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蒋介石的王牌悍将张灵甫传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九节常德的“辉煌军”(7)

12月2日,常德城内已是一片废墟,尸横遍野,日军在前几天的巷战中损失惨痛,推进缓慢,为了减少进攻伤亡,他们拉来大炮向沿街民房作抵近轰击,扫清路障。此时的57师,连伤员在内仅残余几百人,除师部所在的兴街口中央银行至笔架城的狭小阵地外,其余悉为敌人所占领。弹尽援绝,余程万再也坚持不下去了。12月3日凌晨,57师师部在笔架城下的一所民居召集团长们开会,商议结果,决定由余程万带领百余官兵翻城墙突围,向德山方向寻找援军。第169团团长柴意新自告奋勇负责留守,残余的官兵们打完了所有的子弹,又端起刺刀抡起空枪向敌人作最后的自杀性冲锋,新婚才七个月的柴意新团长身中四弹,壮烈牺牲。

12月3日,常德失陷。按照日军原先的作战意图,第11军并无长期占据常德的计划,牵制住中央军南调云南即算基本达成战役目的,因此作战结束后即应返还,恢复战前态势。鉴于中国援军正从四面压来,中方空军也对失陷的常德展开了空袭,横山勇在进占常德的当日黄昏就将主力仓促转移到城外数公里的村落,只象征性留下一部兵力在城内担任警备。同日,统帅部则再次向孙连仲和薛岳发出训令,重申“无论常德状况有无变化,决依既定计划围攻敌人。”横山勇为避免被围也不愿意久留常德,敌11军主力随即开始准备撤退。

侵华日军总司令部却在这节骨眼上改变了计划,就在横山勇攻入常德的同一天,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正坐在南京城里的司令部里,研究着东京大本营几天前刚刚发来的关于打通纵贯大陆铁路的作战计划,当他收到横山勇完全占领常德的电报,出于从下一步打通大陆作战的角度考虑,认为常德的弃守需要从长计议,原先的撤退计划应予以变更。对于大本营和总司令部关于确保常德的新主张,一心在组织撤退的横山勇显得很不热心,他的答复既消极又冷淡:由于兵力所限及其他原因,缺乏信心,不希望确保常德,要求暂返原地,等以后再出发。不待总司令部和大本营再商议的结果,横山勇随即执行自己的预定计划,将部队向沅江北岸移动。 日军开始北撤,向常德包围的中国军队一面收复失地,一面转入了追击。12月9日,和余程万一同突围的171团团长带领57师八十余名残兵协同来援的第58军收复常德。这位团长就是张灵甫原先在胡宗南部时在他手下当过连长的杜鼎。张灵甫离开第一军后,杜鼎一直在原部任职营长,他因淞沪战役中身负重伤,在南京、武汉疗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原本正打算伤愈回西北去归队,长沙大火后他听朋友说张灵甫已经在74军当上旅长,正驻防长沙小兴门,他便改变了主意,主动写信给张灵甫,希望跟随曾经共生死的老长官共同抗战报国。接到旧日亲信下属的来信,张灵甫很高兴,他要杜鼎速去长沙会面,把他介绍给了王耀武,并很快安排他就任305团第1营营长。几年后杜鼎因作战出色升调到57旅担任团长。张灵甫攻占黄石、九溪后

俊六说他是“猪”。

继续活跃在漆家河一线,58师略事整顿,于12月8日复向停留在漆家河畔的第13师团发起进攻,与51师一起夹击漆家河东北之敌,第13师团的最后防线终于被突破,敌师团长赤鹿理也在督战时负了伤,日军向澧水退却。至12日,张灵甫扫荡漆家河东北高地仙人庙、玉皇庵等处残敌,午后攻克山雷家岗、曾家堉、竹园堉之线,再跟踪追击,次日攻克骆家铺。

