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 第108部分(第1页)

第108部分(第1页)

韵率且恍┘扔行в挚尚械慕ㄒ椤?br>

在提拔工头之前,应该先让他们积累一些非生产性的,或者至少是本职工作以外的经验。这样既能防止工头的过度专业化,又能为正确的提升储备更多的候选人。例如,我们可以让管理流水线的工头到机修车间、事务部门或后勤部门工作一段时间。坦白地说,短期内这可能会带来昂贵的支出,因为我们无法指望一名优秀的流水线工头也能为会计部门做出卓越的贡献。但是,我们仍然相信,当工头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后,随着他们工作效率和理解能力的提高,随着管理层对工头了解和理解的加深,无论短期成本的多寡,我们都能得到高出数倍的回报。

类似地,也有人建议出台明确的政策,在较高的职位上——如车间主任助理——锻炼工头。这样不仅有助于管理者判断他们基层管理者的真实能力,更重要的是,工头也可以借此了解自己是否能够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给工头一个了解较高职位的机会,既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更好更满意的决策,又能排解落选者的不满情绪。

多次有人建议,应该对适应更高级别职位的工头提供集中培训——可以采用高级工头课程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升职“再培训”的形式。这将有助于消除现有体制的一大弊端:很多工头因为没有接受过培训,升职后表现不佳,不得不退回原来的岗位,这令他们颜面扫地,心生不满。

没有人会把这些建议当做灵丹妙药,但是,他们表明对于工业社会的中产阶级机会均等问题,这是一个组织和技术的问题,因为机会本身确实是存在的。他们还表明,尽管现有的解决方法还远远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但是这一问题并非不可克服。

工头的工作

作为工业社会的中产阶级,工头面临的地位和职责问题远比机会均等的问题严重得多。事实上,连工业体系中究竟有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都很值得怀疑。过去50年中——尤其是近15年——工头的社会地位、职责和自我实现的机会都在迅速消失。他们已经成为,或至少正在渐渐成为被美国工业社会“遗忘”的群体。

有讽刺意味的是,对工头地位和职责的最大威胁恐怕正来自他们的机会的增长。70年前,工头受企业主或最高管理者的直接领导。在没有资本积累的情况下,这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随着工厂工头和公司总裁之间的管理级别逐渐增多,工头获得了他们现在所拥有的升职机会。但是,没有这些管理级别的时候,工头能够拥有与如今分部经理相当的独立地位和重要职责。 。 想看书来

第3章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公司(16)

70年前,工头即使够不上半独立的承包商,至少也能参与管理决策与政策制定,对工人的领导地位也无可争议。今天,工头的上面多出了一大堆管理人员,他们接管了工头的大部分职责和权力。管理决策在离工头遥远的一个层级上制定,管理层要下大力气才能让工头与这些管理决策相联系,工头实际上不可能参与决策。生产方法主要成了专业技术的培训问题,不再依靠工头需要一生来积累的经验。于是,工艺流程工程师、时间—动作分析专家和训练有素的专业生产人士几乎全权掌握了有关生产方法的事宜。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单位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不得不制定劳资政策,约束工头的行为。这意味着工头丧失了聘用和解雇工人的自主权;训练有素的人事经理会借助能力测试和时间—动作研究,安排他手下人的工作;就连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这样的传统工作也不再有工头插手的余地。大型企业的发展渐渐剥夺了工头的全部管理职责,使他们退化为监督工人执行命令的小组长。

工会成立后,合同的客观效力取代了工头的个*威,结果工头连监督工人执行命令的职责也被大打折扣。此外,工会的成立使劳资问题倾向于在全厂范围内解决。无论由谁——劳方或资方——挑起劳资政策的问题,最终都必须由高出工头数级的管理者来解决。大多数工会总是跳过工头,直接向工厂经理传达他们对劳资政策和待遇的不满几乎所有的其他问题,并要求建立一个集中机构负责人员招聘与解雇;管理者通常认为这是故意违反工厂纪律,挑衅工厂的管理权威。总之工会领导再有诚意与资方合作,他们也不会去找工头,因为站在工会的立场来看,与一个没有决策权,无法代表公司做出明确承诺的人谈判,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工头的一边是强大的工会,另一边是强大的资方,如果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很正常地他们会选择逃避。

近来,工头联盟的组建清楚地表明工头认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可以肯定的是,战时特殊、短暂的混乱局面和长期的失调状态都是导致组建工头联盟的原因。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群体能够在不丧失中产阶级特征的情况下组成联盟。新闻协会没有使记者成为“无产者”,美国教师工会也没有削弱学校教师的中产阶级意识。总之,面对类似情况和被同样问题困扰的中产阶级群体组成专业性协会总是件好事。然而,它们都没有切中要害,组建工头联盟只是一个征兆。工头的前途发生了一个非常普遍的变化,组建工头联盟只是一个表现形式,而非引起变化的原因。工头前途的变化本身来自工头基本状况的改变:他们越来越像长期服役的军士,而非少尉。

