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天依旧黑暗,但小饭馆却越来越热闹,时不时有从候车厅里出来的旅客来这里要一口喝的暖暖身子。
甚至碰到感冒严重的,温家还会拿出感冒药给人服下,温暖顺手也治愈了。
感冒的人,进门前晕乎乎,在小饭馆吃了姜茶、喝了粥,还吃了药,出门就觉得自己神清气爽,精神倍儿棒。
他们当然不会觉得是这小饭馆神了,心里最多就是感慨,感慨这世间好人多,看,心情好了,精神足了,感冒也就自然而然的好了。
终于,凌晨三点左右,温家的第一批客人随着其它旅客一起到来。
导致这一批旅客从出口出来,看起来人格外的拥挤。
在黑夜中,小饭馆的位置很明显,客人们目的地一致的往这边走来,身旁还跟着许多不认识的人,还在感慨温家这一批一起到的客人可真多。
顾风一眼就看出温家的客人和其他旅客之间的区别。
温家的客人,需要到这里来接人的,大多数都是温老爷子的老战友,或后来借那些老战友的面子交好的战友家的孩子,一个个年纪都稍微偏大,而且受家里老人或自身就参过军的影响,浑身上下都带着一股别人没有的气势。
双方都没有见过面,但顾风毕竟是在外面做大生意的老油条了,确认身份,就是他的朋友,招呼朋友们进去,才说几句话,就给人一种亲切放松的感觉。
白临夕在橱窗口询问客人们想要吃些什么,材料已经准备好,只等得到菜单,就可以麻利的下锅炒饭或炒菜。
他们坐在小饭馆的座位上,看到几个孩子忙碌的给他们端上红糖姜汤后,就又跑去外面招呼别的人,其中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看向顾风:“顾小弟,这是……?”
顾风说了来龙去脉,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跟他们不一样,只是被温家叫过来吃几口暖暖身子的旅客罢了。
老人点头:“做的好。”
“是啊,你们想的周到,能在力所能及的方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这种意识,以后才能走的长远。”
他们都知道温家如今已经很有钱,而即将和温秋雨结婚的顾风也是个有钱人,心中不免会担心温家乍然暴富,会被金钱腐蚀了初心。
没想到,却亲眼看到这一幕,家里娇生惯养的孩子们,面对风尘仆仆的陌生旅人,丝毫不露嫌弃的亲自为他们盛粥盛汤。
这是他们没有看到全部,若是看到了全部,就会发现一开始的那个流浪老人,身上披了一件温暖从她老弟身上扒下来的棉袄,脚上还换上了当场从温凉脚上扒下来的厚棉袜。
温暖忙完了这一批,看看店里的客人,已经有□□个人。店铺很小,只有四张桌子,一张桌子能坐四个人,顾风还放了五六张凳子在边上。
等第二批旅客到,就会被顾风用租来的中型客车先送回满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