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无错版 > 第464章 友谊计划(第1页)

第464章 友谊计划(第1页)

“你是说,咱们直接跟那个在基辅的商人合作,通过公开合法的方式,雇佣那边正为生计发愁的研究人员?”

之前一直沉默着的怀国莫眼神一亮,显然来了兴趣:

“这个思路,过去倒是没有试过……”

他说的没有试过,指的当然是没试过常浩南提出的方式,而不是没试过从那边挖人。

实际上,在1991年联盟刚解体的时候,就有人意识到了那些苏联专家的宝贵价值,并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人才引进计划。

只不过,一来那个时候大家干这种事情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能采用广撒网的办法碰运气,二来90年代初那功夫华夏自己这边的情况也没什么吸引力,生活条件差还是其次,主要是国内根本没有那么多项目和企业能把这批人给接下来,所以虽然努力对了方向,但最后真正落实的情况却比较一般。

到97年这会,实际上已经有点错过最佳的时间窗口了。

至少从大毛那边挖人的可能性已经接近于零——要走的早就已经去了美国或者德国,而剩下那些在90年代初都选择留下的,这功夫也基本不可能再改主意。

不仅如此,大毛自己都已经开始利用过去几十年的习惯,以及相似的文化从其他独联体国家反向挖人。

好在眼下华夏这边的情况无论是比90年代初,还是比前世都好了太多,至少可以保证不管弄回来什么样的人才,都有能让别人发挥出来的地方。

最多就是不完全对口罢了。

比如过去造航母的,现在可能得先造上几年护卫舰……

但总比继续在二毛那边呆着强吧。

果然,张东旭也说起了90年代初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话,那还是要吸取以前的教训,前些年上面也试着这么干过,但是一方面,那时候咱们国家本身的吸引力不行,另一方面么……其实在操作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

众人的注意力顿时被他吸引了过去。

常浩南对于当年那次引进的情况,都是重生之前从几个科研院所的单位档案,或者地方志里面看到的只言片语,并不清楚太多细节。

他只知道后来大规模在华夏生活和工作的二毛专家,基本都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引进的第二批人才,但中间这些年发生了什么,相关记录基本一片空白。

至于在场下的人,大部分在那个时候都还是处一级的年轻干部。

处级放在外面确实级别不低,但因为部委几乎没有科室,实际上就是最基层的小部门负责人,知情范围相当有限。

后来虽然级别上来了,但谁也不可能没事闲的跑到档案馆翻好几年前的故纸堆,所以也都没机会接触到这些内容。

现在张东旭这么一说,大家竟然都有点听那种《xx秘史》的好奇感。

八卦这种事情,没有人能拒绝的。

甚至包括丁高恒。

他在国防科工委当了十年主任,虽然扛着军衔,但其实对于本单位以外的事情并不很清楚。

“我那时候正好在电子工业部工作,负责对接过一批白俄罗斯的来华专家,大概二十来个人,当时为了降低敏感程度,第一批引进的都是不涉及军工领域的人员,所以这件事在科工委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

张东旭的经历说起来也是相当奇特,他曾经担任过电子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跟丁高恒算是平级,但因为这个时候电子工业部还没有撤销,导致两个单位的功能和定位完全重合,后来电子工业总公司被降级最后干脆摘牌,他这个总经理实在没地方去,就被放到科工委当副主任。

也是出自这个原因,他很多时候会有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除了领导班子会议之外也不怎么主动发言,只不过这一次罕见地开了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