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莫砺锋说唐诗TXT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又是如何抒发父爱与母爱的呢?由于唐代诗人多数是男性诗人,那么父爱有没有使诗坛上的男子汉们变得柔肠宛转呢?例如李白,他的性格是那样的豪放和浪漫,那么在李白的诗歌中,他又是如何抒发对儿女的一腔深情的呢?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就是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所谓“东鲁”,就是现在山东的西南部那一带,是古代的鲁国。“二稚子”,是两个幼小的孩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呢?这首诗大概是李白三十九岁那一年写的,那个时候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已经去世了。李白一生中结过两次婚,第一个妻子是许氏,第二个妻子姓宗,就是宗氏。这时许氏已经去世了,许氏去世时留下一子一女,大的是女儿,叫平阳,小的是儿子,叫伯禽。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云游四海的人,他喜欢到处游览,到处漂荡,所以他就把两个孩子寄养在山东,寄养在现在的泰安那一带,然后就浪迹四海去了。等到李白三十九岁那一年,他正在长江下游,在东吴。那一年春天,他突然想念起他的孩子来了,因为两个孩子寄养在别人家里,他们的母亲早就不在了,所以李白就写了这首诗。李白先是说,我很想念东鲁那个地方,我曾经在那里亲手种了一棵桃树,这棵桃树现在已经长得跟酒楼一样高了吧。然后他就想起两个孩子来了,他说:“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我有一个爱女,是我很宠爱的女儿,她叫平阳。她倚在桃树旁边,顺手折了一枝桃花,这时她一定会想念父亲,因为这棵桃树是我亲手栽种的。但是她折下桃花,想念父亲,父亲却不见踪影,她的眼泪就像泉水一样地流淌。下面的四句转而写他的儿子:“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我还有一个小儿子,他叫伯禽,他现在的个子恐怕跟他姐姐差不多高了,男孩子长得快一点,所以与姐姐一样高了。姐弟两个在桃树下面绕着树走,有谁抚摸着他们的背去疼爱他们呢?他们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我这个当父亲的又远在他乡。由于李白非常想念两个孩子,所以诗里又说:“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他说我一想到两个孩子没人照料,心里就像乱麻一样,简直要失去常态了。我的肝肠每天都像火煎一样,非常难过,于是我赶快写一首诗,寄到汶水那边去。我们都知道,李白一生四海为家,他喜欢周游名山大川,他非常潇洒,非常旷达,他很少把感情十分专注地投射在某个地方,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李白这么强烈地思念着东鲁那个地方,他再也潇洒不起来了。我们也知道李白的诗风是浪漫的,他的诗风不像杜甫那样的沉郁,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感情也是很潇洒,很放得开的,但是这首诗的风格却变得相当沉郁了,这首诗中的感情非常浓厚、深沉,有点像杜甫的诗风了。是什么使李白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父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讲 天伦之情(5)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但性格深沉的杜甫对亲人牵肠挂肚,连个性豪放的李白也在想到孩子时表现出他柔情的一面,这就是天伦之爱的力量。父爱的伟大,在另外一首唐诗里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但是这首诗却命运不济,遭到很多现代读者的误读,那么这究竟是哪一首唐诗呢?这首诗又是怎样抒写父爱的呢?

下面我们稍微多花一点时间来讲第二个例子,这是韦应物的一首诗,诗的标题叫做《送杨氏女》。先解释一下标题,这是诗人为他的女儿送行。那么韦应物的女儿怎么叫“杨氏女”呢?原来她是嫁给姓杨的人家的女儿,中国古代的妇女出嫁以后就改姓夫家的姓,不再姓她原来的姓了,现在西方各国还是这样的。现代中国妇女的地位最高,她们出嫁以后不再改姓。韦应物的长女,大女儿,嫁给一个姓杨的人家,所以他称她为“杨氏女”,还写了一首诗来送她。韦应物的妻子叫元苹,如果我是去年到“百家讲坛”来讲这首诗,我还不能这样说,因为我们原先不知道她叫什么,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呢?今年上半年,在西安南郊的出土文物中有韦应物一家的四方墓志铭,其中有一方就是韦应物亲自为他的妻子写的墓志铭,现在出土了,我们就知道韦应物的妻子叫元苹,结婚以后夫妻很恩爱,但是元苹到三十六岁那一年生了一场大病,就去世了。元苹身后留下三个孩子,前面两个是女儿,我们现在没法考证出长女当时是多少岁,估计是十多岁。第二个女儿那一年才五岁,最小的是一个儿子,还不满周岁。韦应物那个时候是四十岁,他比妻子大四岁。七年以后,就是到韦应物四十七岁那年,也就是他的妻子去世七年以后,他的长女到了婚嫁的年龄。古人早婚,女孩子十六七岁就要出嫁了。韦应物的长女嫁给一个姓杨的人家,姓杨的人家派人来接新娘子,然后坐上船走了。韦应物当时在安徽的滁州做刺史,来接亲的船先从滁河进入长江,再向上游上溯,长女就嫁到她的夫家去了。韦应物在送别大女儿时写下了这首诗,所以叫《送杨氏女》。

