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又更是进一步的加强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他们是各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子民,对于各自诸侯国的认同感。
说起来就和后世欧洲各国的情况很像,各个诸侯国的平民百姓们,本质上其实都是同根同种的炎黄子孙。
就算是有些细微上的差别,差别的也绝对不会太多,和欧洲大陆上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欧罗巴人,也就是高加索人一样。
但是却也丝毫都不影响他们这些人,把整个欧洲大陆,给分裂成为了很多个小国家。
而各个诸侯国君主们之间的关系,那就更加的近了,因为各国诸侯势力政权,经常需要合纵连横和相互联姻的关系。
如果细数一下当时天下各个诸侯国的君主们,他们之间的血脉关系,那么基本上大家全部都是亲戚。
这同样也和后世欧洲,各国的王室们选择一样,是一种共同加深两国友谊,巩固自身统治的方式,而且还惠而不费。
但是即使是大家如此的相近,可还是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文字,甚至是不同的计量单位。
而且还因为各国诸侯之间长时间的博弈和交战,早就已经让各国诸侯势力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相处模式。
哪怕是各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之间,明明都是彼此的亲戚关系,可是各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子民们,却是在相互仇视着彼此。
那么就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秦始皇嬴政,想要消灭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一统天下的难度。
是不是也就和后世的欧洲大陆上,有某一个国家,想要消灭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统一整个欧洲大陆一样难呢?
事实上秦始皇嬴政当时所要面临的难度,要远比某一个欧洲国家,统一整个欧洲大陆还要难。
因为据说在西方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强大国家——罗马帝国。
虽然罗马帝国,也并没有统一整个欧洲地区,但是也是一个横跨了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以地中海为内海的超级强国了。
这也就为后世的欧洲大陆各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欧洲各国也都纷纷以罗马帝国的后裔和罗马帝国的正统而自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已经是一种大一统的标准模板了,只要欧洲大陆上的各国,能够征服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
建立起一个可以比拟,甚至是超过了罗马帝国的强大国家,那么自然就可以重现所谓的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
可是秦始皇嬴政当时面临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他是真正的从无到有,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华夏大地大一统。
虽然大一统的理论,当时也早就已经在华夏的大地上,出现很久、很久了。
但是秦始皇嬴政,却是第一个实践了大一统理论的人,让整个华夏大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大一统。
这种从无到有,从零到一才是真正最困难的事情,同样也正是印证了那句话,万事开头难。
秦始皇嬴政所统治的秦国,依靠严苛的秦国律法和赏罚分明的军功制度,建立起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的秦国军队。
足以帮助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接连消灭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但是秦国却并没有事先准备好足够的人才储备,来消化掉急速膨胀的秦国版图,填补治理地方的空缺。
就好像是蛇吞象一样,虽然现在这个象是吃到肚子里面了,但是怎么把这个象给消化掉,却成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为此秦始皇嬴政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深化郡县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又制定了严格的户籍制度等等。
但终究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归根结底,不管秦始皇嬴政自己的本事有多么的大,他也都只是一个人而已。
秦始皇嬴政可以制定出无数优越的国家政策,可是这些政策却也需要交给下面的人,去一层一层的分配执行。
而这时秦国人才数量不足的弊端,就体现出来了,秦始皇嬴政灭掉了六国诸侯,打下来了一个大大的疆土。
可是秦国这边又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储备,可以去填补地上六国诸侯被秦国给消灭掉后,所留下来的那些官职空缺。
这地方都已经打下来了,总不能放在那里不管吧?那岂不是就白打了,而且如果长时间没有人去治理这些地方的话。
等回头时间一长了,当地就必定会生乱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老话总是会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了。
所以秦始皇嬴政就被迫启用了很多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他们这六国当中各个地方的人才,来帮助秦始皇嬴政治理天下。
虽然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他们这些六国当中各个地方的人才,未必能够在秦国之中登临什么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