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不了了之以后,做叔父的再也没厚着脸皮多管过闲事,因为他知道了两点:
一、说了哥哥也不会信的。
二、自己确不是阿瞒那小子的对手。
啄败的鹌鹑斗败的鸡,真服你了!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7)
七、从“愤青”到东汉干部
就这么一个歪瓜裂枣偏有人当成宝贝,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是谁:也就是俺前文说过的当世高人桥玄。
高人就是高人,看问题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不一样的。
人家从棋盘摆开心里就有数了,你这个小边卒刚拱了第一步,桥玄心说:“九十九步以后,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边兵威踞九宫中央,灭老帅者必此卒也!”
我们读了魏太祖童年二、三事以后,领教的是阿瞒的顽劣狡诈,人家高人桥玄不这么看,人家会透过表象看本质。
从巧偷新娘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狠”字,紧要关头不惜舍友救己,曰“狠”。
从勇闯张府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勇”字,关键时刻豁得上泼皮命,曰“勇”。
从离间叔父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智”字,诈病装疯做得天衣无缝,曰“智”。
从首注兵书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才”字,注释兵书的确见解独到,曰“才”。
看见了吗?这样一个狠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人,将来能不成气候么?
成为一个拥有众多“粉丝”的“星星”不那么容易,光靠敢脱达不到目的。首先要相貌姣好、体态性感,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在风流、气质文雅,你具备了这些,还不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包装,要有媒介帮你包装,要有一个平台让你表演,要有一批机构替你吹嘘,最后还有更更重要的关键,那就是运气。想想看,难不难?
阿瞒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包装公司。
桥玄既然打定主意把妻女相托,也就索性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天,先帮阿瞒解决舆论传播难事。
为什么是难事呢?那时候和现在不同,上级指示一吐口,千家万户当夜知。东汉末年唯一的传播媒介就是人的两片嘴皮子,所有的新闻政要,闲情韵事都靠口口相传,朝廷的公告那是给当官的看的,当官的告示也要雇个识字的人给念出来,老百姓有几个识字的?
大柱子听人念了,回去再学给二狗子,二狗子再吹给三秃子,大概如此吧。
不过也要看谁说,就像大家都相信伟人教导一样,汉灵帝时代也有那么一个名人,虽然没有领袖职务,却也非同小可,别说是普通山野村民,就是朝堂官府、士子公卿,也都把他发布的消息作为新闻联播,不过那时候的朝廷傻得多,一直没取缔这个民间新闻中心,也算万幸。
这个新闻中心的主持人就是俺前面提到的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名士许劭许子将。
他这个新闻中心——好像称做人物论坛更合适些,这个论坛还真有名号,叫“月旦评”,又叫“汝南月旦评”。他因爱在每个月的初一,对当时人物品头论足,所以他的“粉丝团”就给他的论坛送了这么个字号。
关键在于这许劭评论当代人物的权威性在那时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有幸从他口里吐出的名字,无论结论如何,这人便立时身价倍增,俺实在想像不出这许劭用的是啥邪术包装的自己?确实比高家庄还高!真令后辈五体投地,叹悦诚服。
太尉桥玄一简荐书把阿瞒送到了高人许劭面前,许劭是何等人物,本来不屑理睬这位宦官的干孙子,可怎奈推荐人的分量太重,这面子是万万要给的。
再说许劭素来消息灵通,要不然有啥资本评论张三李四?对阿瞒的伟行劣迹他了解的绝对不是一二的问题,所以才有了令阿瞒大笑的那句名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阿瞒也因此声名远播,桥太尉的“包装”策划大获成功。
一锤敲定千古音,
数语挑得半生雄。
可怜阿瞒当世醉,
后人恶骂源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