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泽清点点头:“你说。”
祝映丰:“干脆我们自己办作坊吧,这些都是人才,给其他人可惜了。”
祝映丰办了一个胭脂水粉作坊,卖得不错,他想开分铺,去襄北州开,但是缺少那种会干关键部分活儿的人,现在对他来说就是机会。
“我觉得你的想法不错。”祝泽清想了想,“但是这些人你用的完吗?”
祝映丰问:“有些什么人才?”
祝泽清:“刺绣、裁缝、口脂、种果树、种西瓜、种茶、种葡萄等人才。”
祝映丰思索片刻:“有多少人?”
祝泽清:“也不多,就五十多个。”
祝映丰自信地说道:“交给我了,我来安排。”
祝泽清把名单拿给祝映丰:“人还在官学学习,你准备好了就去找人,他们随时可以走。”
“没问题。”祝映丰当即去安排起来。
以祝映丰现在稳重的办事能力,祝泽清把事情交给他之后,就真的不用太操心了。
关于刺绣,祝映丰开了一家店铺,专门承接刺绣方面的活儿,这些孩子有擅长苏绣的,有擅长湘绣、蜀绣、京绣的,把她们的绣品一摆出来,再宣传一波,生意就上门了。
现在阳翟县不缺有钱人,只缺少让有钱人享受有面子的东西。
刺绣以高贵为要点宣传,那些富家千金、夫人,为了攀比和虚名,不由趋之若鹜,很快祝氏刺绣铺就闻名于阳翟县了。
而祝映丰又采取了饥饿营销的方式把价格提了上去,绣娘们各个干活儿轻松,还能赚不少钱。
除了这个,祝映丰还准备做番商的生意。
好些番商在两地中倒卖东西,这也是一个机会,他也认识不少这样的人,生意路线很快就打通了。
裁缝就更好办了,开一家成衣铺,但这个成衣铺跟其他的不一样,只定做衣服,还可以上门,给客人最大的面子和享受。
除了做衣服,还可以挑布料,又可以挑刺绣,反正什么都以客人的感受优先。
关于布料这个,又可以给布庄产生联系,一些学习织布和染布的孩子就去了布庄和染坊干活儿。
大家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互相联系在了一起,一起赚钱。
关于种植的就更好办了,让他们去开荒,他们懂技艺,只需要给他们种子,他们自己去种就可以了,这些稀有水果,种好了肯定能卖高价的,孩子们想证明自己,干劲十足。
一个月的时候,祝映丰向祝泽清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祝泽清对祝映丰相当赞赏,给他封了一个大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