《送杨氏女》这首诗是被清朝人选进《唐诗三百首》中去的,我们知道,选进《唐诗三百首》里的诗都是名篇,都是很好的诗,但是这首诗到了现代,有些年轻的读者朋友不太喜欢它。我在南京大学碰到过这样的同学,他们说这首诗写得不怎么好,他们觉得这首诗平淡无味,不是特别精警,为什么会选在《唐诗三百首》里呢?我就说,你们还没有到那个年龄,你们现在太年轻,要等到年纪稍大一点,你们再来读它,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什么?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具体内容。韦应物的这首诗是送别女儿的,所以他首先回忆了他的妻子,就是这个女儿的母亲逝世以后的情况。他说你们这几个孩子啊,从小就没有了母亲,是我独自把你们抚养长大的,我非常疼爱你们。因为没有母亲了,父爱和母爱合并在一起,由韦应物一个人来承担,来倾注了。然后他又说,由于你们从小没有母亲,本来应该由母亲来承担的对你们进行的教育就有所欠缺。古代的女孩子有一些闺房里面的规矩,妇女应该怎么举动,要遵守什么道德,这本来应该由母亲来教导的,但是你们的母亲死得早,由我这个父亲来进行这方面的教导,就不免有所欠缺,所以是“自小缺内训”,就是家庭内部的,闺房里的教导做得不够。这样一来,韦应物就担忧起来了,他担忧女儿嫁到夫家以后,怎么能跟公公、婆婆处好关系呢?他说我非常担心,因为女性的行为规范应该由你的母亲来教导的,现在你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导,所以我怕你嫁到夫家后处不好关系。在这首诗的最后,韦应物说:现在我与你分手了,将来再要见到你,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女孩子出嫁以后,一般也很少有回娘家的机会,所以韦应物送别女儿,心里非常悲痛。

那么,有些年轻的读者朋友对这首诗不太满意,主要是在什么地方呢?主要在于这首诗的中间部分,这首诗的中间有好几句话是韦应物对女儿的谆谆嘱咐,就是你现在要出嫁到夫家去了,我告诉你应该怎样怎样,说了一些教导她的话,最主要的就是这四句诗,先看前面两句:“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就是过贫俭的生活,本来是我们所崇尚的,我们不追求富贵。“资从”就是嫁妆,你对嫁妆也不要有太高的要求,我们家本是一个清寒的家庭,给你准备一些嫁妆就算了,不必追求完备。下面两句更重要:“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你到了夫家以后,一定要孝顺老人,要恭恭敬敬地对待老人,要遵守妇女应该有的道德。“容止”就是容貌和举止,你的表情,你的举止,一言一行,都要遵守夫家的规矩。“猷”就是法则,规矩。这几句话,现在的年轻朋友也许会觉得,是不是思想比较陈旧啊?观念比较落后啊?是不是说的都是一些简单的道理,没有什么高深的意思在里面?是的,是没有什么高深的意思在里面,尤其是在当时,在唐代,像韦应物这样的家庭,书香门第,一个女孩子即使从小没有母亲,她对于要孝顺老人,要崇尚贫俭,对这些规矩不会不懂的,她肯定知道。那么韦应物为什么还要在女儿出嫁的时候写一首诗谆谆嘱咐,还要来教导一番呢?这是父爱使然,因为父亲最关心女儿,他在离别的时候一定会说这番话。我想,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当我们离开父母出外读书、出外工作的时候,有哪一个父母不会对我们做一番谆谆嘱咐?他们肯定会反复交代,说了一遍又一遍。也许我们在当时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会觉得父母的话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他们说的道理太简单了,或者观念还有点陈旧,而且唠里唠叨,语无伦次。对于这样的话,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耐烦,觉得父母何必这样唠叨呢?但是,到了将来,等到过去一段时间以后,你再来回首,再来回味那一番话,你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第七讲 天伦之情(6)

