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君恕沉默了。连日来,种种迹象表明,由于迟孟桓的搅扰,林氏父女已不像昔日那样和谐,翰园的确面临着危机,易君恕也在为此暗暗地忧虑,这与阿宽的担心是一致的。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和远道而来的客人同出于知恩图报之心,要帮助翰园主人度过难关,可是,以他们的身份和能力,又怎能扶大厦之将倾啊?
圣约翰大教堂庄严的殿堂里,主日崇拜仪式进入了最为神圣的议程:领受圣餐。两名身穿白色圣袍的襄礼人郑重地从圣桌上捧过圣餐盘,那里面盛着饼干和殷红的葡萄酒,象征着耶稣基督的身体和宝血。参加崇拜的会众分批依次来到圣坛前,庄严地跪下,由保罗·布勒牧师和林若翰牧师将蘸了葡萄酒的饼干分赐他们:
我主耶稣基督,为你舍的身体,保全你的身体灵魂,直到永生。你拿这个吃,纪念基督为你受死,应当用信心领受,心里感谢。
我主耶稣基督,为你流的宝血,保全你的身体灵魂,直到永生。你拿这个喝,纪念基督为你流血,也当心里感谢。
也许正是主的安排,当坐在第一排的会众首先来到圣坛前跪下领受圣餐时,跪在保罗·布勒牧师面前的是辅政司骆克,而卜力总督恰恰跪在了林若翰牧师的面前。总督当然不是向他林若翰下跪,而是因为他此刻手持的圣餐,代表着耶稣基督的身体和宝血。尽管如此,林若翰仍然激动不已,“感谢主,给了我这样一个光荣的机会!”他在心里说。
卜力总督庄重地跪在圣坛前的拜垫上,抬起他那高贵的头颅,张开了那翘翘的小胡子下面两片薄薄的嘴唇。当林若翰手持圣餐,送向这“香港第一嘴”之时,他的手微微地发抖,上帝啊,保佑我,此时此刻,千万让我不要再出现任何差错,如果这圣餐在喂进总督嘴里之前失手落在地上,或是不小心弄脏了总督那洁白的领子,我将永远也无法洗刷自己的罪过了。
然而,他所设想的意外都没有发生,手中的圣餐准确地投进了总督的嘴里,总督便闭上嘴,轻轻咀嚼了两下,咽了下去。林若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这一关平安通过,后面依次前来领受圣餐的会众便都顺利进行,毫无滞碍了。
又一个人跪在他的面前,虔诚地张开了嘴,准备接受他手中的圣餐。林若翰照例把手伸过去,当圣餐即将投入那张嘴的一刹那间,他才突然发现,跪在面前的这个人原来是迟孟桓!
“啊!是你?”林若翰惊讶地叫了一声。
“是我,尊敬的林牧师,”迟孟桓说,他那双眼睛激动得闪闪发光,“能够领受由你亲手赐予的圣餐,我感到十分荣幸,谢谢!”
他们两人的这番对话,是宗教仪式里所根本没有的,尽管两人的声音都很轻微,仍然引起了旁边和后面会众的注意。这种例外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林牧师和那个人是什么关系?在这种时候还窃窃私语,不可理喻!
“不,”林若翰的那只手像被烙铁灼伤了似的,迅速地缩了回去,“迟先生,你应该知道,教会历来规定:只有接受过洗礼的弟兄姐妹,才可以领受圣餐。而你,还没有入教,是个异教徒,当然没有领受圣餐的资格,请你出去!”
“啊?”迟孟桓一愣,脸腾地红了,“我……不知道,真地不知道!林牧师,我虔诚地信仰耶稣基督,愿意归顺主,作主的信徒和奴仆,我请求你现在就为我施洗入教,让我分享这领受圣餐的光荣!”
“什么?”林若翰愠怒了,这个家伙连基督教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外行得简直离了谱!“我们现在举行领受圣餐仪式,怎么可能为你施洗?我已经说过了,请你出去!不要玷污了这神圣的殿堂!”
