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蝴蝶效应
有个词叫谋定而后动,就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的意思。当然,韩坤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只是这事执行起来有难度,不是韩坤一个人就能决定的,还是需要跟郑友军协商。等得到郑友军的同意之后,再上会讨论,彻底把事情定下来。
事实上,像这样的调职决定,郑友军能同意才见鬼呢!
在得知韩坤的想法之后,郑友军根本没有给韩坤继续说下去的机会,直接当面拒绝了韩坤的提议。
除了恶心韩坤之外,也是因为张继勇在车厂发挥的作用。
理论上来讲,张继勇是郑友军在车厂的老下属,也是车厂最重要的抓手。要是张继勇因为某些原因调职了,后期想要插手车厂的事务,难度将会无限的扩大。
一是,韩坤不会事无巨细的向他报告车厂的情况;二是,没有车厂内部的配合,有些事情无法插手;三是,张继勇的调职会彻底毁掉他在车厂的原有的努力。
以上都是郑友军比较在意的问题,断然不会让韩坤得逞。哪怕韩坤找到了不得不撤换的理由,都不能动摇郑友军的意志。
对于郑友军的反应,韩坤早有预料,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毕竟两人关系匪浅,岂能因为韩坤的决定而放弃。
而在韩坤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还是如此作为,也是有原因的。
国营厂人员调职的流程就是这样,必须要跟郑友军通个气。至于最后能不能把通过相关提议,还是要在处里的会议上见真章。
这就是国营厂运行的基本逻辑,相关的人事调动都要遵循上级部门的领导。
说实话,张继勇调职程序走起来相当的麻烦,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搞定所用人的,必须要讲明事情的缘由,并说服参会的同志。
就是这样一个流程,张继勇的事情一直拖到了春节前夕才解决。
倒不是参会的人员没有耐心了,而是车厂又接到了外商自行车和婴儿车的订单,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论。
在处室的三产事务会议上,大家顾忌到出口创汇的重要性,一致同意将不稳定的因素撤换掉,避免产品质量问题引起合同纠纷。
这也造成了张继勇的去职,转而接任正在筹备的箱包厂厂长。
往后张继勇要是服从安排听指挥,这事也就算过去了。要是还继续给韩坤上眼药,那就别指望在箱包厂待着了。
当然,这也是近两个月的拉锯,才得来的结果,属实有点来之不易。好在这事情办下来了,也算是春节前夕的一个好消息。
春节来临,除了留下了车厂值班人员和商业街服务人员继续上班外,三产业务的其他员工均已安排了放假时间。
不过,韩坤是真有事,提前了那么几天回家。
去年韩宥真刚出生,属实有点体弱,不易出远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韩坤一家四口人都没有回家,在金州过了一个春节。
今年韩宥真已经快15个月了,也学会了走路,回家一趟问题不会太大。
而在这个忙碌的时间,顺便又请了几天假期,准备在老家多待两天,拜访一下老丈人,还有在老家种地的姐姐韩莹。
这两年的政策已经趋于放开,一年一个样,离农民进城也只有一两年的时间。
等身份证制度正式下来之后,韩坤就可以帮着韩莹夫妻俩在金州做点小生意,彻底放下种地的活计。
1982年1月21,腊月二十七,韩坤提前准备返回晋陵县。
此时,宋运萍正在收拾洗漱的牙具,而韩宥真则颤颤巍巍的站在垃圾桶旁边,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