至此,74军除部分小部队外基本停止追击,在原地集结待命,战役结束后全军返回桃园、漆家河一带休整。

为了记念保卫常德而为国捐躯的74军阵亡将士,战后,常德地方政府和74军决定在常德建立一座烈士公墓,将在常德收殓的五千七百零三具阵亡官兵遗骨安葬于此。公墓先于1944年修成,抗战胜利后,74军又自己出资在原地重新设计修建,1945年11月23日,常德各界人士及74军代表举行了隆重的新公墓落成典礼,数十匹驰骋疆场的白马也参加了这次*。

第九节常德的“辉煌军”(8)

常德公墓的正门,迎面是一座高大的三门纪念牌坊,上书“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系王耀武所题,三块横匾“天地正气”、“碧血丹心”、“旗常炳耀”,分别由蒋介石、陈诚和白崇禧题写。大牌坊后是一座九米高的纪念塔,塔的正面上题“陆军第七十四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塔侧各建一座六角亭,原存有王耀武、张灵甫撰写的碑刻,记述守城战斗的经过。新中国成立后该公墓仍有修戎,至*期间,纪念堂、石刻、墓地拆的拆、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炸的炸,题字均被水泥覆盖,现仅余纪念塔、六角亭、三门石牌坊参见岳其霖《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修建始末》(《常德文史资料第3辑》)。

但是,常德人民没有忘记。2003年12月8日,在常德会战六十年周年之际,常德公墓拉响了深沉的警报,市领导和老兵代表及各界人士,冒着雨雪举行了纪念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的公祭活动,缅怀当年长眠在这里的抗日英灵。

战役结束两个月后,蒋介石在南岳召集第四次军事会议,在关于常德会战的讲评中,蒋介石特别提到了74军的战绩,对张灵甫和周志道两师在外围作战的优异表现特别予以褒扬:

“在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提到的,就是第七十四军的战绩。第七十四军此次除以五十七师担任常德城防外,其他两个师共计只有六个团,在常德外围对抗敌人十三师团全部与其他一个师团共计不下六个联队,经过月余的苦斗,始终与敌周旋到底,并且处处立于主动地位,向敌人断行攻击,这实在是我们革命军抗战史上最辉煌的战绩。如果五十七师守卫常德没有这样功亏一篑,不名誉的污点,那第七十四军更可说是国民革命军第一个优良的部队。常德之战也可以说是我们抗战史上最有价值的一役了。由此可以证明我们革命军的精神和素质,实在可以与敌军对比而有余,我们一般将领更应该有此自信。只要你们能够研究敌情,精练部队,整饬纪律,就没有不能打胜仗的道理。”《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训词(二)—对于常德会战之讲评与今后整训反攻之要务》(1944年2月14日在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讲)秦孝仪 主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 台湾 中正文教基金会网站)

蒋介石的这番话,在74军是有人欢喜有人忧。51师和58师的战绩被委员长当众点名表扬,作为军师长,在座的王耀武、张灵甫、周志道自然是脸上有光,但是,本该与他们并肩同座的余程万却因为最后关头没有在常德城内坚守,被蒋介石斥为“不名誉的污点”,无缘分享这一光荣,他已经被纪念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的公祭活动,缅怀当年长眠在这里的抗日英灵。(照片来源:常德政府网站)蒋介石下令押送重庆,正待按军法处决。

按理说,余程万在竭尽全力的情况下最后突围,罪不当死,蒋介石何以震怒至此要动杀机呢?原来在常德激战之时,蒋介石正在出席中美英三巨头聚会的开罗会议,他对罗斯福、邱吉尔谈起正在进行的常德战役战况,因而常德之战也引起了国际间的瞩目,被国际媒体喻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此,57师能否与常德共存亡,又被赋予了另一层崇高的象征性意义。当蒋介石得知余程万本人最后没有死守常德而擅自突围,并且未予妥善处置伤员,一怒之下便下了处决余程万的手令。拼死作战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军内外许多人纷纷为余程万鸣不平,王耀武特地写信给陈诚,历数余程万的种种功绩为他求情,重庆的军法总监部后来根据各方投寄的为余程万请愿的资料,签请蒋介石减刑,最后以“不给名义,交第二十四集团军戴罪立功,以观后效”了结此案。对于余程万最后没能在常德城内坚持到底,张灵甫的夫人王玉玲说,她的丈夫私下谈起此事,曾经有过一句评论:“这是死而重于泰山的好机会,失去了,太可惜!”