我举一个例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朱自清的《背影》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大家都知道,《背影》是写他对父亲的惦念。文章里有一个细节,朱自清在南京坐火车到北京来,他的父亲把他送到车站,给他买了一些桔子,然后父亲就对他交代一番。交代他什么呢?路上要小心,在火车上夜里要警醒一些,不要受凉,到了北京赶快来信,就是这些话。朱自清在《背影》中说,他当时听了这些话,觉得不耐烦,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还有点迂,道理也都是很陈旧的,难道我这么大了还不懂得吗?路上要小心,不要受凉,我都知道,你干吗还要跟我说?若干年以后,朱自清说:“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忏悔说,当时自己真是聪明过头了!朱自清为什么会觉得后悔呢?他觉得当时没有好好地领会父亲一番叮嘱中所包含的那份珍重的情意,那是非常可贵的,自己却把它看轻了,当时竟然觉得不耐烦了。我觉得,很多朋友都有过像朱自清一样的经历,一样的感受。俗话说,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当你初次离开你的父母,父母为你送别的时候,当他们对你进行一番叮嘱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太唠叨,太啰嗦,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又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道理,何必这样啰嗦呢?你会觉得不耐烦。但是一旦你自己当了父母,你自己来送别你的儿女,到外地去读书,到外地去工作的时候,你肯定也要对他们唠叨一番,你同样会说些很简单的道理,而且颠三倒四地说上很多遍。我们承认这些话里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就像韦应物在这首诗中所写的,他对他的女儿的那些交代,也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你说在伦理学上面,在道德学上面,韦应物说了什么特别高深的道理吗?诗中有什么警句吗?没有,都是一般的话,都是再平常不过的道理,也是再普通不过的语言。但是,恰恰是这些语言,它里面凝聚的是父爱和母爱,所以不但值得我们非常细心地聆听,而且应该让那些话在心中留下永远难忘的温馨回忆,因为那不是别的,那就是父爱和母爱。

所以我觉得像韦应物的这首《送杨氏女》,当读者朋友还很年轻的时候,你不要轻易地急着下判断,说这首诗写得不好,没有什么高深的意思,艺术水准也不高。你稍微等一等,等到你自己当了父母以后,你再回过头来读,我想你可能会有朱自清写《背影》时候的那种感受。父爱和母爱毕竟是人际间最可珍贵的一种感情,这在韦应物的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所以,这首《送杨氏女》选在《唐诗三百首》里,是完全合格的。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也不应该因为诗中有一些封建的意识,就轻易地把它否定掉。即使在今天,这首诗依然能让我们感动,它依然能提醒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千叮万嘱其实就是千万重的关爱,让我们珍惜这种可贵的关爱吧!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八讲 民生疾苦(1)

“民生疾苦”就是民间的疾苦,就是老百姓生活中的种种辛酸痛苦。在中国古代,在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推行仁政。所谓仁政,就是仁爱的政治,就是在治理国家的整个运作过程中,要以仁爱之心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以仁爱的精神作为治国方针的立足之本。这种思想在孔子和孟子的言论中表达得非常充分。儒家的仁政思想当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我现在想谈的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点。第一,儒家主张让人民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准。那么什么是当时的最低生活线呢?孟子说,“仰足以事父母”,就是对上,也就是对长辈来说,要能够赡养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畜”是抚养的意思,对下呢,要能够养活妻子跟儿女。孟子还说,“乐岁终身饱”,就是碰上好年景,一年到头都能够吃饱。“凶年免于死亡”,碰到灾荒的年份,也不至于饿死。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这就是儒家所制订的人民最低生活线。第二,儒家旗帜鲜明地、强烈地反对贫富不均,他们认为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能太大。儒家是承认差别的,儒家认为现实社会中不可能人人平等,客观上总会有差距,但是他们反对贫富悬殊。孟子非常愤怒地谴责这样的社会现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富贵人家厨房里有多余的肉,马棚里膘肥马壮,但是老百姓饿得面黄肌瘦,有的穷人甚至饿死,尸体随便抛在野外。孟子谴责这种现象,他谴责造成这种现象的统治者:“此率兽而食人也。”这等于是领着一群野兽在吃人啊!古代人不懂得什么叫基尼系数,我们现在说基尼系数达到或,就向社会敲响警钟了。超过,社会就危险了,因为贫富不均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儒家不知道什么基尼系数,但是儒家知道贫富不能悬殊。所以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准确文本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就是一个社会穷一点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贫富不均。上面的两点精神,当然不是儒家的仁政思想的全部内容,但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

儒家的这种精神,唐代的诗人都是信奉的,尤其是杜甫。杜甫是唐代诗人中最诚笃地信奉儒家思想的,他本人就是唐代的一位大儒。整个儒家思想的体系,从先秦一直发展到近代,一直没有中断过。有的人觉得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在唐代好像发展不大。其实不对!唐代有杜甫和韩愈,他们虽然没有在理论上对儒学做出太多的阐释,但他们在行为上贯彻了儒家的学说,他们用实践弘扬了儒家的精神。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换一个角度说,杜甫把儒家的思想渗透到诗歌中间,用他的优美的诗歌形象地表达了儒家的政治理想,所以杜甫应该被称为唐代的大儒。刚才我们说到儒家仁政思想的两点精神:一是要让百姓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平,二是反对贫富不均,杜甫的诗歌中都有非常好的阐释。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表达他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他说:“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牛呢,都在地里耕作,蚕呢,也养得很好。就是发展农业生产,男人在地里种粮食,女人在家里养蚕、缫丝,为百姓提供充足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