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小商河在哪 > 第41部分(第2页)

第41部分(第2页)

参知政事孙近就是其中一位,此人颇不识时务,在秦桧严令之下,仍上奏要求朝中另委知兵的旧枢密张浚复出,统摄诸军,以张浚的资历与威望,确也不输张俊,甚至比张俊资格更老。只是这样一来,不仅罢了张俊之权,也威胁到了秦桧干预军事的权力,随即被秦桧奏请罢孙近为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只是出面上奏其罪的不是秦桧本人,而是御史中丞何铸罢了。

真正让赵构愤怒的是,此战中岳飞立下偌大功劳,而自己所深为倚重的杨沂中竟然逃得比兔子还快!若非杨再兴这个中流砥柱,稳住了殿前司军,自己连给杨沂中开脱的借口都找不到!

杨沂中折子中不是说了么“陛下知人善任,委殿前司军以国之利器,大宋神枪所至,战无不捷!”这个杨再兴,委实不错,果然朕用人得当!嘿嘿,这杨沂中倒也乖巧,没把这功劳算到自己头上去,而是算到朕上头上来了。这倒让赵构有些不好拿杨沂中下手,难道胜了就是自己知人善任,败了就不是自己用人的错么?莫非说当初赵构用杨沂中为殿帅就没有错么?

赵构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识人不明,用人不对”的,因此也不会深究杨沂中的罪过。

所以杨沂中的奏折不仅让赵构勉强沾了点功,也保住了自己的富贵!

“陛下!”一名内侍伏身跪奏。

“朕要你打听坊间说法,且讲来听听!”赵构慢慢收慑心神,缓缓坐下饮茶,预备听内侍“说书”,这等养气功夫不是一日练就的,凡有大臣在,赵构绝不以会有任何失态。

这内侍显然不是第一次干此勾当,当下详细将三大瓦子、十三处勾栏说书人回目、坊间民情一一道来,讲到精彩处,赵构也不觉喷茶,侍立的宫人们掩口失笑。

“这么说,殿帅奔逃之事,坊间也有所知?”赵构最后还是不肯再笑了,这等机密事,虽然料到迟早也会被坊间知晓,只是这速度也忒快了些。

这内侍左右顾盼,似有些不便讲,赵构挥退左右宫人,内侍才讲道:“坊间都道,殿帅府中,美色充盈,‘沂中’是假,‘淫种’是真!”

赵构面色一呆,随后狂笑,徐徐摩腹道:“命秦相拟个札子,朕赐殿帅名‘存中’!此后不必叫‘沂中’了!”

其实这黄门所奏的已经是最客气的说法,坊间说法更加恶毒得多,以杨沂中跑路之快,坊间还有“杨兔子”、“杨种马”等等不一的说法,只是更加不宜宣之于口罢了。

但赵构略略有些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张俊麾下都统王德、杨存中麾下都统杨再兴毕竟还是可用之材,此次淮西战功中,即便按坊间说法,岳飞不过用兵奇巧,刘锜军令如山,而无敌勇将则杨、王二都统实至名归,特别是杨再兴之名,威震南北,金人称之为“杨铁枪”!当真可以止小儿夜啼!

看来此后两河之间,也不必恃岳家军方可慑敌,像柘皋之战,只要有王、杨两员虎将,不是也没*岳、韩等辈么?二十万大军对决,此后的宋金之间,这样规模的战事应该不会太多了吧!看来大宋朝从此真正可以安定些了,只不知那兀术死心了没。

不过赵构还是太信任这内侍了,眼下坊间轰传的,还有从三省透露出来的消息:张俊连上奏折,欲治岳飞、刘锜之罪,而与杨沂中同占军功!

这才是民意汹汹然的焦点所在,却是内侍们不敢奏闻的。

………【第九十章 淮西军功,岳爷身上罪?】………

三月二十五日,随着刘锜返军,杨存中也率殿前司军凯旋而归,当真是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杨殿帅平白得了这么一场大功劳,进临安城时耀武扬威,竟然比杨峻还得意三分。

虽然没有搞什么盛大的欢迎仪式之类,但临安百姓感念柘皋、黄连大战的功劳,都自发地到七宝山下劳军,粮食牲口不断送入营中,颇有点慰问人民子弟兵的味道,连城外瓦子内的小娘们也加意奉承,那些追随杨峻立下大功的将士们,这才第一次知道当兵原来还有这等待遇,此前虽然在临安耀武扬威,却从来没有临安百姓如此厚待过。

杨存中则洋洋自得,尝谓诸将曰:“此战出生入死,虽辛苦些儿,却堪为陛下分忧,安大宋江山,遂天下民心矣!某家辛苦也值当!”

