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打算,刘备也是有着迫不得已的苦衷。
主要这年头想着开发占地范围极其广阔的云梦泽还是有点小难度的,大片大片的湿地沼泽,光是排水就要人命了,更别说把这些地方变成膏腴之地。
汉帝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明显没有进步到那个状态,比起云梦泽,开发交州之地可能更加简单一些,陆路不好走,那就走海路,速度可能还会快一点。
于是刘备决定给交州上点排面,云梦泽一带就稍微往后挪挪。
一念至此,刘备觉得自己的这番操作还是有点意义的,不过这个事情还需要有人来具体负责操作一下,官方性质的宗正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当前,宗正这个职位还是空缺的。
刘备原本属意于刘晔出任这个职位,但是当下刘晔还在出任少府的职位,为刘备打理内务和私人财产,顺便帮衬一下国家事务,做的还不错,刘备暂时没有让刘晔转职的想法。
所以这个宗正到底该让谁来做,也就值得商榷了。
思来想去,刘备还是想到了刘虞。
之前刘备实质上是把刘虞当作实质性的一次性使用物品来使用,让他配合了自己的登位计划,所以连带着刘虞的名声也给祸祸了不少,在那些对刘备不满的人眼里,刘虞就等于是助纣为虐的阴谋家。
尤其在东汉宗室这边来看,刘虞简直就是个叛徒,从东汉宗室跳到西汉宗室那边的叛徒。
但是你不得不说,刘虞的最后一战给他换来了铁打的三公之位,可以说只要他自己不提出退休,刘备是不会主动辞退他的,反正三公在大汉第三帝国也就是纯粹的吉祥物,给一个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来做,总比便宜了其他人要好。
不过那之后刘虞就是一心一意躺平开摆,只享受尊荣,不承担任何责任的那种,不上朝,不议事,连重大的朝廷典礼都是刘备亲自派人用轿子抬来的,一副老太爷的姿态,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是不重要,刘备惯着他,只要刘备没意见,其他人的意见再大也没有意义。
当然了这样好的待遇并不是免费的,帮助刘备登基的确是大功,但是在刘备看来,这个功劳也不能吃一辈子,该发挥作用的时候,还是要发挥一些作用的。
比如,此时此刻。
因为找不到足够有资历、名望、可靠的汉室宗亲来担当宗正职位,所以刘备只能请来刘虞,请他再次出山,临时代理一下宗正的职位,帮他做一些一般的宗室都不敢做的事情。
比如将现在存在的东汉宗王全部罢黜,近支侯爵都要重新调整爵位和封地。
刘备的意思就是甭管这帮人对刘备是不是忠诚的,亦或是他们对刘备是否心怀不满、有反意,一概罢黜王爵,全部贬为较低等的侯爵,然后还要把这些宗室全部都给封到交州去,离中原核心地带远远的,别再回来了。
理由也很明确。
刘赦和刘忠“珠玉在前”,刘备没动他们,他们倒反过来质疑起了刘备的皇位,那就别怪刘备不客气了。
天底下没有对皇帝发动逆袭皇帝却不追究责任的事情,罢黜你们都是给刘秀面子,不然把你们一锅端了,谁又敢说个不是?
老老实实的宗王不当,非要当反贼!
刘备决定显露出自己凶狠的一面,去做天下人感觉他一定会做的事情,顺从天下人的期待。
对于此事,刘虞明显是吓到了,而且吓得不轻。
之前刘赦和刘忠的事情他觉得不妙,但是也没办法说什么,因为这两人的确是动兵了,算是造反了,根本没得洗,落在哪个皇帝手上都要杀掉,父子兄弟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外人。
这属于无可奈何的事情。
但是其他宗王没有相关的造反记录啊,一锅端了是不是有点……太不仁德了?
刘虞试探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刘备,想要让刘备缓一缓,把事情查清楚了再说罢黜的事情,或者更能服众。
但是刘备的意思很明显了。
“司徒公,这件事情还不够明显吗?为什么大汉自中兴之后只有皇子可以封王?还不是因为王爵之上只有皇位?所有王爵,乃至于一些近支侯爵,那都是潜在的皇位继承人,一旦皇室大宗没有继承人,他们就能小宗入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