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急忙说:“请领导们、同志们监督我!”
她实在太诚恳了,诚恳到采风组的人虽然没吃出她的啤酒鱼跟其他家有什么不得了的区别,也还是把这个只有八张桌子的小店给写了上去。
如此配合的,也就这么一个。
采风组回来吐槽,说明明是帮他们宣传,却好像是在求着他们一样。安夏十分同情他们:“要是在深市就不会这样了。”
《公关小姐》的热播,让深市人民早早的理解了什么叫宣传,什么叫公关。
毕竟这是实行双休之后的第一个五一,人民群众积压多年的旅行热情,在这个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很难提前让人明白。
对外宣传组用《我想去桂林》做出的歌曲和v,在广播和电视同时轰炸。
同时v的最后,还有桂林的美食和优秀的住宿环境,以及当地文旅部门领导在最后站在镜头中间欢迎各地游客前来。
紫金论坛也联动起来,为不想跟团的人们提供自由行的指导。
“来点游记攻略。”安夏向陆雪伸出手,他的同事们也去过桂林,但是上班上得太久了,对一切都失去了好奇,下了班,除了在周边吃点东西,就回旅馆睡觉。
整个工作组里,就陆雪抱着“下回可以带夏夏来”的心态,一有空就到处跑,对周围所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交通情况进行了一番认真调查,并且写得很清楚,生怕哪天真的带着安夏过来的时候出差错。
陆雪对安夏给他安排任务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待在安夏家里了,哪怕只是坐在一起,能感觉到她专注的目光,也是让人感到开心的。
陆雪掏出小本本,在小本本上详细记着各种信息,连许多当地的小故事都有。
“……你这是打算兼职民俗学家了吗?”安夏兴致勃勃地凑在旁边看。
“本来是想去的时候讲给你听的。”陆雪为自己的小秘密这么早就曝光,而且还是在这种地方曝光有点失落。
他的想法,是两人并肩坐在漓江的竹筏上,看着周围的风景的时候说。
?“一样嘛,我现在就知道,也不亏呀,到时候你说上半句,我知道下半句,也是一种乐趣。”安夏拧了拧他的脸。
陆雪故意鼓起脸颊,让安夏的手滑掉。
两人打打闹闹,磨磨蹭蹭的写完,过了零点,陆雪才把这篇发掉。
没有特别的推荐,就带了一个征文的标,第二天早上就发现已经有好多人私信问能不能加他的鸿雁,直接把文件发给他们,这样可以打印出来,一边走一边看。
评论区一片繁荣:
“太详细了,本来想跟团的,现在感觉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感谢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是大师兄,是我们的铁血大师兄!我就说,能写出那么好的故事,一定是个平时生活就特别细腻的人!”
……
陆雪的桂林阳朔攻略高高被顶在首页的前三排。
伴随着《我想去桂林》的歌曲,文章的阅读量很快超过十万。
“……中国现在上网的人数有这么多吗?”陆雪震惊。
安夏看了一眼:“哦,这个是重复计数的,可能每个人都点了十几二十次吧。”
紫金后台能看到实际的ip计数,已经有三万个ip地址对这篇文章发起访问,其中有一些ip地址是学校里的,看不出来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总之,实际看的人应该是比三万人要多的。
不仅如此,在一些小书摊、小报亭,还出现了大量的胶印版《桂林旅行指南》,就是直接把陆雪写的东西下载并打印出来,五块钱一本跟《我想去桂林》的磁带一起卖。
陆雪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内心十分平静:“网上都有,不会有人买的。”
当陆雪的同事也兴冲冲地买了一本,计划五一去桂林的时候,陆雪才知道原来他随便写的这东西居然真有人愿意花钱买。
“本来就会有人愿意买呀。”安夏惊讶于陆雪居然会惊讶这种事。
“自由行肯定是要买的,跟团的人也可以比较一下自己去,还是跟团的性价比,哪怕是确定要跟团了,拿着这份指南,也可以不受导游坑嘛。你还是商务部的呢,怎么对洞察消费者心理一点概念都没有。”
安夏冲他做了个鬼脸。
陆雪没生气,他认认真真把这次的心得写了下来,安夏笑道:“干嘛,你这是记变天账啊?想报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