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稚':你太太肯定很幸福。
'景皓':何以见得?
'夏稚':拥有像你这样言谈幽默的好丈夫,是每个女人终其一生的梦想。
'景皓':哎哟!坏了!
'夏稚':怎么了?
'景皓':你夸得我都飞起来了,脑袋在天花板上撞一大疙瘩。
'夏稚':呵呵。
'景皓':十级伤残哦!看来这辈子我是赖定你了,夏小姐你可要对我负责任——别怕,我饭量不大,一顿也就那么三五只大闹蟹,大半碗鱼翅捞饭,小半瓶轩尼诗而已。
'夏稚':救命啊!
'景皓':怎么样,大灰狼脱下羊皮外套了吧?!
'夏稚':你太可爱了。
'景皓':可怜没人爱?
'夏稚':没正经的,小心我T(踢)你!
'景皓':我得编稿了,改天聊?
'夏稚':改天聊。
景皓下线,他把夏稚的QQ号加入了自己的好友名录。没想到令男人们垂涎欲滴的夏稚非但不是烟视媚行的白痴级狐狸精,且是这般的善解人意,聪明剔透而又不着痕迹,与她聊天很舒散,很熨帖。
景皓一向中意智慧理智型的女性。
景皓是一个乐呵呵的胖子,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校,收入丰厚,厨艺一流,衣领永远干干净净,但从不流连欢场。夏稚对景皓的夸赞并非无妄之词,景皓在报社是有口皆碑的极品老公,典型的住家男人。
“选丈夫,就要照景皓的标准,家世良好,脾性温和,疼惜老婆。”报社的老女人皆以他为蓝本,训导那帮连做梦都想穿着水晶鞋,一步登天嫁入豪门的未婚小姑娘们。
景皓哭笑不得。脾性温和,是的。疼惜老婆,是的。可是家世良好呢?不不不。景皓并没有殷实的家境、羽翼庇萌的爹娘,他自幼是受过苦头的。
景皓出生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唐山大地震的那一年。姐姐年长他五岁,却已担负起守侯摇篮、看护弟弟的义务。
那时景皓的母亲不过三十余岁,已经衰老得如同一颗干瘪的核桃,头发焦枯、走路喘息不止,压根儿没功夫温柔慈爱地为一双儿女哼唱儿歌,更没功夫携着他们去欣赏原野中春暖花开的好景致。
在火柴厂当工人的母亲是忙碌的,忙得仓皇失措、踉踉跄跄,救火队员一般扑来扑去,处理着父亲一路闯下的种种祸事、种种糗事。
景皓的父亲是中学教师,教美术,也教音乐。父亲的绘画技艺和音乐修养都是三脚猫水准,这些不过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术业有专攻,孜孜以求的专业是勾搭异性,从四五十岁风韵犹存的半老太太,到十六七岁娇嫩得一掐一把水的小丫头片子,凡入了他眼的,一个不剩,一网打尽。
景皓很小就知道,父亲是浪子。身为浪子的父亲,是全家的灾难。他与别的小孩子的父亲不一样。太不一样了。
相对未老先衰的母亲,父亲年轻得不可思议,他留着披肩长发,穿苹果牌的牛仔裤、确良花格衬衫,左肩背一副画架,右肩挎一把吉他,迈着华尔滋一般轻捷轻佻的步伐,吹着口哨,旁若无人地穿街过巷。
第一章 爱情在逃跑(8)
每每此时,街坊邻里就会对着他的背影指指戳戳,母亲们无一例外地告诫自家的小女孩子,千万不要搭理这条老淫棍,顺带地,千万不要搭理景皓。
“有其父,必有其子。”她们这样警告懵懵懂懂的女儿,仿佛穿着开裆裤、睡觉时时尿床的景皓已然是一枚一触摸即发的炸弹,与高大威猛的父亲有着同样等级的毁伤力。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父亲跟一位高二的女学生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两人弹吉他、看落阳、写情书,翻版着言情小说的情节。女学生深知这场恋情前是悬崖,后是深渊,她属意扮演朱丽叶,邀约景皓的风流父亲殉情。老男人贪生怕死,左推右挡,痴情的少女万念俱灰,服了两包耗子药,慷慨赴死——幸亏抢救及时,拣回了小命。
学校一怒之下,作出开除父亲公职的决定。景皓的母亲牵着年幼的儿女,一路求校长,求主任,希望能为父亲保留职位,哪怕是看大门、扫厕所。
“求求你们,发发慈悲,高抬贵手,好歹留下他,”母亲声泪俱下,“他一旦没了工作,更是为所欲为,我可怎么看得住他?!”
母亲的眼泪最终未能留住父亲的公职,而且这头风浪未息,那边父亲又顺手牵羊地睡了邻街一间杂货店的老板娘,被人家的丈夫光溜溜地堵在了被窝里。
景皓母子三人闻讯赶到时,父亲与他的露水情人已被赤身裸体地双双捆绑在门前的一棵大树上。人群蜂拥而至,兴致昂然地观看这对厚颜无耻的狗男女,将整条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戴了绿帽子的杂货店老板提出,景皓的父亲必须赔偿他一大笔名誉损失费,否则没完没了。母亲为着幼小的儿女纯洁而神圣的颜面,不得不息事宁人,迅速答允了杂货店老板无理的要求。
景皓一生一世无法忘记那个奇耻大辱的午后,母亲低垂着头,拖着沉重的步履,领着一丝不挂的男人,穿越无数讪笑的目光,就像穿越冬季苍茫的白雾抑或夏日无尽的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