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啊,没想到河州能有这么好的书院,都赶上京城的环境了。”
“苏大人和郡主建的书院自然不一样,听说苏大人还会抽空来讲课,听说每一次苏大人讲的课大家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很多关于民生的知识,就是农业知识,苏大人也懂。”
“好想也来文德书院读书啊!”
本来大家游学只是过来看一看的。
但真正看过这边的环境后,知道这个书院有多好,大家都想来。
“不光如此,还有奖学金,每次考试成绩好的话,就有奖金,好几两银子来着。”
“还有这个报纸,就是书院里一些学生们成立了书社专门写的文章,每一次考试最好的那篇文章也会刊登在上面,也会有乔阁老的点评,大家看报纸都能学到很多……”
“还有,他们通过写报纸,都能赚费用,有了这些费用,很多寒门学子在书院不但不用花钱还能赚到一些零用钱呢。”
这些都是大家多方打探得来的消息。
“每一期的报纸我都会收集,能看到很多知识还能了解很多东西。”
“可不是,之前咱们来这边也不知道吃什么,但报纸上都介绍了码头这边的一些美食,有的物美价廉。”
“我们来了想吃什么看报纸也知道去哪个点吃东西。”
“报纸这样的想法真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出来的。”
“那肯定跟苏大人和郡主有关,苏大人和郡主厉害着。”
“那是,还记得以前来河州,码头这边都冷清的很,现在码头这边多热闹啊,做生意的也多,再就是这边的道路很好,又宽敞有平整,咱们走累了,都可以找个椅子休息一下。”
最让他们震惊的还是河州这边修的道路。
道路宽敞整齐,道路上还有木椅,大家走累了都可以在木椅上休息。
而且衙门的人还不时的巡逻保障大家的安全。
怪不得有些人都想回河州这边。
“就是文德书院入学名额有限,要是可以,我们都想来文德书院读书。”
“首先要通过入学考核,而且他们书院主要收本地人,外地人的名额还是少。”
“还是他们住河州这边的方便,来读书上学都方便。”
“很少见到书院门口都有商街的,还有各种店铺,买东西吃饭都方便。”
“关键是价格也便宜,纸张也便宜。”
而且那纸张的质量也好,他们都没忍住多买了一些纸用。
“不知道可不可以进去参观一下。”
“好像也不可以,必须熟悉的人还在休息日才能带着进去,进去的时候都要登记全部信息,确保书院的安全。”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