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娥直接进了屋,苏玉兰抱着老三正在喂奶,李晓梅跟强强和涛涛在吃饭,
“娘,你咋来了?”
“说的啥话,这是你二哥家,我咋就不能来了?”
每次都这样,只要李晓梅一开口,王月娥指定呛得她说不上话,李晓梅干脆低头吃饭不言语了,反正说什么都对不了娘的心。
“赶紧吃,地里茅草都长一丈高了,吃完跟我去下地。”
“不去,我这好多活儿呢!”
李晓梅说的是实话,不过同样的话,如果换成苏玉兰这么说,王月娥指定就要坐在地上撒泼了,对付自己亲闺女还用不到那一招,王月娥也不管李晓梅是不是在吃饭,一把拧住了李晓梅的耳朵,
“翅膀硬了,还管不了你了!”
王月娥手劲大,拧自己闺女也没想过分寸,李晓梅一边拉王月娥的手,一边喊“二嫂”。
苏玉兰才反应过来,天气暖和了,地里的庄稼开始长了,农民又到了下地劳作的季节了。
以前原主在这个家里是主劳力,重活脏活哪样都落不下她,可现在终归是不同了,虽说有原主的记忆,但是要她像原主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整天都长在地里,那可是不行的,再说还有炕上躺着的这个小可爱呢,她去下地孩子没人管怎么行。
只是婆婆根本就不看重这孩子,不知道让孩子出来背锅,婆婆买不买账,苏玉兰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娘,你先让晓梅好好吃饭。”
跟自己亲闺女王月娥还不至于致气,苏玉兰这么一说,她也就顺了台阶下来了。
接了苏玉兰几个月的“月钱”,王月娥现在对苏玉兰的态度跟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了,
“老二媳妇儿,一会儿你先让孩子吃饱再去地里,晌午前再早点儿回来喂孩子做饭。”
王月娥觉得自己这么安排已经非常照顾苏玉兰了,搁以前,下地干活老二媳妇儿一直是出门最早,回家最晚的,现在自己这么优待她,老二媳妇儿总能知道自己的好。
“娘,一大上午呢,孩子谁看?”
“这么点儿小孩,哪用看,他自己又跑不了。”
王月娥的脸立马就拉下来了,自己这么照顾她,她难道看不出来?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想下地也找点儿别的理由,强强和涛涛那时候可没见她敢说过什么,真是挣几个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苏玉兰这才想起以前是听老辈们说过,这个年代的孩子根本就没人抱,一直在炕上躺到会爬了才会有人抱一下,下地的时候要么上面的老大看着,要么就是放在地头上,地里的庄稼才是最重要的,看孩子不能耽误干活。
☆、一百一十三、干不完的活儿
苏玉兰有点儿头大,总不能直接说不去吧,地有自己家的份,一次两次不去还能圆过去,一直不去怎么说得通,可是地里的活儿她既没干过,也不会干,光有原主的记忆顶什么用。
让她把孩子留在家里去下地,她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孩子拉了尿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哭时间长了会不会哭出毛病来?一想到这些,苏玉兰就揪心,她差点儿丢了命才生下的孩子,不好好照顾着怎么行?
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才行!
“娘,今天确实还有好多活儿,那么多布剪了还没做出来,不赶着做出来卖了天一暖和全得砸手里,这两天我跟晓梅熬熬夜,把这些做完就先停了,再好好干地里活行吗?”
苏玉兰这么说,王月娥听着还受用些,既然跟她商量,她又不是恶婆婆还能一天都不等?地里的草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行吧!手里活儿也别停,地里几天就消停了,白天下地,黑夜时间长着呢,活儿还得接着做。”
王月娥拎得清,如果让老二媳妇儿把家里的活儿停了,那还怎么给她交钱,地里的活儿哩哩啦啦直到麦收都干不完,这中间一拖就是好几个月,一百多块钱呢!
等她回到家,李有田的饭碗已经空了,人也没在家,知道肯定是又下地里去了,王月娥把自己的饭吃了,扛着除草的耙子往老大家去了,高敏芝让下地的时候喊她,肯定得去叫她一声。
等王月娥走到门洞,准备喊人的时候才发现,老大家门上竟然上了锁,王月娥心里不悦,可又没法儿,气的“咣咣咣”使劲砸了几下门吊子,然后骂骂咧咧的往地里去了。
到了村口再往南就没有人家了,打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望不到边儿,初春的日头并不晒人,反而把早上的那点寒气都驱散了,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身体都舒展开了。
王月娥可没心思观景,麦田有啥好看的,她看到眼里的是麦苗根下的土坷垃,还有麦垄间冒出头来的杂草。
去年冬天两场雪下的都不大,到了这时候,地已经有点干了,土壤里没了水分,不利于麦苗返青。
一口井要浇上百亩地,谁家的麦苗先喝上水就能先长起来,绿里泛着黑油油的蹭蹭往上窜,谁家都想先浇,十来户人家就要凑到一起抓纸球排顺序。
自从分地那时候起,抓纸球在村里就盛行起来了。
好端端的一大片地,不能整块整块的分,好地谁家都想要,只能把大片大片的地分成了一条一溜,以队为单位,不管好地还是坏地,每家都有份,数着人头,地块儿排上号,各家抓纸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