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位面商人在明末大结局 > 第83部分(第1页)

第83部分(第1页)

“一旦朝廷钱粮少了,你不怕辽东再出一个李成梁!”

刘白羽这话说的就很严重了,袁崇焕不敢再说了。

李成梁。隆庆四年(1570年),擢为辽东都督佥事,驻节广宁(今北镇城内)。明嘉靖后期至隆庆年间,鞑靼插汉儿部多次进犯辽东。十年间,明三员大将相继战死。时值边备废弛之秋,成梁莅任即募四方健儿抗击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扰,由是军声始振。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

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明廷旌表其功,万历八年,建石坊于广宁城内(今犹存),增秩受禄数次。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军赀、马价、盐课、市赏随意侵吞;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不仅以贿赂权门朝士自固,甚至虚报战功,杀良冒级,为言官所劾。万历十九年罢官。其后10年,辽东边备益弛。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李成梁的大智大勇,其实这他上台的时候,辽东的形式已经相当危急了,李成梁硬是让辽东免于崩溃不愧民族英雄之名——至于什么贪污之类的破事,其实在封建王朝能打的武官不贪财,皇帝睡觉都难安稳了——所以有些事,你懂得。

李成梁真的让人诟病的是,或许是他年老糊涂了,努尔哈赤的崛起和李成梁的大力支持,维护是分不开的,甚至有人说努尔哈赤是李成梁私生子,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是李成梁的朋友、好朋友,却被李成梁冤杀——冤杀其祖父,而扶植孙子——这种事要是好名的文官来做,挺正常的,要是李成梁这种杀人如同喝水的武将来做,这就有点一场了。

更诡异的是万历二十九年李成梁复职,年已76岁,之后复开马市、木市,缓和了东北地区的民族矛盾;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将万历初年时由他献议兴建,已“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家”的宽甸等六堡,以“地孤悬难守”放弃之,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甚至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虽然让这些百姓逃过了后来努尔哈赤的辽东大屠杀——但是反过来说,城堡,熟地都被努尔哈赤占有,也促进了努尔哈赤的迅速扩张。

李成梁做的最有争议的事情,是他扶植了努尔哈赤,培养了明朝最大的敌人。李成梁晚年能力下降,与努尔哈赤往来甚密,于边事又常有敷衍之举。只要努尔哈赤表示忠心,即“保奏给官”,甚至“弃地以饵之”,因此被宋一韩、熊廷弼等廷臣所参劾。所以建州势力能够在辽东的崛起,与李成梁的包庇不无关系。

所以对于李成梁这个人来说,基本就是一辈子的功绩被最后十几年毁了。

当然在文官们看来,李成梁的最大问题不是扶植了努尔哈赤,而是野心太大。这种人就是定时炸弹,你立了军功就老老实实的做功臣回家养老多好,多大岁数了还出来招摇,维持几千家丁——丫就不是想造反,也是想藩镇割据——简直比什么蒙古鞑子更能动摇国本……

刘白羽质疑如果靠关宁军击败建州,十有**会出现李成梁之流的人物,这可就太严重了,严重到即使是孙承宗也不敢出来打包票,袁崇焕更是不敢再说。

“其实出个李成梁还好了,万一出现了安禄山

之类的人物呢?那可比建奴危害更大了……”刘白羽继续推演。

“这……关宁军不至于出现这样的人物吧。”袁崇焕本来不想说话,只是刘白羽的指责过于严重,安禄山都出来了,他不得不出来质疑了。

“那万一出李元昊呢?我说元素,你功利之心也太热了吧?辽东之事,关宁强而东江弱,东江为主力,不但耗费的钱财少,京师危险小,消灭建奴事后也可以用关宁军制衡!非要以关宁做主力,耗费钱财多不说,京师危险大,消灭建奴事后关宁军也是尾大不掉……元素,你是读书人,我说的道理你都不懂么?”

刘白羽连续出击,打的袁崇焕说不出话来!

叶向高思考再三,也出言赞同刘白羽:

“青山居士这是老成谋国之言,消灭建奴事用东江主攻,关宁军主守,这是万无一失的好办法,文青你该上书陛下……”

“我是草民一个,只是在家侃大山罢了,上书陛下也得陛下看呢!”刘白羽摇了摇头。

“那就以我的奏折发上去!本来我名利之心已经淡了,不过这事实在事关重大,我不能不说!”

叶向高下了决心,逼着刘白羽附议!

“你不怕惹恼了那位好不容易才让你回家的九千岁?”刘白羽继续激将。

“青山居士,这你就放心吧,这位九千岁,心狠手辣是半点也不冤枉他,真关系到江山社稷,只怕比我们还上心,而且也看的出这里的门道就是了!”叶向高对魏忠贤的评价,是大大的出乎刘白羽的意料。

“既然如此,我也附议!”

“好!立刻上书陛下!”

叶向高和刘白羽达成一致,决定就辽东战略上书魏忠贤和天启皇帝,搞得袁崇焕心里流泪,自己的计划被废了,还能东山再起么???

152天启的请求

刘白羽这天是很高兴地,不露声色的就把袁崇焕那套好大喜功的政策玩死了,自己联合叶向高这东林党领袖,已经是成功了一半,至于另外一半,叶向高不是说魏忠贤很识大体么,应该问题也不大吧,没有袁崇焕瞎折腾,后面明朝的悲剧也就至少没了一少半,这满清的天下只怕是要化为泡影了——至于自己的造反大计,这一不用急,只要自己多招揽人口,培训技术人员,靠科技的代差就足以碾压这个世界了。

只是谋国有余者,基本都不善于谋身——刘白羽讲学完毕,要回去的时候,被孙承宗拦住:

“文青,实不相瞒,我这次是捎来了陛下的请求……”

尼玛,皇帝请求个毛啊!你就直接下圣旨完事了呗!刘白羽心里吐糟,身为现代人,没有皇权意识的他不得不做出一副慌乱的样子:

“我刘白羽是大明子民,圣旨自然是要……”

“不是圣旨,是陛下和你商量,这你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都给你加礼部尚书衔就是了……”

孙承宗一张老脸全是苦瓜模样,脸上刻了抱歉两个字。

刘白羽心里一沉,这位木匠皇帝不着调的时候不少,不过这请求可就古怪了,我居然可以选答应或者不答应,事先还给了我礼部尚书衔……

一般来说,*部尚书可以理解为现在的部长【实际上因为古代国家机构分工小,权力集中,可以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不过呢,这*部尚书,同样也可以作为荣誉称号之类,比如袁崇焕就加过兵部尚书,但是当时真正的兵部尚书是王洽。

具体以袁崇焕为例子:崇祯任命他是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这个兵部尚书只不过是证明他的品级和待遇的,是虚职右副都御史是证明他有监督,弹劾的权利,实职是后面的,督师xxxxxx。

当然即使是虚职,也是相当尊贵的,而且按照文官制度,礼部最高,礼部尚书衔也比袁崇焕的兵部尚书虚职高出了几条街不止——但是这只是天启皇帝的礼物,刘白羽办不办事都给,可见天启请求刘白羽办的这件事一定是极为坑爹——都不好意思下圣旨了!

“孙先生,你说吧!只要不是太为难的事情,我当然接旨!”刘白羽有保留的说道!

“但是这确实有点……好吧,话说在前边,你可以不答应的……”孙承宗吞吞吐吐的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