诸将当面奉承,回营后各自暴吐。

杨峻在殿前司军的地位则空前高涨,不仅杨存中出入必带之同行,连同级的都统们都不得不礼敬三分。右军蒙冲等诸统制从此在七宝山下便是横着走的模样,其他诸营也无话可说。

三月二十八日,赵构在大内亲自诏见各有功将士,评“奇功”者二十一将均赐见,其中杨峻、王德功第一,二十一将中,居然有十三将来自张俊军中,杨存中殿前司军也有五将,岳飞军中一将,刘锜军中二将。由此足见朝庭还是以张俊所上的奏折作为最后论功的主要依据。毕竟张俊总制援淮诸军,并取得了柘皋大捷,虽然后有濠州之败,仍不改其“淮西主帅”地位。何况最后反败为胜,张俊也及时为岳飞补充了粮秣,以彰显岳家军仍在其节制之下。

杨峻也参加了这种类似于“人民大会堂授勋”的光荣仪式,并得到赵构的特别褒奖,却并没有十分荣幸的感觉,因为濠州之战中,与张浚一起跑得飞快的田师中等将也与之同列!

同日岳飞得旨,不得渡淮北上,率大军返鄂州,濠州、庐州交给张俊所部接收。至此张俊所部诸军才又重渡大江,北上接管淮西军防区。岳飞虽然仍是愤懑难平,但念及杨峻之言,仍不得不按赵构旨意收兵返鄂州。

杨峻闻讯,心中谢佛道:“岳老大,希望这次的变化,可以让你逃出生天罢,老杨已经尽最大努力了,若是如此听话的岳老大还是逃不过一刀,当真时也命也,怨不得咱老杨了!”

老杨不知,其实这次岳飞听劝援淮,其实已经从根本上脱去了岳飞的主要罪名。赵构与秦桧后来治岳飞之罪,列了四大罪状,其中倒有三条与此战有关。

“一、岳飞坐拥重兵,于两军未解之间,十五次被受御笔,并遣中使督兵,逗遛不进;”

“二、对张宪、董先指斥乘舆,情理相切害者;”

“三、又说(与)张宪、董先,(要)跎踏张俊、韩世忠人马;”

“四、及移书与张宪,令“指置别作擘画”,致张宪意待谋反,据守襄阳等处作过。委是情理深重。”

其中第一条,已经因及时援淮而消失,这也是杨峻所附“家书”所起的最大作用。第二条是指史上岳飞援淮时途中曾说过“天下事如此,官家又不修德”的话,明明白白在骂赵构,后来被属下指控。这在本次援淮过程中并未发生。

第三条则是史上岳飞援淮途中听到张俊溃逃,韩世忠退兵,意下难平,曾对张宪、董先等人当众藐视其余诸军:“似张家人,张太尉尔将一万人去跎踏了。”“似韩家人,董太尉不消得一万人去跎踏了。”

第四条还是后话,但前三条除了有实据可查的第一条,其余都是口水话,无凭无据,所以只要杨峻消除了第一条,其他都不是问题。

剩下只有第四条还有问题了。

※※※※※※※※※※※※※※※※※※※※※※※※※※※※※※※※※※※※※

自生死难卜的战场归来后,真正让老杨享受的,却是摸到秋香微微隆起的小腹,还有柔福郡主府上的无限温柔。

身在大宋朝,胆颤心惊地与当朝郡主偷情,确有与家中美婢不同的滋味,开怀大嚼比起偷偷摸摸来,老杨更享受后者的熟女味道,这或许就是“妾不如偷”的道理所在。当朝附马的绿帽子就此戴定,且越来越高。

不过老杨不知道的是,他每一次到柔福府上,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都有两份来源不同的纪录分别放到秦桧和赵构桌上,只不过秦桧珍而重之地存放起来,赵构却是在微笑之后付之一炬。

四月初一,杨峻随杨存中赴宴归来,却在府外远远的巷角见到一辆马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