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兵家吴起著作 > 第27部分(第2页)

第27部分(第2页)

吴起:“不才来魏三日,以所见推测,知主君所言与心相违也。”

魏文侯心上一震,但表情仍然平静,道:“先生何以见之?”

吴起:“贵国四时杀兽剥皮,刮制成革,涂以朱漆,画以猛兽之像,用此革制衣冬日不暖,夏日不凉,主君大制此革欲作何用?不才亦见魏制大戟,长者二丈四尺,短者一丈二尺,且锋利无比,主君又作何用?不才又见贵国将战车以皮革覆盖,用皮革将车轴车轮蒙起,观之于目则不丽,乘之狩猎则不轻,不知主君大造此车又欲作何用。如若主君备下用战之器具,却不将其交与能使用之人,一旦战起,将会像孵雏之母鸡搏击猫狸、哺乳之母犬搏击来犯之猛虎,虽有斗心,必死无疑。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终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明主鉴此,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不及于义;士死而哀,不及于仁矣。”

魏文侯见吴起来到魏国仅仅几天,通过表面观察便看透了他的心思,而且还言简意赅地讲出了一套图国的道理。立时吩咐摆宴,亲自布席,唤来夫人为吴起捧觞。

席间魏文侯又问:

“请问先生,用兵之道,大要何如?”

吴起道:“兵家有言曰: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

魏文侯侧起耳朵:“请先生详言。”

吴起道:“两阵之间,出甲陈兵,纵卒乱行者,所以为变也;深草茂盛者,所以逃遁也;溪谷险阻者,所以止车御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坳泽窈冥者,所以匿其形也;清明无隐者,所以战勇力也;疾如流矢如发机者,所以破精微也;诡伏设奇,远张诳诱者,所以破军擒将也;四分五裂者,所以击圆破方也;因其惊骇者,所以一击十也;因其劳倦暮舍者,所以十击百也;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强弩长兵者,所以逾水战也;长关远侯,暴疾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鼓行喧嚣者,所以行其谋也;大风甚雨者,所以搏前擒后也;伪称敌使者,所以绝粮道也;谬号令与敌同服者,所以备走北也;战必以义者,所以励众胜敌也;尊爵重赏者,所以劝用命也;严刑重罚者,所以进罢怠也;一喜一怒,一予一夺,一文一武,一徐一疾者,所以调和三军,制一臣下也;处高敞者,所以警守也;保险阻者,所以为固也;山林茂秽者,所以默往来也;深沟高垒,粮多者,所以持久也。故曰:不知战攻之策,不可以语敌;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不通治乱,不可以语变。又曰: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故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魏文侯微笑颔首,又问:“兵不在众乎?”

吴起:“回主君。不才以为兵不在众而在于精,昔齐桓公兵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公兵四万以获其志;秦穆公兵三万以服邻敌。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兵众百万亦无益于用也。”

魏文侯:“精兵何求?”

吴起:“回主君。精兵,在乎于治。所谓治者,使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断成阵,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妙,妙,妙!”魏文侯佩服不已,欣喜不已,次日于太庙设享,拜吴起为西河守,总领军、政。

吴起被魏文侯委以西河郡守,有了站脚之地,卞春和侯申都非常高兴,卞春提出往鲁国把吴祥夫妇和小公子期儿接来西河,吴起没有同意。他说魏文侯让他出任西河守,意在要他将兵西战强秦,收复失地,拓展疆土,但秦国有一支极为强大的军旅,不论从兵员数量上还是作战能力上,都要超过齐国,战事一起,整个西河都不会安宁,吴祥夫妇和期儿在鲁国虽然处境危险,可这个时候接来西河也不安全,还是等到战败西秦,西河稳定下来,再把他们接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兵家吴起 (23)

2

黄河自内蒙古托克托折转南下,至风陵渡的千里河段,古称西河。西河与洛水之间的广阔地域,古称河西。晋国时候,为了河西之地,秦、晋两国彼此相争了几百年,韩、赵、魏三分晋国后,秦国乘魏国力不足,对魏屡屡进兵,占领了河西所有之地。西河形势险峻,对于秦、晋两国都是一道难攻易守的天然屏障,秦军占领河西之地以后,无意继续东进;魏军屡遭败绩,也无力西渡再与秦战,于是两国进入暂时的休战状态。

吴起来到西河,先同西河守将公孙展和魏方一起沿西河察看了地形,最后决定把首山脚下的一个小镇做为三军大本营和西河的临时郡首,筑建城池。城池用山石建造,所需之石,由三军将士就地开山;所需匠工,从四方百姓中招募。同时布告军、民:匠工日饱三餐,俸谷一升;不论士卒、匠工,凡超定量完成任务者,另有奖赏。

告示一出,立刻在军中和百姓中引发议论。士卒们说,自古以来就是兵士听命于官长,让做什么就得做什么,没听说过做活还给奖赏的,无非是为了让我等多干活,用好听的话哄骗我等罢了。百姓们看了告示更是不信,说官府自古以来就是征发百姓服徭役,棍子打鞭子抽,能让你吃饱肚子就不错了,从来就没听说过什么日饱三餐俸谷一升,还干多了有赏,全都是圈套。几天过去,士卒因为有一级级官长,很快组成了开山采石和运送山石灰土的一支支队伍,并且有的已开始了劳作,而民间匠工,却不见有一个来报名应募的人。

这天,吴起吩咐卞春、侯申找来一根一手粗细、长丈许的木杆,乘车来到小镇的十字街口。吴起下了车,让侯申把木杆竖立在马车旁边。百姓们见新上任的郡守来到街上,车子的旁边还竖起一根木杆,都觉得稀奇,不知道他要做什么,纷纷聚拢过来。

吴起笑脸微微环望着众人道:

“诸位看到这根木杆没有?哪个若是把它扛到镇子的南门,本守便赏其上等良田一顷。”

众人听了,你看我,我看你,木杆重量不过十几斤,扛到南门便赏给一顷上等良田,哪里会有这样的好事?

吴起见众人不信,又郑重地道:“本守一言九鼎,决不虚言!”

众人交耳窃议,仍是不信,做着各种猜测。有个莽汉动了心思,心里说,从这里到南门,最多也就是几百步,就算是他说了不算数,跑上一趟还赚身暖和呢,从人群里挤出来大声道:“小民来扛!”

莽汉抓过木杆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