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 第277部分(第2页)

第277部分(第2页)

杜荷为难的扰着头,一副非常难办的模样,其实心底早已乐开了huā,正是想睡觉就送来热枕头。他正愁着如何扮演一个军师,指点两人一下,想不到他们直接开口要求了。

如此考虑了好一会儿,杜荷方才道:“此事说起来很复杂,这样吧,我详细的说说为什么会造成今日的局面。你们应该会觉得奇怪吧?为什么阿史那结社率个人的行为会在我大唐引起这么一阵风暴,为什么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会造成轩然大波。,将陛下、满朝女武还有你们突厥遗民都牵扯进来。”

这一问是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最想不通的事情,他们在大唐生活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细算下来,阿史那社尔已经当了七年的大唐驸马,执失思力更久有十年时光。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们接触的大唐是欣欣向荣的,是海纳百川的,有着气吞天下的大气,有着让人臣服的威势。满朝文武对于他们也没有任何的芥蒂,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下子会成为这样。

杜荷沉声道:“说白了只有一个原因,你们是突厥人,是异族,并非是我大唐人!”

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脸色剧变,变得格外难看。自从降唐之后,他们受到李世民的胸怀感染,早已决定要为大唐付出一切,但若因为是突厥人就要受到排斥,那便太伤他们心了。

杜荷减弱了语气道:“两位大将军别怪在下说的难听,自古以来,我华夏就与塞外异族有着永远无法释怀的仇恨。从秦汉时的匈奴,到两晋时期的五胡,再就是隋唐时期的突厥。我们彼此之间的战事数不胜数,之间的仇恨也是越积越深。虽然我大唐取得了胜到,但这长年累月累积下来的仇恨却存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阿史那社尔道:“可是天可汗陛下已经说了,既往不咎。他会像对待大唐子民一样的对待我们,而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十年来”我突厥子民在大唐生活的非常安定,已经融入了大唐。我阿史那社尔更是已经将大唐视为我的祖国,为它征战,为它卖命,仇恨是可以化解的。”

杜荷摇头笑道:“阿史那大将军,你的想法太天真了。仇恨是可以化解的,但绝对不是说化解就化解。

在你们眼中,我们大唐占据风水宝地,却时常出兵征伐你们,屠杀你们的族人。但是在我们大唐眼中,你们突厥有何尝不是强盗?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但之间却有仇恨。陛下确实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他接受了你们。可这种心胸不是人人都具备的。那些受到你们突厥迫害的百姓未必接受,那些讨厌你们的大臣未必接受。只是陛下下令了,他们没有办法,只能遵命,然而心中的讨厌、仇恨不会因为陛下的一句话而化解,只是藏在了心中,没有表露出来。同样的,我相信在你们突厥也有不满我们大唐的百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们一样的想法。如实告诉我,你们的族人就不排斥我大唐吗?”

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默然无说过了许久,执失思力才道:“杜将军这一问我无法否认。别说他人,就说我自己,当初在败给大唐的时候心中都有不服,曾经想过反抗。但自从感受到天可汗陛下的广阔胸怀,已然放下仇恨,改变了想法。我族人也是一样,东突厥灭亡之时,反唐情绪确实强烈,但经过十年来的安定生活,大多族人早已看开了一切。”

杜荷接话道:“大将军也知道,这是大多族人,而不是全部,这说明还是也个别偏激人士存有二心。这里我无法否认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包括仇恨。可是这需要一段极其漫长的时间,只是十年还远远不够。阿史那结社率一事就是事情的导火索,假若没有阿史那结社率这一事件,那么在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后,漫长的时间会冲掉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可偏偏在这其中发生了阿史那结社率这一事件,让还没有完全忘记仇恨的人重新在记忆深处找到了这段记忆,从而强烈的爆发了出来。完全可以说,阿史那结社率这一事件毁掉了了陛下与我们两个民族之间十年来的努力,使得双方的矛盾再一次的激化,这就是此次事情闹大的真正原因所在。”

执失思力叹息道:“说到底,还是你们没有能够接受我们。”

“错了!”杜荷严肃的看着他道:“不是我们没有接纳你们,而是你们压根不愿意融入我们。东突厥早已灭了,你们的国家已经不存在,可是你们却依然群居在一起,与我大唐明显的隔离开来。别说是他人,就连两位大将军也是一口一个我族人,这代表什么?代表你们并没有将大唐视为母国……这是很小的事情,但却直接反应了你们的心……试问你们不配合我大唐,不将自己视为大唐人,我们大唐有怎么能放心的接纳你们?”

