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做最好的家长培训心得 > 第7部分(第2页)

第7部分(第2页)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如果从理论阐述“教育”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洋洋洒洒地说出一大堆毋庸置疑的道理;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成为一个现在就感到快乐的人。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快乐”显然主要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也不仅仅是成才以后将来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少年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

我也是这样看待我女儿的成长的。我一直坚守这样的信念,无论应试竞争如何严酷,我一定要让女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而且我的确是这样做的,一直到女儿高中毕业。

关键是家长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越来越浓烈的应试硝烟,许多家长沉不住气。特别是看到亲戚、邻居或同事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自己的孩子好,或者上名牌大学,心里就很不平衡,于是反过来给自己的孩子加码,在学习成绩上逼孩子。于是,孩子和家长越来越对立,而且孩子也更加厌学。

一切都源于“攀比”,不光与邻居或同事的孩子比,还与书上的神童孩子比,越比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这样一来,家长丧气,孩子也灰心。

为什么不换一种比法呢?这就是发现自己孩子所独一无二的优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家长都要欣赏自己的孩子,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教育者:“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任何一个家长也应该成为这样的发现者(“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和帮助者(“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说到“攀比”,我不得不提到有些家长对“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崇拜。十年前,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关注。应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刘亦婷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她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无疑是成功的,许多经验也值得其他家长借鉴。但问题是,许多家长以天赋很高的刘亦婷来打量比照自己的孩子便感到了失望,进而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刘亦婷”。当时,我班上一些学生家长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为此,我专门写过一篇短文《假如我是刘亦婷的老师》评论这种现象——

假如我是刘亦婷的老师,我在为她而欣慰的同时,又会为班上更多的学生而忧虑。因为在媒体如此可劲儿的炒作中,那些只能在国内读大学甚至连大学也考不上的学生,面对刘亦婷这个“身边的榜样”,自卑感定会油然而生,我怎么去抚慰这些同样需要鼓励的年轻的心灵?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便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这个世界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我曾多次告诉我的每一个学生:“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里最好的那一个!”但是,面对媒体中如此灼热耀眼的刘亦婷,我担心许多普通的学生会感到炫目因而失去了自我。

假如我是刘亦婷的老师,我会为一些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认识误区感到忧虑。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恰恰是个性教育。这里的“个性”也包括针对不同的孩子所采取的独特教育方法。刘亦婷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当然离不开其有效的家庭教育,但还离不开家庭教育以外的一些因素。其中,尤其不应被忽视的是她本人的出众的天资——作为唯物主义的科学教育观,这一点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应该说,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并不具备刘亦婷那样的天资,但我们相当多的家长却把培养天才的教育方法当成普遍适用的家庭教育良方。我相信,因为有了刘亦婷,在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中学生、小学生乃至幼儿园小朋友的饭桌上,爸爸妈妈又多了许多唠叨:“比比人家刘亦婷,再瞧瞧你……”我们的教育就这样在造就出个别“天才”的同时又培养出了许多自暴自弃的“笨蛋”。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宇宙,从这个意义说,人与人是不可比的;但如此强大的舆论,使人们不得不比。于是,对多数家长来说,越“比”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进而失望;对多数孩子来说,越“比”越觉得自己“太笨”进而自卑!——我想,这一定不是刘亦婷的众多炒作者们的初衷吧?

当许多家长纷纷用刘亦婷作为标杆去苛求孩子的时候,我还算清醒,一直保持着对女儿的欣赏。我从不以刘亦婷为尺度去衡量女儿,相反,我总不放过女儿的点滴闪光点,同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表扬的机会对女儿说:“你是最优秀的!”

把周末的欢乐还给孩子

星期天,许多家长都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往这个班那个班,我并不反对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才艺,但我觉得这应该建立在孩子自己的兴趣之上,而且不能加重孩子的负担。晴雁从小爱跳舞,刚到成都,她就要求我给她报舞蹈班,当时我考虑到女儿本来比较腼腆,学会舞蹈可以有机会上台表演,这对改善她的性格有好处,于是她每周都要去少年宫学习跳舞。后来她看到班上其他小朋友绘画,便回来要求我带她去学画画,于是她又学了一段时间国画。这些学习,都是很随意的,我们没有让她成名成家的期待,她也没有什么负担,想学就学,想不学就不学。尽管她后来并没有学成无论舞还是画,我们却不觉得有什么失落。因为晴雁快乐了呀!何况通过这些学习,她的确潜移默化地增加了一些艺术修养,而且多了些抛头露面的机会——比如多次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舞蹈表演,大大地改善了她的性格。

还有对周末的学科辅导班的态度,我也和一些家长不同。一天,女儿放学后对我说:“爸爸,老师说周末学校有巴校(即“巴金写作学校”)和奥数班,问我们要不要报名参加。”

我问:“你想不想读呢?”

