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访问历史个签会有记录吗 > 第23部分(第2页)

第23部分(第2页)

李怀宇  小时候外国小说看得多吗,像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些小说喜欢看吧?

倪  匡  我到中学时已经看很深奥的翻译小说,好看的小说我都看。福尔摩斯看了很多。你说得出来的好看的外国小说,我几乎都看过。英国的、法国的、美国的都看,很多都看过几遍。我还看过很多美国的冷门小说。我也看俄国小说、苏联小说,我最喜欢普希金,他的短篇小说写得很好,写得比卫斯理还传奇。

李怀宇  在上海读到初中就没有再读下去了?

倪  匡  我勉强读到初中毕业。之后就没有心思去读书,后来就去当兵。

李怀宇  为什么去当兵?

倪  匡  没有事做嘛。十六七岁的少年,无所事事,在外面逛街,到了一座桥,在想过桥还是不过桥呢?想着电车来了就搭电车,但是电车老半天不来,就过桥了。走了一半,见到柱上有一张布告。这张布告很大,被风吹下一半,如果它完全不动,我就不会留意它,如果完全吹下,我就看不到。这一半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走上前翻起全张布告来看: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招生,只要中学程度,满十八岁就可以参加了。首先去检查身体,然后就是很简单的考试。当时我在上海这么无聊,有机会到苏州玩一下还是很好的。

李怀宇  但是当时你还不到十八岁呢。

倪  匡  填表时,我就填了十八岁,后来他们一查证件,说:你还不到十六岁哪。但是身体检查通过了,也就录取了我。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的性质,以为是读书的大学,最多是野鸡大学,原来是受政治思想训练的,训练三个月以后,就可以去当兵。好像校长叫舒同,是第三野战军的政治部主任。后来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李怀宇  舒同后来以书法闻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

倪  匡  我在受训时,见过来演讲的最高级首长是罗瑞卿。后来受训三个月,就去当兵了,但我的脚是平底的,不能行军,所以复员,就去公安部当公安。第一个任务是修治淮河,修完淮河就去苏北搞农场,搞完农场就去了内蒙古。

1957年,倪匡由内蒙古至香港。初到香港时,在工厂做杂工,并在夜校读书。倪匡自信写作天赋与生俱来,于是提笔创作,投稿即中,开始以写稿为生。不久,倪匡用笔名“卫斯理”写的小说在《明报》副刊连载,一举成名。

李怀宇  江湖上传闻你从内蒙古骑马到香港,到底实情是怎样的?

倪  匡  骑马怎么能骑到香港呢?这根本就离奇到极点!1956年,党委书记突然间说我犯这样错误那样错误,完全是反革命分子,把我关起来审查,让一个工作小组查我有没有反革命背景。我在内蒙古离开我的单位时,骑一匹马,本来想向北方走的,5月份下一场大雪,我看不到北斗星,就朝东走,见到火车,也不理它是朝南朝北,就上了火车。那时候有人查票,但不是每站都查,有人来查就下来,没有人来查就再上去(大笑)。到了上海,那时候“鸣放”刚刚开始,还没有“反右”,时间刚刚好,所以说我运气好。我一辈子运气好得不得了,很多事应该过不了关的,应该死的,我都没有努力,但都过来了。

那时候上海的公园有人摆档,去香港要多少多少钱,人到了香港再给钱,坐大轮船到香港要四百五十元,偷渡到香港要一百五十元。那时候我父母已经来香港了,我就写信问父母,他们说最多能负责一百五十元,我就用一百五十元的方法来了。这样子被塞进运菜的船,船上有暗舱的,大家都塞在里面,到了公海没有人巡逻,可以上甲板休息一下,大家聊聊天。到了九龙哪一个码头上岸我都不记得,一上岸,当时香港的政策是来了香港就可以拿身份证。我在香港又没有学历,又不会讲广东话,只能去做体力活。有很多年轻人集中在荃湾,那时候荃湾很荒凉,很简陋的工作环境,但是已经很开心了,因为自由了。我是什么杂工都做,一天有三块半工钱,由工头抽去六毫子,那时候一碗叉烧饭七毫子,这么大碗叉烧饭(用手比划)!我第一次吃,天下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们在内地经历过大饥荒嘛。我一天拿两块九,可以吃四碗。有饭吃,自由自在,非常开心!

倪匡:我唯一可以谋生的手段就是写作(3)

李怀宇  很快就发现写稿可以赚更多的钱了?

倪  匡  1957年7月我到香港,第一篇小说发表是在10月,在《工商日报》投稿的,一投就中。很妙的,到现在为止,我还很喜欢投稿,从来没有被人退稿。后来有一个记者很伟大,不知道从哪里找到我发表的第一篇稿,拿来重新排版,我自己看了打冷战,那时候文艺腔,每句话都有五六十字长(大笑)。那时候我只有二十二岁。那篇稿有一万字,我在一个下午写的,还很小心地抄了一遍,才寄出去。你猜他们给我多少稿费?给了九十元!不止一个月工资。这一个下午就可以拿这么多钱,原来在香港写稿是可以养活自己的。他们说《工商日报》是大报,其他小报就没有这么高的稿费,我说即使小报一块钱一千字也好。此后我就去投《真报》、《新闻天地》,个个都采用了。从此我就不用做工,专心写稿了。如果不从内地来到香港,非但没有机会写作,连继续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反右”我肯定过不了关,“文革”也挨不过。幸亏来了香港,没想到中国文化靠香港这个小地方来发扬光大。

李怀宇  什么时候去读夜校?

倪  匡  读夜校是在安定以后,有钱交学费了才去,在1958年。

李怀宇  在那里认识了倪太?

倪  匡  是啊,1959年就结婚。我在联合书院读新闻系,后来读了一段我就不读了,因为那些教授都是自己办报倒闭了,才来新闻系教书(大笑)。那几个教授都是好人,现在都去世了。倪太是来补习英文的。机缘很凑巧,那么多夜校我不去读,偏偏读了这一间。我们坐在同一个课堂里,那时候同学中还有几个尼姑,戴着假头发,我开始还不知道是尼姑,后来有一次聊天才知道她们是尼姑。

李怀宇  我看倪太年轻时的照片很靓的。

倪  匡  很靓的!她到现在都很靓。你想不想看她年轻时的照片(起身找照片)?这张照片是结婚之后在1960年拍的。我们那时候思想很新潮,登不登记都无所谓,但是我岳父说,不登记成何体统。我们是先同居再结婚的,那是在五十来年前哪!

李怀宇  后来你在报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真报》?

倪  匡  我在《真报》投稿投多了,他们就叫我去工作了。我那时候写政治性杂文的,他们说你的政治观点这么特别,知道共产党那么多内幕,好像很了解共产党似的。我说我当兵出来的,当然了解了。那时候办报纸很儿戏的,缺三千字的稿子,就叫我写三千字来。后来副刊有一个武侠小说家司马翎,突然断稿不来了,我一直看武侠小说的,续下去很容易,就续写他的小说,结果个个都叫好。后来他不写了,就由我来写,写了不到三个月,《明报》就来找我了。

李怀宇  这样就和金庸先生认识了。

倪  匡  是的。在报界,我从来没有主动要求过别人,完全不和人家争的。我是不喜欢争取的人。我所有的工作都是人家找我的。当时很多报纸都来找我写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