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北方之王续写 > 第70部分(第1页)

第70部分(第1页)

防卫,极易得手。这样手中的筹码就越多,以后就越有利。为了进攻中国北方的军队,要尽可能多的集结军队,配备大量的大炮和飞机……

东条会后发表了演讲,要求全军将士勇往直前,临危不惧,坚忍不拔,以克困苦,突破一切障碍,一心为获得胜利而迈进。并号召全军为天皇敢于战死,发扬武士道精神,生而不受俘囚之辱,死而勿遗祸之污名。号召国民精诚团结,节衣缩食,为一亿国民齐上阵大声急呼。并表示“百议而不如一行”,要大家拿出实际行动。在不顾反对的情况下,强令议会通过了追加三十八亿日元临时军费的预算案。他强调现在已经进入了紧急关头,要求全体国民为战争做出自己的贡献,战争直接关系到日本以后的是强盛还是衰退的情况。这次演讲标志着日本真正转入了战时经济,在这几年战争中,战争对日本经济影响很小,更多的是战争带来的巨大的财富,刺激经济的发展。日本对中国一直心怀蔑视,即使在全民动员,战争全面爆发也没有转入战时经济,就是如此还是将中国军队大败。如今他们转向了战时经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大,可是如果胜利了得到的会更多,如果失败了无论怎样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在经过和日本人八年的战争和僵持,我们的武器装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八年来缴获的日本轻武器和原来东北军装备的日本轻武器,总共有三八步枪、南部手枪、轻重机枪七十六万枝(挺),这次从苏联缴获的轻武器也有二十九万支,我们自己初期装备的德制的轻武器,包括KAR98步枪、毛瑟手枪、MP—18冲锋枪改进型、轻重机枪总共达到十六万支(挺)。近几年主力部队换装的步一型半自动步枪,勃郎宁手枪、MP—38冲锋枪、捷克轻机枪和MG—34轻机枪和重机枪达到六十八万支,仓库存储新式枪械三十二万支。现在军工厂每月可以保持生产二万三千支半自动步枪,三千支勃郎宁手枪,六千支MP—38冲锋枪,一千二百挺捷克轻机枪以及一百五十挺重机枪以及三百六十挺MG—34机枪,MG—34机枪性能虽然非常好,但是制造工艺过于复杂,只装备有六千多挺作重机枪使用,MG—34是一款通用机枪,加上三脚架和弹链就可以当重机枪使用,射击速度极快,火力凶猛。其他部队都是装备的极易制造的捷克轻机枪,最重要的德国占领捷克后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了捷克兵工厂的机枪生产线,使得我们大规模的生产相当容易。

加上各种杂牌的轻武器,我们仅轻武器就足以装备三百万军队。唯一的问题就是弹药问题,现在武器弹药型号非常多,日本的手枪(8毫米)因为质量太差不在我们考虑之列,光手枪就有德国毛瑟7。63毫米弹,有瓦尔特型9毫米弹,苏联的托卡列夫7。62毫米弹,勃郎宁的米(。45口径)弹等,还有其他的手枪简直是五花八门,什么型号都有。手枪因为勃郎宁比瓦尔特更受到欢迎,我们特地生产了米的手枪弹。因为苏联轻武器比较实用,性能也不错,我们决定增加了生产7。62毫米的口径的子弹工厂。日本武器稍微落后了点,可是数量也非常的庞大,不用实在非常可惜,他们轻机枪和步枪是通用6。5MM口径子弹,重机枪是7。7MM子弹,我们只生产6。5毫米口径的子弹,重机枪因为太笨重,加上子弹型号比较偏自己没有用,连同子弹全部卖给了中央军、晋军、西北军等武装,送给共产党的也是这种机枪。

我们的主力作战部队的武器非常受到欢迎,步1式和MG—34通用机枪最受好评。步1式半自动步枪兼顾了自动火力和步枪的优点,在战场上表现非常突出,而MG—34通用机枪更是受到热烈的欢迎,它是步兵主要的火力,性能非常的稳定,是世界上最好的机枪之一,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如此繁杂的加工条件下仍然坚持生产它的原因。手枪在初期的时候因为德国的鲁格手枪太过昂贵了,无法大量的装备,只好装备了毛瑟等其他手枪应急,后来我们选择了性能可靠、威力教大的勃郎宁大口径手枪来作为我们的制式装备。根据我们的习惯,我们军队采用的是M—24长柄手榴弹,这种手榴弹比卵式手雷投得更远,但是相应体积更大。还有一批部队如空降部队和一些突击队装备的是卵式手雷,因为不仅携带更方便还可以减轻重量下携带更多的手雷,所以也深受欢迎。

