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已经赊了不少了?”于洪江说。
“不大差这一点了。”少康说。
于洪江双手紧紧地握住少康的手,久久地没有话说。
于洪江把那五仟块钱取出来,交给儿子,说:“给女方送去吧,记住,到了那里,捡好的说,别再混帐。”
于小安接过那五仟块钱,备了四身礼,朝女方家去了。而少康则不得不到外地去赊销建筑材料去了。
三个月后,大棚村的蔬菜市场终于建起来了,惊异得东西两庄的人们不知道说什么好。
“哎,这个苏少康,真是能人啊。”
“往后再卖瓜,也不犯愁了。”
“就是不知道菜贩子来收瓜不?”
“这么有名气的大棚村,还怕没有菜贩子来,说不定还是县里在这里建的市场哩。”
“嗯,也不敢说。”
不管二十里河堰的人们怎样议论,前来收菜的客户还是来了不少。
这些种菜的菜农们再也不瞎议论了,只要能把种出的黄瓜换成钱就中。
好家伙,你看吧,每天早晨,成群结队的瓜农们用自行车拖,用排车拉,有的甚至买了机动三轮,突突突地把一筐筐黄瓜运来了。
客户更是来了不少,臧小六就是其中一位。这时候,她已经认识到蔬菜大棚的影响力,把购销黄瓜和辣椒作为一项主要业务。
一台台磅秤摆放在两排钢结构大棚下面,这样一溜摆下去,能容纳上百户商贩同时收菜呢。
在西北角上的一间财务室里,有一个小姑娘正往外发钱,那些卖掉黄瓜的农户,手里拿着市场里统一印制的单子,去财务室支钱。
在这里,所有的客户收购黄瓜,都不要付现金,他们根据收购价格和斤数,打出单子,一总由市场财务室统一付款,最后,这些客商统一给市场结算货款,而市场则根据交易量扣除相应的手续费。多的时候,市场里每天的交易量达到几百万元呢,那小姑娘的一双手把那些算盘珠子扒拉得飞跑。
“听说这个小姑娘获过全市珠算第一名呢,苏少康把她聘过来,每月付给她八百块钱工资。”
“哎哟,真有这样的事?”
“那还能有假?不信你去看看?”
好奇的人们就往里挤,这时候,已经在这里干了保安的于小安就把他们往外哄:“出去,出去,不支钱跑这里来干什么。”
他们其实没有看到,被哄出来后,喃喃自语:“真的哩!真得哩!”
现在,大棚村有太多的话题供大家讨论。他们议论大棚村的那条街道,议论大棚村的蔬菜市场,议论蔬菜市场里的那个小姑娘,她的眼睛、鼻子、穿的什么衣服。议论每天的蔬菜价格,南来北往的客户。
有的人甚至议论朱瑞白,把她跟财务室的小姑娘比较一番。有人说:“苏少康找了个小蜜,瑞白可就苦了。”
马上有人问:“什么是小蜜?”马上有人告诉他:“小蜜就是蔬菜市场里的那个小闺女。”
“哦!她叫小蜜,怎么起了这么古怪的名字。”
众人哈哈大笑。哎!大棚村的生活真是其乐无穷啊。若是在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场景。真是改朝换代了啊。(下江南移动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