这一点在对“主管”和“管理者”两词的使用上表现得尤为清楚。在本书中,到此为止,笔者在提到这两个概念时,都包含了工头。确切地说,这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级官员和一些分部经理的用法。但是,他们的一些同事反对这种用法。后者认为工头不属于管理层,不以分权为基础进行组织,也无权参与管理的决策。

选择术语的分歧最终表现为工头在公司中的实际地位的分歧。通用汽车公司有意识地把工头与其手下的计时工人区别开来。工头按月支取薪水,其水平必须高于他们手下收入最高的五名工人平均水平的13。公司裁员时,工头享受高于计时工人的待遇。工头的带薪假期、退休金和遣散费,参照低级主管的标准发放。另外,有几个分部还为工头设立了专门的食堂,允许他们不打考勤卡等方式,以显示工头与工人的区别。 。。

第3章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公司(17)

除了这些明文规定以外,通用汽车公司并未对工头的职位做出统一的规定。一些分部试着把工头真正纳入管理层。在一些小型的汽车或零件制造分部,工头们不仅从感觉上意味自己已经成为管理层的一员,而且实际上正作为管理层的一员积极参与管理决策、生产计划和劳资政策的制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是,在另一些分部,包括一些规模很大的分部,工头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小组长。在其中一个分部中,甚至连小组长都算不上。该分部设立了一个特殊的管理部门,负责人员招聘与解雇,也安排每一个工人的工作岗位和内容。该部门会通过时间—动作研究、能力测试和与工人的交流,制定出最完美的工作流程。但是,它几乎从不询问工头的意见。工头要做的只是确保工人遵守由他们自己和该部门共同决定的生产流程。工头可以要求修改生产流程,但是他们无权做出任何变动;工头唯一能做的就是请求该部门调走与自己合不来的工人。

尽管通用汽车公司内部存在着观念和实践上的分歧,但它的经验仍然清楚地揭示了两点结论。第一,工头本身并不愿意放弃中产阶级的地位,并将支持管理层为保留这一地位所作的努力。比如反映在现实中,在通用汽车内部组建工头联盟就没有受到什么压力。虽然底特律地区是工头组建联盟的中心地,虽然通用汽车公司在战争期间进行了剧烈的扩张,而战时混乱恰恰是工头组织联盟的重要诱因。甚至有些工头联盟自己的成员也“非正式地”告诉我,通用汽车公司的工头相信他们的最高领导层的确想赋予他们真正的权力、地位和职责。

第二,在采取大规模生产的现代工业社会中,工头能够保留多少中产阶级的地位取决于分权体制的进行程度。只要分权体制的触角——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工头阶层,他们就算是低级主管;反之,如果分权体制没有把工头纳入管理层,那么他们最多不过是小组长。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工头在采取大规模生产的现代工业社会中是否属于中产阶级的问题了。资方在同工头联盟作斗争时,总是强调工头是管理层的一分子,并具有资方所声称的地位和职责,那并不正确。工头联盟则断言,在采取大规模生产的现代工业社会中,工头不属于管理层,那同样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在采取大规模生产的现代工业社会中,工头的地位处于一种临界状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奋斗,他们能够成为管理层的一分子,但是,他们的中产阶级地位从来都不稳固。由于现代技术和劳资关系的原因,分权体制不可能完全渗透到工头阶层。

总之,美国的工业社会必须为工头制定系统的培训政策,并且要求所有公司允许工头加入管理委员会。无论是从社会,还是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这些尝试都是值得的。工头作为工业社会中一个自觉的中产阶级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有力支持,管理将难以在工厂中维持,自由企业制度将不再受到广泛的拥护。然而,尽管我们已经尽了目前看来最大的努力巩固工头的地位、职责和权力,工业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依然摇摆不定。他们处在工人和管理层之间,兼具两者的特性。如果工人阶级走向无产化,那么工头也必定会向同一方向发展。

第3章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公司(18)

如果我们的工业社会因为阶级斗争而陷入内部冲突,那么处于两大阵营之间的工头将必然丧失其作为中产阶级而一贯享有的独立和尊严。光靠管理层的努力,永远也无法解决工头的问题。工头的地位不仅取决于下级工人的地位,同样也取决于他们与上级管理层的关系。如果工人也进入美国的中产阶级行列——换句话说,工人如果在工业社会中也能享有地位和职责——工头的中产阶级地位将牢不可破;反之,他们的地位将非常不稳定。在最后的分析中,解决工头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工人问题的解决。