总的来说我们的轻武器结构比较合理,火力也比较强大,自动火力比较多,在和苏联的战斗中轻武器火力始终处于优势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淞沪会战参战部队的报告和我们在和苏联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我们火力比资源匮乏的日本军队要强得多,火炮装备的数量却比工业发达的苏联俄国要少,但是我们威力略强。步兵部队的大量反坦克武器必须更换为大口径的反坦克火炮,初步准备更换为57毫米和75毫米两种口径的火炮,一般的目标57毫米反坦克炮足以应付,装备75毫米火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应付坦克以后出现的更厚的装甲,也可以作为步兵的师级支援火力。计划将师属步兵75毫米炮增加到三十六门,将三分之一也就是二十五门37毫米反坦克炮更换为57毫米口径。

说火炮就不得不说德国的克鲁伯火炮,我们的105毫米榴弹炮和150毫米榴弹炮,轻、重步兵炮都出自他们之手,性能非常优秀,重量比较轻,机动非常方便,可以流水线批量生产。作为在克鲁伯技术和机器设备支援下建成的火炮工厂生产的火炮也相当不错。我们也有一些问题,相比德国有大量的空中支援,我们飞机数量偏少,防空力量有待加强。另外在战场上作为重要火力的机枪数量还是偏少,计划在现有机枪基础上在再增加百分之五十的数量。相应的比较灵活的迫击炮也很有必要增加数量,增加口径为120毫米的大口径迫击炮五十四门,60毫米小口径迫击炮也增加到一百零八门。这样一来火力得到了保证,配置也比较灵活,但是各种火炮的数量增加到了三百八十门之多,主力步兵师人数也达到二万三千余人。如此多的炮弹和各种自动火力所消耗的子弹是惊人的,四年前和日本人只不过交战数月而已近两年的弹药储备就消耗干净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充分认识到弹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如果那一次我们没有那两年储备的弹药,真不敢想象我们在没有空中优势下能打到那种地步。

由于有全民的,我们将我们几年来的军费开支都在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还不包括用矿产都和德国交易以及有关科研中的有关军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生产的经费。老百姓过着清苦的日子,却造就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也建立了强大的军工体系,三年中建成了三十五家火炸药和烟火剂生产厂、三个弹药试验场、二十五家弹药生产厂、两家火炮制造厂、三家坦克和战斗车辆制造厂以及十四家轻武器及其弹药生产厂,为此我们花费了一亿五千万美元。我们得到的回报也是明显的,仅仅四年时间我们就得到了三千七百万发37毫米口径以上的炮弹。现在弹药工厂还在以每月八十万发的速度二十四小时生产,越来越多的弹药被我们囤积起来,足以保证在赶走日本人以前绝对不会缺少弹药。

炮弹的口径主要是为37毫米反坦克炮弹和37毫米防空炮弹,75毫米山炮、野炮炮弹以及穿甲弹,105毫米榴弹炮弹,150毫米榴弹炮弹,150毫米重炮弹,50、60、80、120毫米等各种口径迫击炮炮弹,还有其他口径的各种炮弹如88毫米高射炮弹、120毫米高射炮弹,203毫米榴弹炮等弹药,几乎我们所有火炮的炮弹均可大量生产。弹药工厂可以大量生产高爆弹、燃烧弹、照明弹……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类型的炮弹均有生产能力。这次为了苏制口径火炮建立了76。2、122、152毫米等口径的炮弹工厂,火药都是差不多的,不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火药厂,只需要将炮弹口径更改填装引信和火药既可。

原来我们每月可以生产两百门75毫米的步兵炮,火力明显不足,后来改为生产比较现代话的105和15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以及部分150毫米的重步兵炮,每月产量仅仅为一百一十门,加上六十门75毫米步兵炮,也不过一百七十门75毫米以上的火炮。迫击炮的数量倒是每月高达七百门,大批的预备部队压制支援火力不足,大量装备用迫击炮,一个预备师装备的迫击炮达到了四百余门,这也是在战争中火力没有被压制,并可以和优势敌人作战的原因。目前我们使用的大炮,包括购买、缴获、生产的迫击炮已经达到了二万六千四百门,轻重步兵炮五千八百门,轻重榴弹炮三千两百门,反坦克炮五千两百门,各种大口径防空机枪两千四百挺,高射炮四千余门……总共火炮数量达到了五万门,但是真正属于的大炮只有榴弹炮和步兵炮数量仅九千门,这个时候苏联具有75毫米以上大炮六万二千门,我们火炮还有部分是从苏联军队那里缴获的来的,他们军工厂生产只是按照和平时期来生产,如果转入战时他们的数字可以翻几翻。

我们坦克每月生产二十辆四号坦克,十五辆三号坦克,本来能生产德国这种复杂的坦克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可是我们得到苏联新研制出来的坦克后,经过研究和实验,给我们很大的触动。苏联的坦克不仅造价要比德国便宜得多,他们生产的坦克性能丝毫不比德国坦克差,甚至在主要的性能上均有超越,最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他们的生产工艺,不是他们的工艺有多好,恰恰相反,是他们的工艺太简单了,简单得可以随时将各种汽车制造工厂改装为坦克工厂,就这样他们生产出来的坦克性能毫不逊色。如果要面对大量的这种坦克,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坦克的研究也要向他们学习,用最简单的方法制造出最实用的武器……”他看了我一眼,我示意他继续的说下去,他说的情况我基本上都接到了报告,让他在说一次是向军内的军官和政府高层官员的内部报告,让政府和军队真实了解自己的军队和国防实力,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鼓气……

