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泽清,“……”
衙门里,凌黎做了捕头,听着声音,连忙赶出来,入眼是破碎的匾额,“大人,你没事吧?”
祝泽清带着几分无奈道,“本官没事,赶紧找人来修。”
凌黎却欲言又止,似乎很为难。
祝泽清往县衙里走去,“有话就说。”
凌黎道,“大人,县衙的账目上不剩一百两银子了,刚才房子又坍塌了两间,做一张匾额就需要不少银子,怕是难办。”
祝泽清,“……”
这偌大的县城,居然不足一百两银子,太寒碜了吧?
祝泽清停下脚步,吩咐道,“把账本给本官拿来,本官要好好查查。”
凌黎抱拳,“是,大人。”
江一宁听着祝泽清的声音,快步赶过来,“泽清,你回来了,怎么样?”
“村子里进展顺利。”祝泽清看着磕碜的县衙房子,叹了口气,“没想到后院儿却塌了。”
江一宁着急道,“别叹气了,县衙里没钱,我们怎么办?”
“先去重新做一块匾额,其他的事可以缓一缓。”祝泽清把工房书吏叫过来,让他去负责修缮匾额。
书吏是州县衙门中主要的辅佐人员之一,在地方有着独特的地位。
书吏们服务于县衙及僚属官员的办公场所,各县衙雇用书吏都有规定的名额,少则几个,多则二三十个。
按照划分,县衙的书吏们被编入到“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六房。
因此书吏分别被称为“吏房书吏”、“户房书吏”、“礼房书吏”、“兵房书吏”、“刑房书吏”、“工房书吏”,分别处理特定的办公事务。
其中工房书吏就是负责维修官舍、谷仓、监狱、驿站、桥梁、渡口、道路等等。
工房书吏赶紧去办事了。
祝泽清去了县令专门办公的厅堂,正好户房书吏把账本拿了过来,“大人,这是最近三年的账本。”
厚厚一大摞,祝泽清扫了眼,他一个人看的话,起码需要两三日,“你们一起看,发现一处错误,就赏一两银子。”
户房书吏眼睛一亮,“是,大人。”
户房书吏有三人,全部来到了厅堂,跟祝泽清一起看账本。
然而看了账本之后,竟然没发现丝毫错误。
祝泽清合上账本,他明白了,明面上的账目是没错的,葛守全致仕不想被人挑出错误,该做的地方都做了,他在这里做了三十几年的官,想干什么,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走,去大牢里看看葛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