处罚过了余程万,蒋介石对他认为的有功之臣还是论功行赏,张灵甫在常德战役外围作战表现突出,获颁云麾勋章一枚,他是因常德战役有幸授勋的少数将领之一,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在蒋介石的心目中,张灵甫出现的频率也将越来越频繁。

第十节转战长衡(1)

1944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黑暗的一年,日军史无前例地动员50余万的兵力,在湘豫桂宽广的地域连续发动了长达八个月之久的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丧,政府财政因收入来源锐减而陷于困境,军人的待遇也一落千丈。长沙陷落一个月后,蒋介石在黄山整军会议上说:“我今年五十八岁了,自省我平生所受的耻辱,以今年为最大。”

当年3月,侵华日军发布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计划”,目的是“击败敌军,占领并确保湘桂、粤汉及京汉铁路南部沿线的要冲,以摧毁敌空军之主要基地,制止敌军空袭帝国本土以及破坏海上交通等企图”,其作战地域覆盖湘豫桂地区。自4月起,日军连续发动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等战役,其中长衡会战自5月底至9月初,历时三个多月,是“一号作战计划”中会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

4月间,敌11军拟定了针对湖南战场的作战计划,以八个师团分两线兵团沿湘江两岸南下进攻长沙、衡阳,日军发动豫中会战后,在湘鄂边界的第11军也向崇阳、岳阳、华容地区集结,军事委员会判断日军即将南犯,于5月28日电令第九战区薛岳准备迎战,并从其他战区抽调部队增援长衡。

隶属第六战区的第24集团军接到了掩护第九战区侧翼的命令,该集团军在当年的2月刚刚组建,司令官就是王耀武,下辖第73军、74军和100军,常德会战后,这三个军一直在常德、桃源一带整训。

6月9日,军事委员会电令王耀武:“王耀武兵团应于主力集中之后,对渡湖南犯之敌,以积极手段将其捕捉而歼灭之。至于益阳、宁乡等要地防御,务以用最小限之兵力担任之。”[十]《长衡会战》(《*史档案资料丛刊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宁乡地处湘中的东北部,是湘中、湘北通往长沙的要点,日军为了保障进攻长沙的主力侧翼的安全,下令先攻占长沙两侧的宁乡、浏阳,再进攻长沙,保卫宁乡也就成了保卫长沙的前哨战。宁乡血战历时五天,它的指挥者,正是74军第58师师长张灵甫。

58师当时配属第73军,共同拱卫长沙岳麓山侧背的安全,张灵甫奉命率58师从驻地桃源郑家驿强行军赶往宁乡布防,他将师主力控制在沩水南岸,派173团团长何澜率173团、174团第1营并携师迫击炮营的一个连担任宁乡县城的防务。

6月13日,由益阳转攻宁乡的日军第40师团两个联队首先在乔口、靖港登陆,向宁乡发起了进攻。守军毫不示弱,173团团长何澜指挥部队与敌人在外围阵地展开激战,优势的日军连续猛攻一天,双方在城垣相持。傍晚时分还出动三架飞机作低空轰炸, 173团第7连奋起还击,击落敌机一架,并在敌机的残骸中寻获日军的作战文件,为上级的作战指挥提供了有价值的情报。次日,日军以四五千人的兵力附八门炮,团团围住宁乡城,企图一举突破,但是173团拼死抗击,与突入的敌人连续发生三次肉搏,终将敌据于城门之外,日军在白天仍无进展。