“噢……”迟孟桓的脸涨成了紫红色,只好怏怏地站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异教徒闯进教堂,冒领圣餐而被驱逐,这种事大概可以说百年不遇,偏偏让林若翰赶上了,而那个企图混水摸鱼的家伙正是他所厌恶的迟孟桓,真可谓不是冤家不对头,老牧师的心情刚刚由于成功地向总督赐了圣餐而有所好转,这一来又被搅得一团糟!
礼拜堂里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骚乱,已经领受和等待领受圣餐的人们,多数都怒视着迟孟桓,愤愤地喊道:“出去,出去!简直不像话!”也有少数人私下里议论说,此人虽然还没有入教,但既然主动前来领受圣餐,必是出于敬仰基督之心,虽然出了差错,也总是善意的,可以原谅。
在最后一排等待领受圣餐的倚阑懊丧地低下了头,上帝啊,今天怎么这样不顺啊!
等到倚阑也跪在父亲面前领受了圣餐,林若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灾难总算过去了,下面不至于再出什么事了吧?
最后的唱诗、祝福和会众同诵《阿门颂》都依次进行完毕,林若翰和主礼人、襄礼人退堂了。他们在散众之前退堂,本是教会的仪轨所规定,在崇拜仪式结束之时,牧师要在教堂门口为会众送别。而在今天,这一项尤其重要,林若翰想,自己在布道时的情绪反常,迟孟桓扰乱圣餐仪式,这些不良影响都应该在送别会众时予以消除。特别是——他又想到,自己应该利用送别的机会极其自然地和卜力总督握一握手,说几句话,当面表达对他的尊重与爱戴,这样,即使总督原来对自己有什么误解,也可以淡化了。
在他把一切都思索停当之后,会众已经开始散场了。首先出来的是总督和港府的其他高官,他们地位显要,公务繁忙,自然应该处处优先。林若翰做好了准备,脸上漾起微微的笑容,向前伸出手去,准备迎送总督。可是,他万万也没有想到,此时,身旁突然挤过来一个人,一把握住了他的手,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不愿意看见的迟孟桓!
“怎么,你……”林若翰简直不知对这个人该怎么办才好。谁能料到他到现在还没走,在关键时刻又出来捣乱!
“林牧师,”迟孟桓那双黑亮的眼睛热切地望着他,“我今天有幸当面聆听了你的讲道,深深地被上帝的福音所感动,只可惜我……我没有福份领受圣餐!林牧师,我诚心诚意要皈依基督,并且请求你亲自为我施洗!”
林若翰的一腔怒火在冲腾。如果换了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他面前站着另一个人,向他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一位牧师来说,那将是最幸福、最自豪的时刻。传播基督的福音,为申请入教的人施洗,乃是他的神圣职责,义不容辞。但是,此时此地,他的面前站着的却是迟孟桓,迟氏父子的家世早已为他所厌恶,而迟孟桓现在又设下诱饵,居心叵测地要抢走他的女儿,他怎么能信任这样一个人的表白?又怎能接纳他进入教会?他不配!
“迟先生,”林若翰极力耐着性子,不愿发作,“我刚才已经对你说过,申请入教要经过严格的程序……”
“明白,明白!”迟孟桓唯唯诺诺,并且还把他的意思予以阐发,“加入高尔夫球俱乐部还得办一番手续呢,入教肯定比那更严格!不要紧,我不怕麻烦,请你告诉我,要经过哪些手续呢?”
