一听之下神情变得非常严肃,奉九暗暗点头,真人不露相,今天是能学到东西了,同好互相交流,果然能有意外之喜。
&ldo;我是‐‐&rdo;宁鸿司欲言又止。
奉九亟不可待地往前谨慎地凑了凑,比刚刚两人之间称得上很远的距离近了一些。
&ldo;一看就觉得,这东西,真不了。&rdo;鸿司慢悠悠地说。
&ldo;……这就完了?&rdo;奉九傻眼。
&ldo;完了。&rdo;鸿司扯了扯袖口。
&ldo;你这,这也太儿戏了吧。&rdo;奉九不免愤愤不平。
&ldo;我记得以前听爷爷讲过退帝艾先生的事,他说,有人拿古董让艾先生鉴定,他也是一说一个准儿,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家不服,他只好说,&lso;我就是觉得这不像我们家东西&rso;,众人绝倒。&rdo;
奉九大笑。
她想了想,说:&ldo;也对‐‐这个有点像我做英文试卷,你让我说出文法逻辑,我还真说不太明白,可我就是知道,这样说很通顺,符合英文习惯。&rdo;
&ldo;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你已经形成语感了。还有,我们俩的头发都保住了。&rdo;鸿司看着奉九发亮的眼睛,大笑时露出来的雪白的糯米牙,绯红的脸庞,轻声说。
心里那股时有时无的熟悉的失落感,又卷土重来了。
第42章恩德堂院
第二天一早,宁家人就启程返奉了,一进了奉天城,载着寿夫人大嫂二嫂的汽车就加速开到奉九乘坐的汽车前面去了。
刚走到小什字街,奉九就看到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十几个小流浪儿,一个个穿着看不出本色的肮脏的破棉袄,底下一条单裤,瘦得脱了相,细细的身子在寒风中飘飘荡荡的,因为棉袄里也几乎没有棉花了。
坐在汽车夫旁边座位上的鸿司低声说:&ldo;这都是些无父无母的孤儿,有的是被叔叔伯伯赶出来的,没人管。他们常年在这儿,一过完冬天就少一些,不知道死在哪儿了,再转过一年,又多一些新的。&rdo;
看到他们的车停了下来,孩子们都跑过来想讨点吃的,闹哄哄地围了上来,一双双骷髅一样深凹进去的眼睛闪着热切的光死死地盯着她,近一些的把鸡爪子一般的小手扒在车窗玻璃沿上,指甲长长的,软趴趴的,积了厚厚的黑色泥垢。
鹑衣百结走风尘,落魄谁怜此一身?
奉九立刻敲敲前座靠背让汽车夫停车,随后从小手提袋里掏出几个大洋,让他下去买点吃的给他们。
汽车夫很高兴自家少奶奶能伸手援助这些苦孩子,于是格外爽快地开门下车,拿着钱去了路旁的一个包子铺,把剩下的几屉肉包子都包圆了。
孩子们乐坏了,纷纷向奉九鞠躬道谢,一个个的笑起来脸上都是一把把的褶子,比上岁数的老人家还不如。
奉九看了心里很难受:未出嫁前,她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遇到不平事,倒也会施以援手周济一番,但从不觉得自己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缺乏强烈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