PS:晚上还有一章的!!~!

..

第二十九章 倒打一耙

杜荷最后这一番话就如当头棒喝,将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打蒙了。

他们一直以为造成今日一切的不是他们,而是唐朝人,是唐朝的那些官员小鸡肚肠,容不下他们。可如今让杜荷一说,却发现真正的源头,竟然在他们的身上。并非是唐朝容不下他们,而是他们作为失败者,没有失败者的觉悟,一直在利用李世民的宽宏大量,让突厥这个民族依旧存在于大唐王朝之中。

这也难怪唐朝的那些官员会对他们如此排斥,作为大一统的国家。他们岂能容忍国中之国的出现?

只是因为碍于李世民的颜面,一直没有爆发。阿史那结社率反叛一事,成为了激化矛盾的导火索。让一个个大臣都对突厥这已经灭亡的国中之国,产生了抵触之心。

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久久无言,以不知应该说什么了。

杜荷深深的道:“人不同于野兽的地方在于我们讲,情”两位大将军都是重情重义之人。这怀念故国是人之常情,并非过错。但是希望两位大将军能够想明白,东突厥已经灭亡了,不存在了。而我大唐现在接纳的你们,对你们一视同仁。原因在于陛下仁德,宽宏大量,不愿意制造杀戮。但是你们始终不愿意并入我大唐,长此以往下去后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天可汗陛下不可能保你们百年,他终有去世的一天。大唐帝国的下一任皇帝是否如陛下一样能够容忍你们,谁也不知道。”

“我觉得阿史那结社率的反叛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他的反叛,反而揭露了我大唐与你们突厥所存在的最关键的问题。两位将军都不是蠢蛋”我认为应该从长远的考虑这个事情。我个人觉得如果东突厥一直如此,不融入我们大唐,到最后双方只会出现一个结局相互敌对。不是我大唐容不下你们”将你们屠杀干净,就是你们无法继续忍受我大唐的统治,从而反出我大唐。”

杜荷这番话并不猜测。

大唐只有一个李世民,同样的东突厥也只有一个阿史那社尔,一个执失思力。

李世民有本事震慑住突厥人,让他们乖的像猫咪一样听话,其他的皇帝未必有这个能耐。同样的阿史那社尔、执夹思力对于大唐忠心耿耿”愿意为大唐抛头颅,晒热血,但其他的突厥首领未必有他们这般忠,心。

事实也是如此,杜荷知道历史的进程,知道东突厥人的命运。

在李世民死后,高宗李治继位。李治并非昏君,但比之他父亲李世民,那就相差太多太多了。

调露元年,东突厥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

二十四州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共达数十万人。虽然其后唐朝大将裴行俭大破东突厥与黑山,取得了大胜。

但因后来李治杀了降唐的突厥人”逼得余下突厥与唐朝为敌,直到一百年后唐玄宗时期,东突厥才在唐朝和九姓铁勒回纥等部的联合攻击下灭亡。突厥也因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也即是说假如突厥在这段时间里没有融入唐朝,在未来二三十年后还会反叛,并且会成为大唐的敌人整整百年。

杜荷心中也早已有了决定,若此次融合不成”那么他就会想方设法,劝说李世民将所有的突厥百姓都赶到岭南去,让他们去开荒为大唐做贡献。失去了马”失去了游牧民族来去如风的特性,突厥人将不堪一击。

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作为大唐统帅千军的大将”也不是等闲之辈,杜荷将事情说的如此清楚明白,他们焉能不知危害?

两人的脸色都变得惨白,无任何的血色。

他们作为大唐职位最高的大将军之一,对于大唐的军事力量知道的比任何人都要详细,心底均在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