“这个……”林若翰简直要抬起手来给他一个耳光!但还是强忍着怒火,打算敷衍他几句,打发他走,以免误了正事。可是,他猛然抬头,却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幸的情况,就在迟孟桓跟他纠缠个没完的时候,卜力总督已经从他旁边绕过去,和保罗·布勒牧师握过了手,道过了别,在那些官员的簇拥下走去了。
望着总督的背影,林若翰的一颗心沉沉地坠落下去。
第八章 海隅落日
迟孟桓乘着他的那顶私家轿打道回府,一路上心烦意乱,很不是滋味儿。
今天,林牧师太让他难堪了,在大庭广众之中一点情面也不留:“请你出去!”堂堂的太平绅士之子、迟氏万利商行的董事总经理何曾受过这种羞辱?当他灰溜溜地退出教堂时,愤愤地下了决心:罢了!从此不再理睬这个鬼佬,不再登他的门,大埔泮涌的那块地皮,老子也不给了!可是,他在教堂外头转了一圈儿,却又改变了主意。那个娇小妩媚的倚阑小姐使他不忍离去,回味着自己紧挨在她的身边,轻轻地嗅着她那醉人的芳香,聆听着“我们应当彼此相爱”的福音,激动之情不能自己。不,不能放弃她!刚才也不怪林牧师,只怪自己太莽撞了,没有受过洗礼就要吃人家的圣餐,自讨没趣。小不忍则乱大谋,他忍受了那份羞辱和尴尬,等在教堂门口,恭而敬之地向林牧师提出受洗入教的申请,而林牧师却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也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答复。迟孟桓不禁感叹:你们这些洋人,一出娘胎便是上帝的宠儿,而我要入教却为什么这样麻烦?可是,无论如何麻烦,迟孟桓也不愿放弃这个努力,因为这对他太重要了,关系到迟氏家族未来的命运……
半个世纪之前,迟孟桓的父亲迟天任冒着零丁洋上的枪林弹雨,摇着自家的小船为攻打广州的英军运送给养,那是拿性命赌博啊,炮弹、枪子儿可不长眼睛,不管是林则徐打的,还是义律打的,只要一块弹片、一粒枪于儿崩到他身上,也就没有了后来的一切。那场赌博,他赌赢了,英军打败了大清国,割占了香港岛,他也发了财,舍舟登岸,在太平山街成家立业。那时候,会说汉语的洋人和会说英语的华人部太少了,迟天任凭着在战争期间学会的几句洋径浜英语,居然当上了英商洋行的买办,从此背靠大树,广开财源。当时他的薪水并不高,年薪不过三十七英镑十先令,合时价一百八十元,每月仅十五元而已,但他为洋行代理对华贸易业务的佣金却相当丰厚,高达成交额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同时还可以从中国客户手里拿到一笔可观的回扣,每年的收入数十倍于薪金。与此同时,他还另辟蹊径,横向发展,投资于鸦片、地产、苦力贩运、保险、金融生意,并且兼营糖业、花纱、煤炭等等业务,数十年间,成为巨富,全港数得着的几家大公司都有他的股份,十几家公司董事会里有他的一席之地,势力范围遍及省港和华南、华东地区以及澳门和东南亚。他的六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嫁娶的都是大洋行的买办子女,形成了一张姻亲财阀网络,流动的金钱只要被他盯上,就插翅难飞。迟天任有一句名言:“不会赚钱的人是傻瓜,不会花钱的人是傻瓜中的傻瓜。”迟天任赚钱的技巧炉火纯青,花钱的技巧也出神入化,一个疍户出身的暴发户竟然能成为“社会贤达”,荣获太平绅士桂冠,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他都做到了,用钱买到了无价之宝、钱,真是个好东西!