第一部 第一零二章 思考

他继续说着:“我们在和苏联交战后,认真反思了在军工工作中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原来指导我们的军工工作的思想应该得到改变,以应付现在新的形势下的发展。以前我们为了追求能够大量的生产,几乎所有的军工厂都实现了流水线生产,这对提高产量很有帮助,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型装备因为生产线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我们某些方面的产品比较单一,很多方面还是空白。比如我们空军,战斗机中我们引进生产和购买的都是梅塞施密特战斗机,使得我们的重型歼击机是一片空白,实际上德国本身就有BF—110破坏者重型双发歼击机,在同类的重型双发歼击机中也是非常优秀的,航程也有足够远,可以非常好的为轰炸机护航。而现在这些问题导致了我们在跨海作战的时候,被迫引进美国并不先进的P—40来应急。现在我们可以购买,但是以后呢?所以我们军工生产和研究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形成比较成熟的军工思想和生产体系。以前我们没有能力来做这些事情,现在却完全没有问题,没有任何的困难,这将对我们的以后的军工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并不是我们原来的指导思想有问题,恰恰相反那个时候做出这种决定是很现实的。我们原来迫切希望有一种可以取得战场制空权的航空部队,梅塞施密特战斗机从各个方面都超出了我们预想的条件,各种战斗性能在当时的战斗机中几乎没有任何飞机可以与之相媲美,这才促使我们下了大代价来引进生产线。我们在引进的时候也考虑到它的航程问题,但是破坏者并不能在和单翼飞机的较量中取得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才下定决心来生产可以取得我们最需要的,可以取得制空权的梅塞施密特战斗机。梅塞施密特战斗机也没有辜负我们对它的期望,在和日本,在和苏联的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强大的战斗力让所有驾驶它的飞行员为之欣喜,让我们所有军队为之鼓舞,无论敌人在数量上占据如何优胜,我们在战斗中始终没有丧失制空权。可是暴露了很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航程问题,它的航程实在是太近了,在比较先进的战斗机中我们发现只比刚刚缴获的苏联新式战斗机稍微远点,其它战斗机有的航程甚至是它的两至三倍以上。再就是他们的加工问题,采取了比较多的先进工艺,加工比较烦琐,对我们这个工业水平比较低的地方来说大量生产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梅塞施密特战斗机的航程问题在对苏联的时候表现还不是很明显,因为苏联是入侵我们,我们是处于防守状态,在自己的国土作战,不管那里都有自己的机场,航程问题还能比较好的解决。在日本的作战中这个缺点就很明显了,在即将展开的跨海对日作战中这个缺点将是致命的,在海上没有油料只能是机毁人亡,没有油料也没有办法全程护送轰炸机轰炸日本,即使有再好的战斗性能也没有办法发挥出来和保卫日本本土的日军战斗机作战。上次我们轰炸日本达到的战略目的非常有限制,我们只破坏了日本的大型的飞机制造厂和相关的研究所,暂时压制了日本空军的作战力量,可惜在我们和苏联人作战的几个月中,他们已经成功的恢复生产了,虽然先进飞机的制造碰上了一些大麻烦,他们老式九六、九七战斗机的生产甚至比我们轰炸前更迅速了。

我们鉴于中国实际的生产情况和需要,重点引进了最需要的武器的生产线,品种也相对的单一,问题还不是在这里,而是出在德国人的制造水平上。德国人艺术修养都非常好,连他们生产的武器也是按照艺术品要求来制造的,质地非常精湛,精益求精。这就给我们带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德国自己强大的工业水平也无法大批量的生产出需要的武器,更何况我们这个工业落后的国家?大到飞机坦克,小到手枪机枪均是如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苏联武器设计人员的经验,依靠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大批量的生产出适合中国需要的武器。尽管苏联的武器比较粗糙,可是具有很好是实用性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非常方便的大批量生产。我们飞机、坦克等生产量一直赶不上去,现在所有的大小工厂全面转向战时生产,我看完全可以向小日本一样,把各种配件分配到那些民用工厂甚至是小作坊中,他们生产的质量虽然可能会差了点,但这毕竟可以使得我们的飞机坦克等产量提高几倍,不再单一依靠飞机厂来生产。要知道我们现在大型的工厂都有自己的国防生产任务,而这些小的工厂和作坊数量非常之多,大多没有分配生产任务,他们也愿意为我们的国防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在几年的军工发展中,最大的成果是聚集了一群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以及一群和我们同病相怜的犹太科学家,在他们呕心沥血的钻研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为我们自己建造、仿制、生产先进的武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的研制队伍,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己设计,从低水平到跟上甚至超出国际水平,这一切都离不开三省百姓和爱国的科学家的鼎力。我们在生产中也培养了一大批的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队伍,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