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李轩来到学堂,夫子在学堂里介绍了李轩,随即授课。李轩稍微观察,学堂内都是些从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孩。
大晋朝,要想出人头地,无非两条路,习武、修文。
大晋朝,鼎立天下已有三百年。
“马上得天下,笔墨安万民。”
这是当年大晋朝的太祖皇帝,萧天仕的钦笔御言。萧天仕,原本是萧家家主。三百年前,大周朝失德,天下群雄揭竿而起,共逐其鹿。萧家独领风骚,承天心民意,重整山河,开创大晋基业。
得天下,靠的是弓马武功。
治天下,靠的是安民良策。
当然了,这方天地终究是强者为尊,相比文道,大晋朝也是更加注重武风。不过,穷文富武!习武是一件极为耗费金钱财力的事情,天下到底是穷人多,穷苦家的孩子大多也选择了文道。
大晋通过科举来选拨文道出众的学子。
十三岁之前,学子们自由学习,然后官府举行考试选拨,考中的被称为秀才,直接进入官府设置的秀才学院中读书。选拔秀才的考试,被称为乡试。
乡试之后,各地的秀才们在官府学院苦读,三年之后,进行会试。会试中被录取的学子,进入京城的学府苦读,被称作举人。
会试之后,再过三年,则是朝殿试。殿试中,金榜题名的举人学子,被称作进士。一旦有了进士的封号,便是朝廷的官员预备人员,若是哪里有了职位空缺,就会从进士学子中选拨录用。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进士功成!
古妃镇的学堂,是属于秀才之前的自由学堂。有的大户人家,都是自己请夫子教导。古妃镇太穷,请不起那么多的私人夫子,只能一起凑钱请一个夫子,授课所有的寒门学子。
夫子授课,之乎者也!
所谓的学习,不过是死记硬背罢了。
相比其余的学子,李轩二十多岁的灵魂却是拥有巨大的优势。别人眼中枯燥无味的圣言,在李轩眼中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恩?有点意思。”
李轩在学堂札记中,看到一则小故事。
故事中,讲的是文道圣人,圣夫子与圣子李坚的对话。
一日,圣子李坚问圣夫子:“以德报怨,如何?”
圣夫子不语,圣子李坚再问。圣夫子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圣子李坚不解,再问:“以直报怨,何以见德?”
圣夫子道:“何为德?顺本心自然,光明磊落是为德!”
顺本心自然,光明磊落是为德!
李轩暗自点头,大晋文风倒是也不算迂腐,反倒是有些爽快,圣夫子更是千古表率。只不过,李轩又是暗自摇头。
以直报怨,李轩没意见。
以德报德,李轩倒是觉得不妥。既然别人对自己施德,自己只是顺应本心的还德,却是显得有些清淡了。
何以报德,以善报德!
若是有人对自己施恩,自己决不能只顾着本心顺快,还是要还清这份恩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