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嬗变怎么用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皆兵,大力备战,致使全国上下为时刻准备迎击“来犯之敌”而惶惶不可终日。

特别是,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和苏共、*断绝关系后,更加不自量力,俨然以“国际共运旗手”、“世界人民的指路明灯”和“世界革命中心”自居,大张旗鼓批判南共、苏共、*、欧洲共产主义等“形形色色修正主义”,大力推行“反帝、反修、反对一切反动派”和积极输出革命的“全面出击”、“打倒一切”的政策。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错误认识和政策,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违背了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更使自己陷入极其被动的国际环境之中。后果是极其严重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周边环境急剧恶化,群众不满情绪爆发。面对危机局势,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党的领导人惊慌失措,多数中高级干部对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带头放弃共产党的主张,举起社会党的旗帜。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德国有形与无形——柏林墙倒塌的前后(22)

徐:阿尔巴尼亚党长期推行极左路线,对内搞“割资本主义尾巴”、“穷过渡”,经济状况不断恶化,这对阿尔巴尼亚党执政造成了什么影响?

范: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执政47年,始终实行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未进行过经济改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先后有苏东集团和中国的大量援助,阿尔巴尼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国家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70年代中期以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同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分道扬镳,并把自己贴上“世界上唯一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标签。

为显示其社会主义优越性,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经济领域推行极左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70年代中期以后,在实行闭关锁国、自给自足、关起门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完全自力更生”的这一政策的指导下,除国际贸易外,阿尔巴尼亚拒绝与“帝、修、反”国家进行一切经济合作,在宪法上明确规定,禁止出让租界,禁止“帝、修、反”国家在阿尔巴尼亚建立公司、合资公司及其他经济、金融机构,禁止接受外国贷款,致使阿尔巴尼亚经济与全球经济严重脱节,大大落后于时代发展,出现资金短缺、物资匮乏、科技落后、设备陈旧、生产率低下等经济困难,并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在农村搞穷过渡。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不顾本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情况,对阿尔巴尼亚社会发展阶段作出超前的主观主义估量。从1971年开始,把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制改成全民所有制,初级社转高级社,高级社转国营农场。国家直接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投资,对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实行有保证的工资制。这种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政策给国家财政造成不堪忍受的重负。与此同时,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否定、排斥农民自留经济的作用,限制自留经济数量,砍掉农村的集市贸易,严重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经济造成很大破坏。

70年代中期以后,阿尔巴尼亚国民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放慢乃至停滞、倒退,国民收入连年下降,外贸额下滑,赤字增加,食品和日用品供应日益紧张,不少商品凭票供应,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生活水平每况愈下,与周边国家和欧洲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群众不满情绪日益增长,蓄势待发。1990年7月,在首都地拉那,大批青年群众,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规模闯入外国大使馆,要求避难和移民。与此同时,在海滨城市都拉斯和发罗拉以及边界地区,也接连发生了大规模群众性的外逃事件,全国各地爆发*、绝食、冲击党政机关等群众性抗议活动。在社会骚乱迭起,政局动荡不安的形势中,反对党乘机成立、举事,对执政当局步步紧逼,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则节节败退,最终由于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兵败如山倒。

徐:霍查逝世后,阿利雅作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他执政情况如何?

范:霍查逝世后,阿利雅作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他谨小慎微,墨守成规:既未*过去的冤假错案,也未纠正党的“左”倾路线,更未提出一条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阿尔巴尼亚实际相结合的、真正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思想政治路线和一整套正确的方针政策。当东欧剧变的风潮冲击到阿尔巴尼亚时,大批在历次“路线斗争”中受*人员和“*”结成团体,与*相呼应,向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讨还冤债,并得到群众的同情。与此同时,阿尔巴尼亚党的领导层也分裂成“改革派”和“保守派”,双方展开激烈的斗争。尽管高层领导中的“改革派”处于有利地位,把一大批“保守派”开除出党,扫清障碍,以推进改革,但此时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已经元气大伤,失去战斗力。而所谓的“改革派”,实际上是一批随机应变的机会主义者,既无深思熟虑的改革思想和理论准备,也无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他们不得不在西方*势力和国内反对派的强大压力下,且战且退,直至照搬东欧其他国家社会*派的纲领,彻底放弃共产党的追求,从左倾教条主义转变为右倾机会主义。。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德国有形与无形——柏林墙倒塌的前后(23)

