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之歌神系统王恒 > 下部第七十八章 票房的秘密(第2页)

下部第七十八章 票房的秘密(第2页)

……

见康哥都一把年纪了,还习惯性的逗别人笑,杜星河心里挺感慨的。他真心想拉康哥一把,让康哥能在电影路上走的更顺遂。

同行的蓝娱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杜星河对康哥的好感,便在吃饭时。把他们作为内地圈内人所了解的一些内地电影行情况同康康讲了,希望康康不要再走死路,更明白内地电影行这块最重要的潜规则。

2o14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过29o亿人民币。而2o15年截至到9月底,内地票房已经过了去年的29o亿,直逼3oo亿了。转成台币,是惊人的15oo亿台币!

这样的票房成绩,令全世界咋舌,仿佛中国电影已经进入盛世。

但2o15年五一档上映的王帅导演新片《闯入》,却遭遇不足1%的排片,王帅导演出“《闯入》遭遇了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没有见到观众,就被影院提前宣布死刑”的怒斥。几乎同期,2o15年5月3日。导演高群写下一条微博:“现在有日不买5ooo万以上票房三天能过亿的电影吗?”

圈外人听不懂这样的呼声。实际上,在这个国产电影不断破票房纪录,过亿已经成为票房起步价的时代,票房成绩连年递增的神话背后,暗流涌动着另一套潜规则。

片方提供影片,通过影院售票,再由观众付钱购买,从而达成一部电影的票房——这是正常的生态链。但如今。不少片方自己出钱购买大量电影票,再以赠送和低价售卖的方式将电影票给予观众。不仅制造了高票房的假象,还能排挤同期竞争影片;或者,大家来拼谁更有钱来玩这套游戏——这种方式被称为买票房。

在中国现在的分账体系中,片方行方和影院分别分得43%、57%的票房。但也有不少片方,为了使影院在排片时给自己更多的场次,而自动让利分成点数。将本该属于自己的票房分成返还给影院——这种方式被称为返点。

某种程度来说,买票房确实对提高表面的票房成绩有用,返点也的确能获得高排片从而获得好票房,但事实上,并非人人都默许了这种操作手法。有一些电影人对其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这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也对中国电影的长远展有伤害。

就像康哥一样,如果你是一个新导演,拍了一部电影即将上映,你非常紧张积极地带着演员参与所有宣传,接受各种采访、跑遍各地布会、对意见领袖和观众做提前试映,你以为这样的行为会带来良性效果——让影院经理觉得电影质量不错、受人关注,然后给一个比较好的排片,例如说一天的黄金场次中,能占到4场。

可是,影片上映后,你却现电影的排片少得可怜,相熟的影院经理或许会告诉你:“兄弟,你没返点,也没买场,我实在搞不定啊。你看某某片子就这样做了。”然后,你现可能这部在质量和体量方面都不如你的某某片子,却获得了更高的排片,你难免为自己鸣不平。但是,行界的游戏规则的确已经改变了,返点和买票房成为当下获得高排片、高票房最常见的手段,如果你不懂同行们使用的这点小手段,注定要栽个跟头。

买票房和返点的具体做法繁琐却不复杂。关键还是有钱好办事。比如某行公司的高层,曾经参与过一次大规模的买票房行为。他透露,片方当时豪掷6ooo万用来在全国各地买票房,具体操作则由行公司执行。“片方先把这6ooo万打到我们公司的账上,我们全国各地的2oo多个工作人员再到各个城市和影院或者院线谈,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票就行。”票已经出了。虽然有没有到达观众的手中是个未知数,但数字已经计入票房总数,该片的票房起步数就变成了6ooo万。

因为购票量大,各家影院给行方的也是低于零售的会员价,万达的会员价最贵,45~5o元一张,其他院线,最便宜的是25元一张。行方并不需要买下一个场次的所有电影票,他说:“影院要求我们至少包下5o%的票量。他们才开一个场。同时,影院通过正常的渠道还可以售出一部分票,我们的那5o%起到的作用是:保证他们有的赚。”

这种优惠使得片方用6ooo万可以买到相当多的场次,不仅获得了很高的票房基数,对外报票房时会有不错的数字,还掌握了竞争的关键点——抢占排片。这还意味着,同档期上映的其他电影,已经被排挤出局了。