小小的宁乡城打了两天竟然没能一鼓而下,这有点出乎日军的意料,他们改变部署,增派一部南渡沩水,企图从58师的后方进行突袭。6月15日,张灵甫的师部所在地遭到了渡河作战的二千余敌人的攻击,不过日军没能得逞,他们的对手,并非只知一味正面死守的呆板指挥官,在他们盯着58师正面阵地强攻的时候,善于打攻势防御的张灵甫在兼顾正面的同时,抽出了一个营突袭日军的侧翼,两面夹击,相邻的友军73军第15师也拔刀相助,与58师一起合力将敌人逼回了沩水岸边。

同日,宁乡城内的守军继续与日军展开厮杀,因连日激战伤亡过大,终于寡不敌众,城垣被敌人突破,但是何澜并不放弃战斗,他指挥部队与突入的敌军逐屋争夺,反复肉搏巷战,至16日上午,守军仍在城内的福音堂、杜家山、印台山等几个阵地与敌人搏斗。得知城内的战况,张灵甫允许何澜可以酌情突围。16日中午时分,何澜率部从福音堂西南角开始突围,由于守军三面受到日军火力的封锁,一面被沩水所阻,突围不易,许多人没能渡过沩水,岸边和急流中死伤者甚多,何澜也身负重伤。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节转战长衡(2)

尚未突围的173团团附蔡亚锷见状挺身而出,他呼吁大家不要惊慌,既然突围不成,不如死守福音堂,福音堂内还备有粮食、弹药、医药,只要有死守的决心,一定还有生路。众人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蔡团附的指挥,坚守阵地不再突围。蔡亚锷清点人数,守军仅余残兵一百四十名,另有八十名伤员,他带领众人退守福音堂,将团旗绑在福音堂屋顶的避雷针上,好让前来支援的空军看见迎风招展的团旗,宣示宁乡仍掌握在国军第58师173团的手中。当晚,蔡亚锷派人泅渡沩水,向师长张灵甫报告城内情况并请求增援。

此时,张灵甫正在指挥58师主力与友军100军第19师及73军和79军全力围攻敌第40师团,日军穷于应付,只得把攻击宁乡的兵力部分调去对付国军的主力,因此实力大减,17日竟未能突破173团二百来名残兵据守的福音堂。第二天,从益阳尾追日军的19师也攻到了宁乡城外,第40师团未能达成占领宁乡的目的,撤围向湘乡方向转移攻势,张灵甫率师主力继续尾随追击,另派一个连和卫生队进入宁乡善后,接应173团归建,宁乡城内的防务则转交19师,由19师派出一个营与173团残部会合,接替了58师的防务参见蔡亚锷《宁乡保卫战亲历记》(《湖南文史 2000年第5辑 总第95辑》)。

然而,薛岳以不变应万变的“天炉战法”,这一次在长沙却没能再次奏效,在58师与19师会师宁乡的同日,长沙失守。固守宁乡原是为了确保长沙西侧岳麓山外翼的安全,如今长沙主战场失利,卫星阵地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重要意义,在敌人骤然转头回攻的压迫之下,处境困难,王耀武审度情势,19日夜下令放弃宁乡,军团向湘乡方向转移。

长沙新败,士气低迷,战区需要树立英雄部队的样板来鼓舞士气,58师以将近一个团的伤亡代价,在宁乡浴血奋战,独守孤城五昼夜,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战区在当时把该师当成楷模广为宣传。王耀武及集团军副司令官兼73军军长彭位仁都及时报请上级转报重庆,为58师官兵向蒋介石和何应钦请功:“此次我58师以四个营兵力坚守宁乡,官兵忠勇用命,力抗顽敌,浴血英勇,历五昼夜,重伤官长计团长何澜、副团长罗英、团附蔡亚锷、营长孙步英、宋纯龙及额外团附金耀、营长王贵玬暨伤亡连排长以下五十二员,且又因负伤而自杀者多人,但敌死伤枕籍,损失之大,更倍于我。壮烈辉煌,实堪矜式。” (十九)《长衡会战》(《*史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