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无名的裘德英语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经过几天反复考虑,他果真行动起来。运走钢琴那天正巧是他生日,他人不知鬼不觉地把信放进了装琴的箱子,寄给由衷敬仰的朋友;他生怕这件事露了馅,让他多喜姑婆知道,因为她一经发现,非逼他放弃不可。

钢琴运走后,裘德等了一天又一天,一个礼拜又一个礼拜,天天一大早趁姑婆没起床,就到草房邮政所打听。后来果然有包裹寄到村子,他从包裹两头看出来里面是薄薄两本书。他拿到一个僻静地方,坐在一棵砍倒的榆树干上,把包裹打开。

自从基督堂和它可能有的种种景象第一次使他为之欣喜若狂或想入非非以来,裘德一直潜心思索,大发奇想,以为说不定有那么一种路数足以把一种语言的词语转译为另一种语言的词语。他得出结论是:要学的语言的文法可能包含一种密码性质的定则、验方或线索,一经对这种定则。验方或线索掌握,只要通过实际应用,就能使他随心所欲地把他自己的语言的全部单词译成外国语言的单词。他这种孩子气的构想其实是把名传遐迩的格里姆定律①推阐到数学意味的精确的极致,从而在各个方面使本属粗疏的法则改进、充实到理想的完善程度。因此他才设想要学的语言一定能在已经掌握的语言当中找到潜在的对应词,这需要具备一定技巧的人来揭示,而这种技巧正是由上面说的文法书提供的。

①《旧约·出埃及记》中说:埃及王因见以色列人繁盛勤劳,故强迫他们做苦工。

他看到包裹上盖的是基督堂邮戳,就把绳子扯断,打开包封,首先取出的恰好是放在上面的拉丁文法。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是本旧书一出版、十年了,挺脏的,上面东涂西抹,狼藉满纸,到处有眼生的名字,好像对于有插图的正文怀有深仇大恨才这么干的,还乱七八糟地标着许多比他自己生年还早二十年的日期。但这还不是使他一下子呆若木鸡的原因。而是他到这会儿才头一次明白过来,根本没什么由他天真无知设想出来的两种语言之间彼此可以置换的法则(某种程度上,有是有,不过文法家不予认可),而要把所有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单词一个个记到脑子里去,那得耗尽多少艰苦卓绝的努力哟。

裘德把文法书甩到了一边,在粗壮的榆树干旁边仰面朝天躺下来,有一刻钟光景伤心以极。他习以为常,把帽子拉到脸上,眼对着从草帽缏隙缝射进来的不怀好意地觑着他的阳光。这就是拉丁文和希腊文吗?唉,真是个大骗局哟!他先前想象出来的等着他的魔力到头来竟然跟以色列人在埃及做的苦工没两样啊①!

①恺撒(公元前101—公元前44),罗马政治家、将军和历史学家,著有《高卢战纪》等。维吉尔(公元前70—公元前19),拉丁诗人,著有史诗《伊尼依德》等。贺拉斯(公元前65—公元前8),罗马诗人,著有《讽刺诗集》等。

他立刻想到基督堂和大学里边的人该有怎样不同寻常的头脑,把那几万几万个词逐一学会呀!他脑袋里可没装着干这样事的脑子啊;在细微的光芒继续穿过草帽照着他时候,他但愿当初压根没见过书才好,以后永远也别见到书才好,但愿自己压根儿没生到世上来才好呢。

倘若有人路过此处,或许问问他为什么这样苦恼;听了之后,会说他的想法比他的文法家的想法还高一筹呢,以此来给他鼓劲打气。但是谁也没来,就算有人来了,也不会这样干。裘德承认他是因为犯了弥天大错而一败涂地了,继续希望离开人世。

第一部 在马利格林  第05节

其后连续三四年光景,在马利格林附近的篱路和少人走的乡下小道上,常常看到一辆样子希奇古怪的老旧运货小马车来来去去,赶车的样子也希奇古怪。

裘德收到文法书之后头一两月,对死了的语言捉弄他的卑鄙伎俩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但是,他这种情绪实际上并没能维持多久。两种语言本身的特性固然令他失望,而失望转而促使他对心目中的基督堂的博大精深更加崇敬。现在他对死去的或者活着的语言的邃密艰深已经有所了解,可是真要掌握语言,那就非得有一股子“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魄力不可。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逐渐引导他不再那么斤斤于先入为主、自以为独得之秘的路数,而是对语言本身产生莫大兴趣。在浩如烟海的载籍中有号称经典之作的尘封的书卷,其中蕴藏着往哲先贤的思想,这催他感激奋发,决心要学老鼠啃东西那样,精细人微而又坚持不懈地把那些著作一小块一小块地啃完方肯罢休。