晴雁说:“我不知道。”

我说:“那爸爸给你参谋参谋吧!巴校就别去了。你读巴校,不如读‘爸校’!呵呵,爸爸就可以教你写作文了。奥数班嘛,我想想再说。”

为什么对是否让晴雁参加奥数班我没有当即表态呢?是因为女儿的数学一直不太好,我对数学教学有时外行,心里还是有点想让女儿通过奥数班提高的意思。过了几天,女儿又回来说老师希望她参加,我便同意了。于是,每周星期六上午,女儿便去奥数班上课。第一天回来便说听不懂,我还鼓励她:“不要紧,刚开始可能比较难,坚持下去,你会听懂的。”结果一学期下来,她的考试成绩仅60多分。我问她还想不想学,她说不想了。于是我说:“好,咱不读奥数班了!”

女儿仅仅读了一学期的奥数班便中途而废了。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太迁就孩子。可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重要的了!如果我女儿本身有数学天赋,且学有余力,那么让她去上奥数班则完全是可以的,问题是她并非数学天才,企图通过上奥数班来提高她的数学成绩是不可能的,相反只能增加她学习数学的失败感。虽然平时在学校她的数学不是太好(属于中等),但在奥数班,她绝对属于“后进生”,如果我不当机立断让她退出,她可能连正常的数学学习都没有兴趣了。

有针对性地对少数数学尖子进行奥数训练,我是没有意见的,因材施教嘛!但对要求人人“自愿”参加的“奥数班”我则深恶痛绝。小学阶段,本来有正常的数学课,但还要利用周末开设奥数班,据说是为了中学做准备;到了初中,奥数训练几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都不能少”了;到了高中,奥数训练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重视”程度,几乎成了统考——每一次初试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为了训练极少数可能参加国家或国际奥数比赛的数学天才,让所有学生都陪练,我很怀疑有关组织者的用意未必是奥数本身,奥数之意不在“奥”,在乎“奥数经济”也!

其他家长愿意参与其中,我管不着,但我和我女儿不愿玩这“游戏”!

我女儿退出奥数班后,以一个平常而正常的态度认真学习每一天的数学知识,虽然成绩一直不拔尖,但她对数学至少不反感。

不管是否读“奥数班”我尊重女儿的兴趣,在其他才艺学习方面我也绝对尊重女儿。她看到学校旁边的少年宫有舞蹈班,常常看到穿着舞蹈鞋的小姑娘们从里面优雅地走出来,便对我说想学舞蹈。好,学就学吧!后来,她看到少年宫里面还有国画班和书法班,也想学,好,学就学吧!虽然在我看来她很累,可她愿意呀!这种学习很轻松,因为没有什么“考级”之类的功利心,随心所欲,自得其乐。

过去人们爱说:“技不压身。”这话在今天未必是真理,因为现在家长压在孩子身上的“技”实在太多太多,孩子已经不堪其累不堪其苦。孩子多才多艺当然很好,对于未来社会而言,孩子多一项特长,便多了一份生存的能力。问题是,无论学什么,都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如果是,当然无可厚非;如果否,那便是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不足取的。第二,是否以剥夺孩子的休闲快乐为代价?如果孩子因此而失去了周末失去了假日失去了田野上的奔跑失去了蓝天上的风筝,那么,孩子在“得到”的同时已经“失去”——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欢乐!于是,在儿童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在少年心灵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于是,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没有了梦想;他们的目光一天天呆滞,他们的心灵一天天沉重!

——面对此情此景,家长于心何忍!

熏陶孩子的书卷气

在小学阶段,孩子最重要的习惯是读书的习惯。我认为,孩子的艺体特长可以少一些,但有一个习惯绝对不能少,那便是读书的习惯。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可能不少人会说,“因为需要考试”或“学以致用”,这些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人”!如果就生物学本身的角度而言,人和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