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的著作吗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内才能澄清。有一个重要原则,叫做“系统边界原则”(principle of the system boundary),它告诉我们必须考虑到的互动因素,是对眼下某个具体问题最重要的因素,而不用考虑范围有限的组织边界。

这个原则之所以难以实践,是因为组织的设计方式阻碍着人们去观察重要的互动关系。一种很普遍的设计方式,是严格划分和强化部门界限,如营销、生产和研发的部门界限,这阻碍了跨部门边界的探寻。另一个方法是把问题留给后来人去清理。欧洲许多城市已经消除了很多美国老城区经历的犯罪问题、持续贫困问题以及无助状况,原因是他们强迫自己正视健康的城区所必须保持的平衡问题。他们的方法之一是在城市周围建设大面积的“绿色带”,以防止城市郊区的扩张和城外居住城里工作的通勤人口的增加。相反,美国城市一直在鼓励郊区的持续扩张,使富裕居民的居住地点远离城区中心及其问题环境。(今天的贫困城区,如纽约市哈勒姆区和波士顿的罗克斯伯里区,最初都曾是上等人聚居区。)公司也在做同样的事,即不断并购新公司,并不断把他们认为成熟的公司“收割”进来,但从不对其进行投入。

有时人们真会把大象分成两半。但你不会得到两头小象,你得到的是一团混乱。在这里“混乱”是指一个没有杠杆点可用的复杂的问题局面,杠杆效应存在于互动之中,如果你只看到你拥有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观察到互动关联的。

法则11 不去责怪

我们遇到问题时,总是忍不住要责怪别人:竞争对手、媒体、市场的波动和政府部门等等。但系统思考告诉我们,分立的“他人”并不存在,你和那个被责怪者都是同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疾病的疗法,就在于你和你的“敌人”的关系之中。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5章 心灵的转变(1)

重新看世界

我们都有一种天性,喜欢完成拼图游戏,喜欢看到整个图像显露出来。一幅人物图像,或一朵花,或一首诗,它的美丽在于其整体的显现。有趣的是,英语里“整体”(whole)一词和“健康”(health)一词,来自同一个词根'古英语hal,如在“精神矍铄”(hale and hearty)短语里'。由此看来,今天世界的不健康程度,与我们不能把它看成一个整体的程度直接成正比,也就并不奇怪了。

系统思考是观察整体的修炼。它是一个思考框架,用它来观察的是相互作用的关联,而不是各个分立的东西;用它来观察的还有变化的模式,而不是静态的“快照图片”。它是一组普遍原则—是从20世纪发展起来的现代物理学、社会科学、工程设计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中逐步提炼出来的。系统思考同时还是一组具体的工具和技术,主要来自两个领域:控制论中的“反馈”概念,和起源于19世纪的“伺服机制”(Serro…mechani*)工程理论。过去30年里,这些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系统、城市系统、地区性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生态系统,甚至生理系统的研究中。1另外,系统思考还特指一种敏感度(sensibility),用来体悟和辨别赋予生命系统以独特个性的微妙的相互关联。

今天,系统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复杂局面对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也许是有史以来头一次,人类能制造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任何个人所能吸收的;人类培育的相互依赖关系,远远超过任何个人所能掌握的;而且,人类能够实现的变化速度,也远远超过任何个人所能跟得上的。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复杂性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周围到处是“系统性故障”(systemic breakdowns)的例子: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国际贩毒、美国的贸易和预算赤字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简单的局部成因。类似的情况是,尽管有出类拔萃的个人和创新产品,组织机构还是在发生故障,因为它们无法把各种功能部门和各类杰出人才,集合成一个富有成效的功能整体。

复杂性局面很容易损害自信心和责任心。我们常听到此类托词:“这对我来说太复杂了”,或“这是体制问题,我没办法”。这类无助的感觉,是很多人在进入“相互依存的时代”所经历的,而系统思考就是其对症良药。系统思考是观察复杂局面背后的“结构”的修炼,也是区分高杠杆效益和低杠杆效益变革措施的修炼。也就是说,通过看清整体,我们学会如何培育健康。为此,系统思考提供一种语言,它一开始就帮助我们重构思考方式。

我把系统思考称为第五项修炼,因为它是本书所描述的全部五项修炼理念的基石。全部五项修炼都是关于一种心灵的转变,即从观察局部到观察整体;从把人看成是无助的反应性动物,到把人看成是塑造自己的现实的积极参与者;从对当前的反应,到创造未来。没有系统思考,就没有在实践中整合这些学习修炼的动力和方法。作为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如何看待世界的基石。

在《第五项修炼》英文第一版中,我对当时需要系统思考的最“令人伤心的例子”进行了分析。这就是美苏军备竞赛—“一场看谁能最快到达没人想去的地方的竞赛”。我曾说过,那场悲剧式的“竞赛”已经“削弱了美国经济,并且压垮了苏联经济”。最后我写道,这种局面只有当对手中的一个决定不再“愿意玩”下去时,才能改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段话写完不到一年,苏联就解体了,悲剧式的美苏军备竞赛也戛然而止了。然而,今天美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又陷入另一场似乎在抢着到达没人想去的地方的竞赛,即所谓的“反恐战争”。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5章 心灵的转变(2)

反恐战争的根源和美苏军备竞赛一样,不在于政治意识形态之争,也不在于具体的军备,而在于双方都共有的一种思考方式。比如,美国的主流社会被如下观念所主导:

恐怖袭击→对美国人的威胁→军事反应的需要

而恐怖分子对自己的处境的看法大体如下:

美国的军事行动→感受美国的侵略性→招募恐怖分子

从美国的角度看,基地组织一类的恐怖组织是侵略者,而美国的军事扩张是应对这个威胁的防御反应。从恐怖分子的角度看,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是侵略者,恐怖分子招募活动的扩大,正是这种看法被广泛接受的证据。2

但是,上面的两条直线可以形成一个圆圈。两个对手各自的“线性的”或非系统的观点,相互结合构成一个“系统”,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组变量。

反恐战争的系统观揭示出一个相互攻击的恶性循环。美国对从自身角度所看到的“对美国人的威胁”作出了反应,那就是增加军事行动。这又导致“感受美国的侵略性”增加,于是就有更多的“招募恐怖分子”的活动,更多的恐怖活动,和更多的“对美国的威胁”,更多的美军行动,以及更多的“招募恐怖分子”活动,如此等等,循环不止。从双方各自的角度出发,他们都只注重自己的短期目标,都在对感受到的威胁作出反应。但是他们的行为最终对大家都带来逐步升级的危险。这里就和其他许多系统一样,做最显而易见的事,并不会产生显而易见的、希望看到的结果。双方各自费尽精力,却带来对大家都是越来越不安全的长期后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