他尽己所能帮姑婆做事,省得那位脾气不好的老处女老看他不顺眼。小房子的面包生意也就日渐兴隆了。在集市上大甩卖时候,他们花八英镑买了一匹耷拉着脑袋的老马,又花了几镑搞到一辆棕色篷子已经发白的嘎吱吱的运货小马车。经过这番变化,裘德一礼拜得三回给紧挨马利格林一带的乡亲和单身汉送面包。

前面说到希奇古怪,倒不一定限于那辆旧车,主要还是说裘德一路驾车的样子。车身子成了裘德通过“自学”方式受到教育的主要阵地。一等到老马识途,还知道该在哪家门口停下来,这孩子就在前座上坐定,缓绳挂在胳臂上,再拿一根带子,一头系在篷子上,一头把他念的书巧妙地固定好,然后把词典摊在膝头上,一路颠簸着,埋头读起恺撒、维吉尔和贺拉斯①的比较容易点的篇章。那股子争分夺秒、苦苦用功的劲头,要是叫心肠软的教书先生看到,真要泫然涕下。他多少懂得了念的东西的大意,也多少估摸到而不是理解了原著的精义,可是就他在思想方面一般获得的东西而言,同书里教他一意寻绎的内容,还是颇有差距的。

①在维吉尔的《伊尼依德》中主人公特洛伊城的领袖伊尼亚斯在城陷后逃出,复在非洲海岸外船只失事,得迦太基女王戴多相救,她并爱上他。但伊尼亚斯终于弃她而去,戴多遂在悲痛中自焚而死。

他弄到的几本书都是陈旧的德尔芬版,因为早已过时,由新版取而代之,所以不值钱。不过对懒学生是坏事,对他却有好处,这话也说到家了。这个走村串户、独来独往的送面包的伙计,把书边上的批注细心盖住,不遇上句子结构方面的难题,决不移开看,其情形正类似路上过来一位同好或老师,他就恭身请教。单凭这种粗疏而又简便的方法,裘德固然没什么机会当上学者,不过他到底按自己的愿望人了门,慢慢做到心领神会。

正当他全神贯注念那些古书(它们以前大概早经墓中人翻过了),瘦骨嶙峋的老马也一心当班的时候,只听得一位老太婆大声喊,“送面包的,今儿两个,把这个退给你。”一下子把沉浸在戴多的悲痛①中的裘德惊醒过来了。

①《颂歌》为贺拉斯所作。

好多行人和别的人常常碰到他,他却没看见他们。前后左右的居民对他这种把干活儿跟开心玩儿(在他们眼里,念书就是开心玩儿)结合起来的驾车方式开始议论起来了,因为这样于他自己也许挺方便,可是对同一条路上来往的行人就不安全了,因此引发了群情不满,附近地方有位居民向当地警察报告,说不得允许面包房的孩子一边赶车,一边念书;还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把他抓起来,送到阿尔夫瑞顿警察所,尽到警员应有的责任;并且要对他在路上危害治安行为课以罚款,云云。警察只好躲在一边,等着裘德,总算有一大把他一举擒获,对他予以警诫。

裘德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催好烘炉的火,把面和好了,做好当天稍晚点要分送的面包,所以他只好头天晚上先发面,再睡觉。要是他没法在路上读古典著作,那他就根本学不成了。在这样情势的逼迫之下,他唯一办得到的事,就是一路上留神,东张西望,万一远处有了人影,特别是警察,就赶快把书掖起来。警察那边呢,倒也做到了官家的公平合理,没有想方设法去阻截裘德的面包车,因为遇上危险的主要还是裘德自己,所以他每当看到发白的篷子一在树篱高头露出来,就自动朝另一个方向开步走了。

福来渐渐长大,到现在快十六岁了。有一天在回家路上,正似懂非懂地念着《颂歌》①,无意中发觉自己原来正擦着栋房子旁边的高丘的地势很高的边缘一带过去。天光有异,也正因觉察到这个变化,他才抬起头来看。只见夕阳西下之际,一轮圆月正从相对方向的密林上空升起。那首诗把他浸润得如此之深,几年前那次使他跪在梯子上的感情冲动重又油然而生。他勒住马,下了车,四顾无人,就把书打开了,跪在了路边土堆上。他先是转过身来,面朝光明女神,她好像既温和、又带着批评意味地注视着他这会儿的一举一动;他随又转身对着那个渐渐隐没的光球,开始大声念起来:

①希腊神话中菲波斯是太阳神,即阿波罗。罗马神话中戴亚娜是月亮和狩猎女神。参见99页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