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都是皇室血脉,庶出子女,理应无高低贵贱之分。为什么晏琮一个庸人,能够做储君,能够用那样的眼神看她的兄长……
他的兄长明白却畏惧,认为君臣有别,储君也是君。可她不承认,她生来就有无法磨灭的野心。读都是君明臣直的圣贤书,可诸子百家,她最喜欢的不是大夏太|祖定下的道,而是法、儒。
毕六王、一四海,使车同轨、书同文的秦皇,才是她崇拜的对象。既然没有皇子能让她觉得,做得比她更好,那正好,她自己来。
兄长的意外,是母亲和舅舅心慌的万丈深渊,却是她的鹏程万里独缺的那阵风。她没有动什么手脚,只是当做无事发生。毕竟,她一个孩子,无法从身强力壮的且有帮手的庶兄晏琮手中,救下兄长。
只能捂住嘴,不发出声音。在半人高的枯黄的蒿草中隐蔽,瞪大眼睛,见晏琮颐指气使的命令着心腹,举起石头,对准兄长的头颅……
坠马怎么可能伤那么严重……
李鹂大张旗鼓地为昏迷的晏珩延医问药,诊治的太医难道不明白?江望当时并不出众,所以没有替晏珩进行望闻问切的资格。两日后,外面的人将晏珩抬回猗兰殿,江若柔才知道,儿子出了事……
江望尽毕生所学,剑走偏锋,才让晏珩在鬼门关外捡回一条命。可人就救回来了,人傻了……
晏清自然怒不可遏,但有人畏罪自杀,留信供认不讳。那人自称与七皇子不和,被责罚后怀恨在心,所以在马上做了手脚没想到酿成大祸。证据确凿,他亦无法继续追查。只能下令夷族,却发现那人举家迁徙,路遇流寇,已亡于途中。
兄长无望,母亲只知垂泪,舅舅亦束手无策。晏清是皇帝,有很多儿子,虽然哀痛,却并不长久。江若柔沉浸悲伤不愿面君,以泪洗面,他一日三问皆被阻,可帝王悲哀与自责又能持续到几时?
她能怎么办,留给她多时间不多……
那一幕,将是她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她逼迫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支撑。索性兄长性命无碍,她得以减轻心中一些罪疚。
她精心设计,让舅舅与母亲心甘情愿为她所用。“伤好”后深居简出,鲜少出席宫宴,做一条潜龙,更能打得李鹂出其不意。
伤在发间,削发刻伤,她咬牙切齿,在江望的刀下泪如雨下,却一声不吭。为了天衣无缝,她心一横,连饮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寒枯草药汁。
葵水流绝,用了不下百日。一时间,食万物口中皆苦,味觉足足缺失了两年。本以为今生再无此感,却没想到,在中秋节典,她偶然尝到御膳房送来的桂花糕的微甜。
一时间,她欣喜若狂。所以,她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桂花糕,没有之一。甫一登基,她就下旨,命人不惜一切代价,在御花园中移植了满园的金桂。
苦了那么久……那是她,第一次为自己荒唐,也是唯一一次。
当然……后来秋后算账,处置陆婉时的一拖再拖,是她破天荒为别人破例。
她,晏珩,为一个外人,一个女人,一个说不上来的枕边人……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泛着百害无一利的情……
“母后,您找我……”
“下去吧……”江若柔微微抬手,挥退为自己梳妆的婢女。
自光可鉴人的铜镜中,她看清了来人,是晏珩。
身后的帝王身形不算高大,但赤色冠冕贴合躯体,恰到好处地衬出她威严的气势。腰挂龙渊,系玉围绦,但晏珩走起路来步子不急不缓,所以落脚无声。
宫人素知其性,自然不敢通传惊动太后。直到晏珩出声,江若柔才察觉她的到来。
十二玉旒,缀珠垂下,重如繁露,遮住了唇珠以上的峰梁和眉眼。江若柔转身,抬头,只能看见蔽明的五彩玉。朱、白、苍、黄、玄,按照合适的距离顺次排列,每旒贯玉十二颗。
“陛下这是去做什么了,怎么没更衣?”
“母后何必多问?朕都知道。”晏珩没有昂首,但她与江若柔一站一坐,不怒自威的气势毕露。
王者视事观物,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故需“蔽明”。隔着这样一层意义深远的屏障,江若柔愈发看不懂“晏珩”。好像,她也从未看懂过这个女儿。
闻言,江若柔一时有些尴尬:“陛下,来……”
“不用,朕不坐了。”晏珩毫不留情地打断她,“朕宫中尚有要事,母后说完,朕马上就回去了。”
江若柔叹了一口气,晏珩说一不二的性子,她是知道的:“朝中之事,母后已经听说了。”
她在晏珩面前有些怵,不单单是她性子温和柔弱,而是因为她的一切,都来自于面前的女儿。晏珩是天子,更是江家的天,她的天。
“陛下苦心孤诣的经营,难道不是为了今天?”她不敢自称哀家,不单是怕显得自己年老,更是底气不足。
“寿王赐死在前,武安侯夷三族在后,可长公主却毫发无伤。没有贬为庶人,只是罚其食邑,仍存其封号,依岁例赐金。两相对比,朝臣难免有怨言呐!”
晏珩保持沉默,不置一词。江若柔见她不说话,心中一沉。但人都叫来了,总不能话说一半,半途而废。
“他们都是你提拔上来的心腹,你的肱骨,你可不能让他们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