迟孟桓比他的父亲幸运多了,他口含着银匙出生,没有尝过创业的艰难,从不知道什么叫贫穷。他在皇仁书院接受了正规的英文教育,毕业后接手打理家族生意,成为迟氏万利商行年轻的董事总经理。在迟天任的七个子女中,他是惟一的儿子,所以不须等老爹咽气,他已经事实上继承了数百万家资,在今日香港,不算恰和、汇丰等等那几家洋商巨头,华人当中像迟氏这样的富商还没有几个。但是,迟孟桓在继承了父亲巨额财富的同时,也继承了一个难以弥补的缺憾:疍户出身的家世。
疍户是香港的“吉卜赛人”,他们在岸上没有立锥之地,世世代代在水上漂流,或以采珠、捕蚝为生,或做海上贩运,在三百六十行之中总也算个行当,但岸上的居民却对他们备加歧视,看见他们的乌篷小船,就立即联想到“乞丐”、“小偷”、“流氓”、“海盗”这些侮辱性的字眼儿。如果迟孟桓一家至今仍操此业,远离岸上的人群,躲进小船在海上游荡,倒也罢了,但既已成为港岛富豪,无论如何再也不愿意与水上“吉卜赛人”认同,那卑微的出身便成为耻辱,好似一块洗不去、挖不掉的胎记。在太平山街老宅的祖堂里供奉着的迟家祖先遗像,其实都是迟天任凭着口述的相貌特征请人画的,他的父母生前根本不可能留下什么照片。他给了画像的人优厚的酬金,把他的先考、先妣画上顶戴朝服、凤冠霞帔,造成官宦世家的假象,给自己壮壮门面,唬唬那些不知底细的人罢了。
迟孟桓对此很不甘心。十年前,他搬出了太平山街的老宅,住进了云成街的一座花园洋房。那里原是一位英国商人的住宅,从事鸦片生意。当时,中国已经开始在九龙一带设立税关,征收过往货物的厘金,鸦片税高达每篓十六两白银;缉私船日夜在海上巡视,查处那些避开通商口岸利用帆船向中国走私的外商。这一“海关封锁”政策使洋商吃尽苦头,很快便周转不灵,一些洋行和外资公司接连停业、关门,频频破产。经济衰退使香港地价暴跌,破产英商廉价抛售房产、地皮,异军突起的华商乘机冲破港英政府设置的华洋界限,向维多利亚城中部蚕食,越过鸭巴甸街,挤进威灵顿街、云成街一带。迟府新宅的原主就是在那个时候卷铺盖走人的。当时只有二十出头的迟孟桓已极具商业眼光,不失时机地买下了那处房产。按说,迟氏在太平山街的老宅并非不豪华,那座唐楼飞檐斗拱;画栋雕梁,也已经住得了;但周围的环境实在糟糕,市井小民的住所肮脏、拥挤、空气污浊,《循环日报》主笔王韬曾著文形容:“华民所居者率多小如蜗舍,密若蜂房。计一椽之赁,月必费十余金,故一屋中多者常至七八家,少亦二三家,同居异囗。寻丈之地,而一家之男妇老稚,眼食盥浴,咸聚处其中,有若蚕之在茧,蠖之蛰穴,非人类所居。”倒是一点儿也不夸张。当年驻港英军司令盖乃尔·唐诺万将军则鄙夷地指责道:“华人在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表现,都不适宜与欧人为邻。”那样一种屈辱,实在令人难以忍受,使迟孟桓决计搬出太平山区,挤进“高尚住宅区”,与洋人为邻,这在当时只有极少数华人富商可以做到。迁居云成街是他的一大举措,这里已经逼近半山洋人别墅区,从楼上的窗户就可以看到总督府,连呼吸都觉得舒畅了。
云咸街的迟氏“新居”其实也是老宅——洋人的老宅,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香港开埠之初,看上去很旧了。迟孟桓搬来的时候,并未加以任何装修和改造,不但房子的外观丝毫未动,壁炉、老式烟囱等等都统统保留,连原有的家具陈设以及挂在客厅里的那些油画都一概作价买了下来,原封不动。暴发户最怕人家说他根抵浅,迟孟桓要的就是这个“老”、这个“旧”,这才显得世泽绵长,底气十足。原房主正急于用钱,乐得把这些带不走的破烂甩卖给他。但有一幅祖上的画像,肩披金红缓带,胸挂大十字勋章,那代表了家族的荣誉,自然不肯相让,执意要带走。迟孟桓没法儿,只好请一位西洋画师照原样复制了一幅,配上锈迹斑斑的旧框,仍然挂在原处。就为了这点儿事,房子的交接推迟了半个月。原房主和受雇复制的画师都颇为不解:这是人家的祖宗,你挂在这儿顶礼膜拜,算哪门子的孝子贤孙?迟孟桓也不解释。管他是谁的祖宗?就凭那画像上的碧眼红发、缓带勋章,就可以作镇宅之宝,以后有人来访,只要看见这幅画像,毫无疑问就认为是迟家的先人,起码也得沾亲带故,他老人家的作用就起到了。
十年过去了,迟府的花园洋房虽然几经维修,但原貌仍然不改,那幅赝品祖宗像也仍然挂在客厅里。然而迟孟恒渐渐觉得,这一徒有虚表的装饰品帮不了他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