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众臣架不住于孝天的坚持,只得让于孝天登船,并且吩咐近卫,一定要照顾好于孝天,以免发生危险。
但是于孝天立即笑着斥骂他们道:“你们这帮家伙,难道是不信任朕设计的这条船可不可以飘在海面上,还是不信任咱们造船厂的工匠们的手艺?
朕可以保证,这条船一定会让你们瞠目结舌!而且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众臣肯定不敢说不信任于孝天的设计,现在谁不知道,他们的皇帝陛下乃是一个全才,特别是精于船只设计,现如今海军使用的很多船,基本上都是出自他的设计,使得大中海军,现如今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谁敢说于孝天不行,那么这个世界上恐怕就没有行的人了。
这条全身被漆成乳白色的飞剪船,在于孝天的指挥下,缓缓驶离了码头,然后升帆朝着港口外面驶去,随行的人员纷纷登上了其它几条船,护送着这条新船使出了港湾,进入到了宽阔的海面。
“升满帆,右舵三十度!”于孝天站在艉楼上面,亲自下达了命令。
临时水手长立即重复他的命令,舵手则按照命令,开始迅速操纵舵轮,船只转入到了顺风状态,朝着东南海面驶去,船帆在水手们熟练的操作之下,开始被升起。
这条船随即便如同被抽了一鞭子一般,船身朝前一窜,不断的开始加速,在所有人的眼前,开始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加速朝着宽阔的海面驶去。
最终这条船的速度,被提高到了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在海面上劈波斩浪,如同利箭一般的朝着远方驶去。
所有参加这次海试的人员,都目瞪口呆的望着绝尘而去的这条船只,半晌才有人大声叫道:“好船!太漂亮了!圣上万岁……”
各船上都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之声。
于孝天在海面上过足了船长的瘾之后,这才下令返航,回到了出发的码头上,站在码头上背对着这条飞剪船,面对着在码头上站着的所有人大声说道:“朕现在可以正式宣布,从今以后,大海将是我们中国人的大海,这个世纪和未来的世纪,也将会成为我们中国人的世纪!
我们来晚了,但是并不太晚,现在我们已经赶上来了!美洲将是我们的,澳洲也是我们的,非洲同样也将是我们的!这个世界将会成为我们中国人的世界!……”
于孝天的声音,在整个码头上空回荡着,而这番话,也从此之后被永远的记录在了史册之中,成为了承天皇帝对整个世界的宣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于孝天这个大中皇帝,似乎又当了甩手掌柜,绝少亲自上朝,有事也多是召集内阁大臣们商议,或者直接对内阁大臣们作出指示。
而他自己则似乎沉湎于一些奇技淫巧的事务之中,不是跑到皇家机械厂之中带着一帮工匠们鼓捣钢铁机械,就是时不时的跑到大连造船厂或者是青岛海军基地去观看海军训练。
有时候他甚至在宫中,招来一些欧洲过来的传教士,日夜的讨论一些技术问题,并且在宫中还搞了个化学实验室,亲自带着一些学生在宫里面捯饬一些气味怪异,甚至有些危险的东西。
为此还在宫中引发过一次爆炸,险一些引起大火,幸好于孝天跑得快,被烧伤了屁股,搞得满头满脸像是在煤窑里面钻出来的一般,狼狈不堪,头发胡子也被烧掉了大半,眉毛干脆被烧光了。
为此内阁大臣多次对于孝天上书劝诫,劝于孝天多理政事,不要沉溺在这些奇技淫巧的事务之中,以免荒废朝政。
但是于孝天却振振有词,说要是让朕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管,那么要你们这些内阁大臣还有其它那些官员作甚?
既然朕已经把权力交给了你们,你们就在职权范围之内给朕办事就是了,谁干得好谁干的不好,朕也不瞎,可以看得到,朕要做的事情,是你们不懂的东西,同样也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们休要唧唧歪歪的乱说。
为此一些人在坊间暗地里腹诽,说当今圣上这么下去,可是有当年大明的天启皇帝的遗风,当年天启皇帝就沉湎在捯饬木工,漆工以及各种奇技淫巧的事务之中,荒废朝政,以至于导致天下大乱,当今圣上如此下去,恐怕不会是什么好事。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兴之世
听到了这些传言之后,于孝天一笑置之,该干什么还继续干什么,为此一些大臣开始动了心思,觉得当今圣上现如今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锐意进取的圣上了,于是便开始懈怠下来,甚至于开始在下面做起了小动作,试探着干一些中饱私囊或者结党营私之事。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事情似乎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一些大臣官员,刚刚懈怠下来,或者是干出了一些小动作,马上便被都察院逮住了马脚,立即奏明于孝天,很快将其逮了起来,送交了刑部审问之后,移交了大理寺速判速决,又一次抓杀了一批贪官污吏。
这一下很多大臣意识到现在的这个圣上,表面上看似乎是不怎么过问朝政,但是实际上心里面却亮堂着呢!想要在他手下做小动作,恐怕当今圣上眼里面揉不得沙子,所以很快就把这种歪风给压制了下去。
承天六年,东征倭国之战基本上宣告结束,于孝天下旨将原来的倭国改为东海省,并且下旨招募移民,移居东海省。
这时候大中国内已经开始呈现出了初步的国泰民安的状况,各种惠民新政的推行,让老百姓们获取到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所以各种零星的骚乱,也逐渐的烟消云散。
随着前期对于河道的巨量投入修缮工程的结束,原来各地河流泛滥区重新恢复平静,大量泛滥区的农田开始得以复耕,加之配套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北方产粮区的农业生产开始进入到了平稳提升阶段。
随着连续几年的复耕面积扩大以及各种良种推广种植,使得北方虽然继续在受到小冰川气候的影响的情况下,但是粮食产量却年年都在稳步提升,而且随着各种高产作物比如良种稻子、旱稻以及选育出来的良种小麦还有红薯、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的推广种植,使得整个北方的粮食产量年年都在用一种翻跟头的速度,得到大幅的提升。
而北方农业的逐步恢复,也使得北方对于南方粮食的需求量开始大幅度的减少,这也就大大减轻了南粮北运的压力。
加之于孝天登基称帝之后,竭力推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各种措施,使得北方经济也在迅速的恢复并且大步提升,这也使得大中朝的财政收入年年都在翻着跟头的提高。
这还是于孝天始终在坚持较低税赋结构的基础上所获取的结果,采取轻赋养农,轻赋养商等措施,多年未增加税赋收取比例和额度,并且要求这样的轻赋政策,一直推行下去。
老百姓们从中获取到了大量的实惠,以前他们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当然手头不可能有多少闲钱。
但是随着于孝天推行轻赋养农的政策,使得农民们渐渐的开始通过种田,可以得到少量的积蓄,虽然他们还是很穷,但是手头却多多少少的有了一点闲钱,人手中有了闲钱,肯定会大方一点点,对于各种日用品的需求也就随之提高一些,积少成多之下,也带动了小手工业者的发展。
社会分工到了这个时候,开始变得比以前更细化一些,原来农民的那种几乎完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社会消费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而虽然明朝期间,表面上明朝重农轻商,但是所谓的重农不过是不断的压榨农民,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财富罢了。
而轻商看来表面上是对商业很有好处,不收取商业税,但是实际上却只是便宜了一些和官府官员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