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下受降三城没去了,李九州看完了辖境内的这些地方,最后才赶往受降三城。
所谓的三受降城,便是指东、中、西三座受降城。
唐中宗时,后突厥势力强盛,屡次兴兵渡河南下,构成重大威胁。景龙二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乘突厥首领默啜啜西征之机,在黄河北岸的阴山以南地带建筑了东、中、西三座受降城,割断突厥南下的通道。
这三座重要军事据点,各距约四百余里,各据交通要道,首尾可互相照应,因此有着战略上重要作用。
中受降城建筑在距黄河岸较远些,而东、西两城选择在河岸上,受到河水的冲涮,东城后来不得不迁移至绥远峰甫。
三受降城建成以后,唐王朝的防御势力确实有了保证,阴山以南地带便安定下来,后突厥终于被回纥汗国灭亡。
回纥汗国与唐王朝之间,在较长时间处于和平交往局面,回纪使者入朝中原,回纥及西方的商贩往来于内地与漠北之间,也较频繁,于是将这条自漠北通往长安的回纥道称为参天可汗道。
各部族的首领称为可汗,各部族称唐王朝皇帝为天可汗。
参天可汗道自漠北草原,经呼延谷(今包头市昆都仑沟)至中受降城,再由中受降渡过黄河,穿越沙漠,经麟州而进入长安城。
另一条是自中受降城沿大青上东行,经单于大都府,取道今山西境内,而进入东都洛阳,称为单于路。
中西交通史有着盛名的大道,经由中受降城中转,这时候中受降城的功能作用有了很大的转换。
张仁愿筑城时,就不曾筑有瓮城及其它军事设施。
有人认为边防城不能没有守备设施,而张仁愿却认为,如果敌人来了,当奋力作战,不应再想到城上还有防御设施,如果回头望城还要斩首,有了设施发而要想到退却。
唐代初年兴建三受降城后,巩固了北方边防,为各族群众所赞赏。
一路都是茫茫草原和沙漠,绕了一大圈,看完了东西两受降城,李九州最后来到中受降城。
以前唐王朝与突厥以黄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人要南渡时,必先到神祠内祈祷,然后备足军马渡河。
当初张仁愿渡过黄河筑城,就以拂云堆下的神祠所在地为中心据点。
中受降城治所在九原县。
边塞诗人李益曾亲临三受降城,写道:“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此诗写的便是中受降城的夜景,夜晚登上受降城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同情驻守边防兵卒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各族群众的和平心声。
原本三受降城是李九州规划培养战马的,也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所以见沿途没什么养蚕和种植水稻的景象,李九州倒也不奇怪。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草原大漠中,自是以畜牧业为主,照李九州的计划,此处因地制宜,应该是培养战马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