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一脸慈悲,语气悲凉:“老纳曾告诉过摄政王,娘娘命格不凡,然……娘娘福气太厚,常人受不起。娘娘在庙里抄写经书,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一旦出了寺庙,轻则伤身,重则影响国运。老纳曾告诉王爷,册封大典最好不要办,娘娘福气太厚,不宜再给娘娘身上加福泽,可摄政王一片孝心,便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在寺庙举行,却不想……仍是压不住娘娘的福泽。”
老和尚像是在自言自语,说完后,摇头叹息了两声,便独自往外走,留下一干大臣及敏夫人呆在原地,目瞪口呆……
大师这意思是,敏夫人只能呆在寺庙,以免影响国运?
“娘娘死而复生,确实福泽深厚。”
“大师这话半点没错,娘娘一出现,原本快要输的楚城,又得到了助力,和我们打得胜负难分。”
“好像真是这样,太皇太后娘娘一出现,江南就叛乱了。”
“现在要册封,北陵又破城了……”
九皇叔不在,大臣也没啥好顾忌的,一个个议论了起来,越说越像那么一回事……
敏夫人气得快要疯掉了:“你们胡说,这是阴谋,是有人要算计本宫。”
饶是敏夫人再怎么冷静,这一刻也忍不住了。她好不容易寻到一个翻身的机会,就这么被毁了。要是让天下人知晓,她的出现会影响东陵国运,这些东陵的官员,还有谁会支持她?
“住嘴,本……”
噗……敏夫人越想越气,一个忍不住,一口血飙了出来,踉跄一步,还来不及倒下,就被一旁的宫女扶住。
“不好了,不好了,太皇太后娘娘吐血了。”宫女看似搀扶,实则是紧紧按住敏夫人,让她动弹不得。
“快,快,传太医,传太医……”
“来人呀,来人呀,快来人呀……”
现场一片混乱,王锦凌完全置身事外,根本没有主持大局的意思,带着谢太后与小皇帝,先一步回宫,美其名曰商量国家大事。
至于寺庙里的太皇太后?
估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晓她废了,哪怕是九皇叔回来,有九皇叔撑腰,也很难翻身。
没办法,谁让她会影响东陵的国运。
虽说这种事很玄,不一定准,可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要因太皇太后而毁了东陵,他们后悔就晚了……
给读者的话:一直在收尾,不会匆匆结尾,请大家放心。
给读者的话:
1910见面,天塌下来我顶
册封大典无疾而终,众人虽改称敏夫人为太皇太后,可在许多人眼中,册封大典没有完成,这太皇太后的名号,总有那么一点名不正言不顺。
尤其是当百姓们知晓,大师说敏夫人一出寺庙,就会影响国运后,东陵上下对这位太皇太后,就更加抵触了。太皇太后在东陵有名无实。
这是谢太后乐见的,九皇叔不在皇城,谢太后不推波助澜就是好的,根本不会阻止流言的蔓延。
至于王锦凌?
别说他没那个心,他这个时候就算有心也无力,九皇叔走了,符临和宇文元化又不在,他一个撑着东陵的内政,现在又要安抚不安的官员,和受惊的百姓,他忙得连合眼的时间都没有,哪有闲功夫管太皇太后这种小事。
敏夫人倒是有心想要借此给自己正名,可她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她在东陵根基浅,又不敢动用之前留下来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被流言摧毁……
不过,敏夫人绝不是一个,轻易会被打垮的女人。册封大典上发生的事,根本打击不到她,第二天,她照常起来,每天念经、抄写经书,一脸虔诚。
“敏夫人不会真认命,打算青灯古佛一辈子?”凤轻尘收到这个消息,诧异地扬眉,敏夫人应该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她要真这么安分,九皇叔就不会废心算计她了。
果然,当九皇叔抵达边境,指挥将士们打胜战的消息传回京城,敏夫人又再次活络了起来。
“本宫要见凤轻尘。”敏夫人对服侍自己的人道,见对方不为所动,敏夫人又道:“本宫只是不能出寺庙,并不表示不能见外人。本宫要在今天天黑之前见到凤轻尘,不然……本宫就死在这里。”
敏夫人说这话时一脸坚决,服侍她的下人绝对相信,敏夫人一定做得到。
敏夫人真要死了,绝对是一件麻烦的事,说不定九皇叔还会责怪她们,下人不敢擅自做主,立刻把事情禀报给王锦凌。
王锦凌揉了揉眉心,从成堆中的奏折中抬头:“去凤府告诉凤姑娘,由凤姑娘自行决定。告诉凤姑娘,让她不必勉强,天塌下来自有本官顶着。”
清朗的声音有几分嘶哑,可见王锦凌最近有多忙。
“是。”下人又匆匆去凤府,将敏夫人的原话说了一遍,想了想还是把王锦凌的话,一字不落的重复了一遍。
她虽是九皇叔的人,可是……可是大公子说这话时,真得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