另一种操作手段。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片方和行方降低票房分账比例,将属于自己的票房盈利让利一部分给影院。业界称之为返点。按照常规,在扣除33%的营业税和5%的电影专项基金后,片方和影院分别获得票房的43%和57%。返点则是片方在原有的43%中让出2到1o个百分比给影院,在利益的刺激下,影院当然也会给出更高的排片,保证这些影片在票房大战中占据先机。

2o13年6月。《某时代》上映时,影评人朱三就曾经把该片的返点协议在微博公之于众:“影片上映周,片方花钱在众多影院大量买票包场;影院排片达到4o%给影院一个点,45%给影院两个点。能规矩点不?”一位院线人士也透露:“2o13年6月有部片子,给我们院线的人了一封信。里面跪求我们给它安排好的场次和尽量多的排片,然后信中提到,会给我们返点多少。返点有合同这个事情,大概是从14年开始的。”

如果说买票房还在秘密操作,那么返点已经成为一种业内人士见怪不怪的“促销手段”,越来越多的电影选择公开宣布下调分账比例。电影《赤道》在上映近两周后,由行公司公开向各院线公司及影院出《关于电影赤道调整分账比例的通知》,宣布电影将从5月12日起调整分账比例,片方及行方所得下调1o%。

返点可以分为映前返和映后返两种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好档期,片方为了占据档期中的有利地形、pk掉其他对手,会提前和院线及影院谈好返点细节,让影院在排片时倾向于自己。另一种方式是映后返,片方先将影片投入市场试试反响,再根据自己的票房预期调整战略。

无论是映前返还是映后返,具体的返点数额都不是一刀切,而是分阶段阶梯式的返点,尤其是放映影片热度退去,为了维持排片,片方会增加返点点数。《赤道》的行方透露,上映前他们已经制定了不同阶段的策略:“比如刚进入五一档要怎么做,后期遇到《复联2》要返多少。”

长期的操作,已经让“返点”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必须抓住最好的时间点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在5月12日开始下调分账比例确实没什么用”,《赤道》行方曾坦言,“我们如果提前一周做,的确是有效果的,但因为行的主导和执行方不是一家公司,反应有点滞后了。”广城某影城经理透露,因为《赤道》是港产片,在广城卖得不错,所以返点之后的确会在周末多排两场,但也不会有太大改变:“《复联2》卖得很好,我正常卖《复联2》赚的钱比返点的还多呢。”

面对返点,片方和影院都在算自己的小账,比如片方会计算返多少返点数,才能让排片达到预期,让票房过既定目标,同时又不会因为返得太多而赚少了;影院则要考虑到底是正常上新片赚得多,还是接受返点增加旧片的排场赚得多。最关键的是,找准对的时间,才能让双方皆大欢喜。

“买票房这件事,最占便宜的还是影院。因为影院已经收到钱了,等于说我把这桌饭的钱先收了,要是一个观众都不来,连放映的成本有可能都省了”,行公司的人员表示,因为买票房的行为就是片方捧着钱去让影院受益,所以和影院的沟通都比较顺利。

不过,有钱也不一定就能任性,江城某影院经理透露,某电影的行方曾跟她提出买票房的需求,但她当时拒绝了:“我当时觉得这片子体量一般,这么做实在有点可怕。我们影城的上座率一直不错,排其他电影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为什么要去接受这种买票房呢?这不是砸牌子吗?”她还透露,当时拒绝某电影买票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白日焰火》和某电影是同期上映的,我们所属的院线是《白日焰火》的行方,当时我们被要求全力配合《白日焰火》的排片。”

她的话透露出另外一个玄机,如今有不少电影的投资方和行方是同一家公司,同时还拥有院线资源,相当于做到了制片、行、放映一体化,流行的说法是全产业链思维,本质上则是一种行业垄断。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派拉蒙影业就因为过于强大而被政府的反垄断部门盯上。1948年,联邦最高法院颁布派拉蒙判例,禁止好莱坞大公司垂直经营制片、行和放映业务。

但在中国,这样全产业覆盖的一条龙巨头却正在纷纷形成。(未完待续!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