徐: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还是没有摆脱被和平演变的命运。西方势力在促使阿尔巴尼亚党丧失执政地位方面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范: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保守僵化,闭关锁国,同样未能抵挡住西方和平演变攻势的冲击。阿尔巴尼亚长期自诩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人始终以极左思想对待外部世界,将苏东国家对传统体制的修补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概斥为“复辟倒退”。他们混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闭关锁国、自我孤立的区别,认为只有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才能保持独立与主权。因此,他们进出口要绝对平衡,不允许有外贸赤字,不允许有任何外债,不允许有任何合资经营。他们严格控制老百姓与外国人的来往,甚至对外国入境人员的发型、衣着都有严格规定。然而,西方的和平演变攻势仍然无孔不入,仅隔海相望的意大利通过广播电视反复宣扬的“自由和富足”的西方生活方式,就引得不少阿尔巴尼亚人的矛盾被激发出来。社会上一方面出现大规模的示威,另一方面出现大规模的外逃,海上偷渡或闯入外国驻阿使馆要求避难。东欧大多数国家剧变发生后,西方国家便将阿尔巴尼亚视作“斯大林主义在欧洲的最后一座堡垒”。他们借机加紧对阿的和平演变,中断了与阿尔巴尼亚本就不多的一切往来,大加施压,使阿尔巴尼亚处于极度孤立之中。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内外交困,最终走上了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一样丧权垮台的不归路。

徐:*总书记在论述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思想时,曾深刻指出:“世界上一些曾经长期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特别是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先后丧失执政地位,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丧失了先进性。”您认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之所丧失先进性,进而导致丧失执政地位,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党的建设方面有什么教训?作为*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中应当得到什么启示?

范: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其前身为1941年建立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1948年更名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成长和执政过程中,有两点不同于其所在地区的东欧多数国家原共产党、工人党:第一,主要不是靠外部因素,而是自己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德法西斯先后占领本国的情况下,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战胜法西斯,建立人民共和国。党在人民群众中有过深厚的基础。第二,阿尔巴尼亚党从不搞“右倾机会主义”,而总是以“左”的一套路线、方针建设社会主义,并以此参加国际共运活动和奉行外交政策。但阿尔巴尼亚党一贯保守僵化,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把理论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不再具有先进性,从而失去群众,丢掉政权。其原因似可简言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是政治路线上长期奉行“左”倾教条主义,“左”得出奇的指导思想,长期频繁地自我“折腾”,导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内外交困,四面楚歌,最终彻底失败。

二是阿尔巴尼亚党的组织原则遭到破坏,宗派主义愈演愈烈,“内耗”严重。个别主要领导人掌握和滥用“生、杀、予、夺”大权,顺者昌、逆者亡。不断清洗“反党集团”,扣以叛徒、特务、间谍“罪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造成大量冤假错案,致使党在关键时刻分崩离析。

三是霍查“自毁长城”,斩将乱军,分期分批地处决了几乎所有的阿尔巴尼亚国防部和总参、总政的高级军官,挖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为反对党轻易地乱中夺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是经济上长期搞穷过渡,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改善的信心;一向靠外援的比重太大,得来容易,一旦失去,便穷根再现,捉襟见肘,无法向群众交代。

五是在国际上得罪人太多,甚至连“中阿友好”这个对阿尔巴尼亚国计民生“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大因素也不要了,最终落得个在面临“灭顶之灾”时“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悲惨下场。

总之,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失败的教训最主要的,还是极左指导思想作怪。这是根源所在,其教训是深刻的。

徐:感谢您接受采访,并作出如此精彩且深入的分析。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