3工人

通过分析工头的机会和中产阶级地位,我们明白了作为工业社会基本原则的分权体制只能运用于真正拥有管理职责——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阶层。我们不可能以分权体制为基石,把工人融入工业社会,因为产业工人的定义指的就是工人是接受管理,而非实施管理的群体。

工人的公民意识问题在美国的汽车业中表现得最彻底、最严峻,也最难解决。在全球范围内,汽车业代表了现代工业。汽车业在20世纪的地位如同兰开夏的棉纺厂在19世纪早期的地位:工业中的工业。所有工业的表现可能都依照它进行判断。任何一种方法,只要能唤醒汽车工人的公民意识,就能在整个工业社会中得到推广。在其他行业行之有效的方法,除非可以解决汽车业的问题,否则就没有更多的意义。底特律是工业社会的化身;无论好坏,底特律怎样,工业就会随之发生怎样的变化。

汽车业的劳资关系也是最糟糕的——劳资双方互相怨恨——除了采煤业和橡胶业等传统几个污染的资源型行业尚能与之匹敌外,其他行业不能与之相比。这种敌对状态有违美国社会最根本的信仰和承诺,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无法为工人提供均等的机会,无法赋予他们社会地位与职责。

汽车业的劳资双方互相敌视,互不信任,互为敌对,导致工人在汽车行业中如此地位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影响最大的当推1937年的静坐*,它比任何其他事情都妨碍了劳资双方能够本着理解、同情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在1937年的影响下,太多的管理者宁愿相信工人属于比人类低级的种类,工人领袖非奸即盗,也不愿意直面这一危险而棘手的问题。在1937年的影响下,太多的工人拒绝相信所有的老板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静坐*掀起了攻击、诽谤的高潮,经过那样的岁月,双方再理智的人也难免失之偏颇。

汽车业集中分布在密歇根州东南部几乎与世隔绝的几个小镇,这也是引起劳资冲突的另一个原因。管理者主要由中西部小镇的“*”组成;工人们大都是来自东欧和南欧第一代、第二代移民,来自西弗吉尼亚和田纳西山区的新移民或是黑人:两者间有着潜在的矛盾。因此,管理者,尤其是级别较低的那些人常常有一种优越感,至少也把工人视为外来者。

正是因为工业社会没有能为工人提供均等的机会,没有能赋予他们地位与职责,没有能让他们融入社会,所以这些因素才会如此令人困扰。20世纪30年代的劳动纠纷留下的记忆,劳资双方的相互碰撞,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引爆的火星;真正的炸药埋藏在汽车业内部,作为大规模生产方式最年轻、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它以最明显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工业社会尚未解决的基本问题。在印刷、钢铁制造等其他领域中,小作坊的悠久传统和古老手艺的丰富内涵模糊了这一问题的本质。在汽车业,问题就相当明朗。底特律和这一汽车王国的其他较小的卫星城市构成了一个工业中心,工业社会的重要问题在这里一览无余。从某一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汽车业的实际情况与它所表现出来的相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健康的,至少它的伤口清晰可见。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该行业的问题恰恰是最棘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3章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公司(19)

劳资双方关于工人机会的看法都清楚地反映了工人缺少平等升职机会的程度。工厂经理越来越习惯于向外寻求工头及其他低级主管的人选,对本厂职工却视若无睹。很多采取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在挑选工头和低级主管时,更看重工程院、大学的文凭,或是在办公室、会计或销售部门的工作经验。这在流水线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流水线上的工头即使曾经做过工人,也很少是在流水线上工作的。

工人们对自身机会的评价是:他们要求用资历取代业绩,作为升职的标准。更加发人深省的是,工人们普遍认为,若要在大规模生产的现代社会中升职,就必须去工会工作,在工厂中上班根本不可能获得机会。最后,总体上,大规模生产的工人都不愿让他们的孩子步他们的后尘。他们相信提高自身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最佳途径就是避免在工厂工作,上大学接受教育——这与过去的工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总是为他们代代相传的传统工艺而深感自豪。

尽管如此,计时工人的机会仍然远胜于他们的社会地位与职责。采取大规模生产的现代工厂需要大量主管,即使它们的人才供应越来越多地来自外部,最终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工人得到提升。但是,职位低于主管的人就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满足,其工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很模糊。对绝大多数汽车工人来说,工作的意义仅仅在于工资,而与工作本身或产品毫无关联。工作成了一桩不自然的、难以认同和无聊的事情,它让人感受不到自己的尊严和重要性,工人们只是为了获取报酬而勉强为之。难怪他们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