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写着一篇夸赞祝泽清的小文章,实际上隐含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非常隐晦,祝泽清也是看了一会儿才领悟。
“天子脚下,果然没有庸才,没想到这个崔侍郎也是一个博学之人,居然这样告诉他消息,还真是不留一点儿把柄。”
——文人之间的文字游戏太复杂了。
这个答案就是:范侍郎在某一本账本的某一页某一处记错了一笔账。
要是按照他记录的那样,户部会差上百万两银子,现在那本账本在崔侍郎手里,账目还没有被清到。
如果账目被清到,又没有改正过来,封存入库后再发现错误,要么记账的人把钱补上,要么申请核验修改。
犯这么大的错误,不说皇帝,就是在尚书大人那里都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并且留下大大的污点,想升官儿基本不可能了。
范侍郎在给祝泽清信的时候,也把账本放到了祝泽清座位的抽屉里,主动示好了。
隔日祝泽清在抽屉里看到了那本账本。
祝泽清把账本藏了起来,把范侍郎写的那笔账抄写到了一张纸条上,很光明正大地去请教范侍郎。
范侍郎看到纸条的时候,脸色顿时变了,“你……”
祝泽清一脸平静,吐出意有所指的话,“范侍郎,错了可以修改,不要紧的。”
范侍郎很快恢复了平静,不急不缓地开口,“把账本拿来我看看。”
祝泽清轻笑了下,“我不知道账本,范侍郎不要为难我。”
范侍郎一张冷静的脸,说着寒意满满的话,“祝泽清,你不过是国子监的学生,还不是朝中官员,这么做是不是不合适?”
祝泽清轻轻地回了一句,“这件事尚书大人还不知道,其他人也还不知道。”
范侍郎犹如被扼住了喉咙,若是此事被尚书大人知道了,就算修改了,那不好的印象也种下了,“祝泽清,你很好。”
祝泽清淡淡一笑,“多谢大人夸奖。”
范侍郎明白祝泽清要什么,深吸口气,“错误的事是应该修改,你等着吧。”
祝泽清拱了拱手,“多谢大人,我等着大人的好消息。”
改日,范彦安就去国公府退了亲,并且十分高调,在刻意宣传下,两个时辰不到,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祝泽清让钟玉烜去国公府拿退婚书,他看到退婚书之后,才把账本给了范侍郎。
范侍郎看祝泽清的眼神透着丝丝凶狠。
祝泽清轻声在他耳边说了一句,“大人还是收起情绪,让人看了不好,万一吓着我,我再不小心告诉大师兄……”
整个京城都知道皇帝喜欢祝泽清,有多喜欢就意味着影响有多大,范侍郎再不满也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了。
……
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