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姑娘其实乍一看跟晓梅有几分相似,年纪也相当,晓梅在村里也有这个气势,但是一出来就有些畏首畏尾放不开了,城里长大的姑娘跟农村出来的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这也更坚定了苏玉兰要搬到燕市的决心,就算只是为了三个孩子也得搬到大城市来生活。
“你条件挺符合,只是一样,我们明天上班时间比较早,早上六点就要赶到,你时间可以吗?”
时间定在六点儿,不知道这些人住的远近,路上在去掉半小时的时间,五点半就要出门,那个时候天才刚亮。
“这我没问题,不过我明天上前夜,下午三点儿半就得走。”
这姑娘叫于燕,是棉纺三厂的女工,棉纺厂的工人都是三班倒,于燕今天上白班,按说明天不歇班,但是陈跃进的姑姑去厂里把这消息一散播,就有人把话送到了于燕耳朵里。
一天十块钱,厂里的女工虽然工资不低,但是一个月最多的时候也才五十多快,一天就能挣十块,谁不想挣这个钱!
但是陈爱珍说了人要年轻,长得好看,还得个子高,那就不是人人都行的了,于是就有关系好的跟于燕换了班,让她来试试。
批发市场的买卖主要在早上和上午,下午没多少人了,倒没那么要紧了,本来苏玉兰预计的下午的时间是到四点的,提前半小时倒没什么。
两人说好了,苏玉兰拿出刚才让陈跃进准备的纸和笔,写下了一份临时雇用合同。
大意就是甲方在哪天雇用乙方做什么事情,一天的工资是多少,乙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甲方要求的工作,甲方当天支付多少工资,另有一条如果乙方在未提前告知甲方的前提下,未能按时出现履行合约的,甲方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然后就是让对方签名,留下住址和联系方式。
因为时间急促,找来的人并不知根知底,虽然现在口头上谈好了,但是不到时间永远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变数。
等时间到了人不出现,他们根本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只能抓瞎。
这一纸手写的合同虽然简陋,苏玉兰也没真打算要追究什么责任,但是有这个在手里,谈好的人要想临时变卦就得多思量思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一些意外的变故。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个开头,陈跃进高高兴兴得又去外面迎着了,就盼着能有人过来跟他打听“陈跃进家怎么走”。
可是一等几十分钟过去,连个年轻姑娘的影子都没看到,下班回家的嫂子大姐,婶子大娘倒是没少见。
陈老板的老婆把晚饭都做的差不多了,陈老板还在外面迎着那些不知道现在何方的姑娘们呢!
定好的六点,都等到六点半了,还是没人找过来,陈跃进是真等不住了,
“妹子,你跟你嫂子先吃饭,我去招待所打听打听有没有明天歇班的服务员。”
陈跃进推上自行车就出了门,没到两分钟,又笑着返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