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游历中有意或顺便写了许多人物,他们现在大多仍在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藏北打发着不轻松的日子。两年来我时常见到他们。我从心底感谢他们对于我在藏北生活与工作的照应和帮助。如果有可能,我想让全世界都知道这样一群藏北人:次仁玉珠、洛桑丹珍、杰巴、明加、加央……
人类曾经有过的哲学试图论证灵魂不朽,人类的全部神话固执于对死的否定。灵魂与物质的实在观念和现实世界无关,无论人类社会已进入怎样高级的阶段,人类的灵魂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人类有可能起源于此,人的灵魂应该以此为故乡,古往今来地与永恒不灭的大自然和谐共存。
透过藏北高原的空寂迷茫,怀着寻求灵魂故乡的心,终能从中领略它的壮美辉煌。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四日拉萨
《灵魂像风》后记
马丽华
完成这本书的初稿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而为这本书所做的准备工作却长达三年。本书大部分内容是在拍摄《西藏文化系列》过程中采访所得,所以本片和本书就如同孪生的姐妹;或更像藏传佛教和本土信仰中某些神佛的化身,面目各异而本质相同。操作上的区别是,前者为集体创作,后者是个体所为。
然而这本书分明又体现着众多人的关怀和参与。因之面对这些书稿此刻我急切想要表达的是涌自心底的感激之情。
感谢书中所涉及的从拉萨到山南各地、县、乡村的政府干部、学者专家、活佛僧人和普通百姓,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成全了我们的工作,人数和事迹之多无法在书中一一表现;摄制组的同事们与我甘苦相伴地走完艰苦的全程,由于本书侧重点的缘故,省略了这一过程。不能不提到的是,由于自治区领导机关在决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才有了拍摄此举;由于编导、摄像王怀信、孙亮的关键性介入,由于我的一些朋友特别的关切和协助,才使我们以影视手段反映藏文化的多年梦想成真。
感谢边多老师为我概述西藏人生;群佩老师带我切近地认识了查古村;廖东凡老师多年间以他丰富的积累给我以指点,使我常想到他差不多已是拉萨河谷的“农神”;格外感谢老友嘉措和德珍这对夫妻对我的密切帮助:嘉措陪我走过那么多地方完成了前期采点,德珍伴我完成了下乡拍摄的整个过程。后期制炸中则是新朋友旺堆次仁提供了艰深的翻译部分……不然我一个人能做什么。
感谢为我提供了电脑的郝建学先生,三年前他使我成为西藏第一位个人电脑拥有者。
作家出版社又一次支持了我,两年前他们出版了我的《西行阿里》。
周星作序,他归纳了我的努力和困惑。
虽然仅有感谢是不够的,但我还要说一句——最深和最终的感谢,是献给西藏大地的。
一九九四年三月于北京
《走过西藏》一九九七年再版后记
马丽华
一
差不多三年前,当打算把已出版的三部长篇散文结集为《走过西藏》交作家出版社时,当时任该社常务副总编的秦文玉支持了这一想法。他说,它不会成为畅销书,但它会是常销书。
那时他是怕我心存奢望。我何尝不知,这类题材的边远,文化情景的隔膜,按以往的经验它很难进入大众社会。再者多年间的写作全无功利目的,既不为稻粱谋,也不想取悦谁,全凭了一片热爱,满心的喜欢和感动,出版的动机也就单纯。所以我附和说,仅仅是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小部分人会欣赏它吧。
所以我对当下它居然侧身于畅销书之列这一事实心情复杂,对于读者遍及各阶层各年龄段尤感意外。由此多少修正了对所谓畅销书的看法,对读者接受能力的估价。这一始料未及的功利获取,应该得之于西藏自身魅力之功,国内逐年升温的西藏热之利。但国人渴望认识我们的西藏,并由此推进了民族间文化间的了解和交流总是好的;我心目中的西藏由此广为人知并引起普遍的神往总是好的。
——痛失文玉兄两年多来,不曾为他写过片纸的哀悼文字,但心中感念常存。此刻面对这部一版再版的也是他所属于的西藏,我想他的天际之灵也一定欣悦——并由本书获得“西藏的马丽华”这一殊荣——多年来以西藏人自诩,以这一地区的客座成员自诩,而今已被认可了吗?我多么珍视来自西藏内外的肯定和勉励。由文及人,人们所说的那个以生命写作的人,那个活成了一种象征的人,那个有勇有智的人,那个被人羡慕的过着那样一种生活方式——相当一批读者来信称羡这是一种壮丽的、坚强的、浪漫的人生——的人,确切地是那位写书人吗?记得桑吉扎西告诉我,一位女孩在随着滔滔人流涌进京城最繁华的商场时突然止步,因为她突然想到此刻在遥远的西藏,还有一个人在寂寞地跋涉;新近从冰天雪地的青藏线返藏,一到家就收到了一份礼物,广东旅游者名叫潘慧慈的,特意从香港买回的一个精致的淋浴器(供下乡之用),附信说,是不是南希的那一种?……
我向以为,作品和作者是两个概念,一如儿子之于母亲。虽有血脉的潜流相通,一旦脱胎而去,也就自成一世界,就独具了形体相貌和灵魂,人们可依据自家的修养和缘分与之交往,母亲则可被省略。
这种由文及人的错爱令我不安。虽然我仍珍视来自读者的祝福和加持,作为回报,我想此后我只能更加勇敢,努力智慧。
二
几年来我第一次通读检点了这本《走过西藏》,这可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沿着多年间的足迹心迹一路浏览,不免时常愕然,发现那曾被热心追索过的事物的陌生:有些已全然忘怀。有些章节使我心虚,汗颜,一目十行地掠过它,恨不能从未写过它。在某些情感兴趣上,已知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先前的自己。不是对其地其人其事的不肯定,是对彼时一己视角和着迷过的不再肯定——多年来久等不至的来自西藏的批评,也许就是留待自我进行否定和校正的。
过失难免,从前如此,今后也是。至今我仍在过程中。且不去作否定,那会使我的藏族兄弟伤心,也使读者评者无所适从。
这是一部民间的形而上的西藏。经过有意无意的筛选、剥离、取舍、强调,大约地显现出一个精神世界,一种价值取向,一缕我当年所神往的相异文化的光辉。被忽略的,被省弃的,是我所认为暗淡无光琐屑不堪的形而下部分,我不喜欢的部分。
这只是马丽华她自己的西藏。五十余万字没能全面概括的西藏,同时无能架构一个文化体系;诗化和美意构筑的感性世界,也使它的真实性多少被打了折扣——在中国,异文化进入者的边疆作品不约而同的困难所在。勇敢叛逆如张承志,说他写内蒙新疆时也不免遵循规避原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