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石门开锁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子,喷香的白馍馍,刚出锅的烫面包子,撕成条的烧鸡,染了色的鸡蛋。

队伍一列列地从乡亲们跟前走过,谁也没有停下。 乡亲们一边跟着队伍跑,一边不住地把东西往战士们手里塞。 他们热爱这些战士,这里有他们的儿子、兄弟、丈夫。 战士们一边接过来,一边不住地道谢。 他们熟悉这些乡亲,这里有他们的父母、妻子、姐妹。 乡村剧团特地编排了《数来宝》、《小放牛》、《霸王鞭》等节目,说

说唱唱,好不热闹。 儿童团员也不甘落后,十几个排成一溜,稚嫩的嗓音又甜又脆。

解放军,吃饱饭,

紧赶路,上前线。 打它一个歼灭战。

不少推小车的乡亲,也不管车上原来装的是啥,“呼啦”一下倒在路边, 从队伍里拽出几个“扭秧歌”的战士,不容分说,把他们捺在车上,推起来 就跑。一气跑出个二五里地,把他们放下,折回头来,从队伍里找出一些体 力不支的战士,接茬再跑。

秀妮也夹在人群里,跟着一帮闺女、媳妇里里外外张罗。姑娘们多是送 慰问袋的,每个袋子上都绣着花,里面装着鞋垫、手巾,个别识字的还写上 几句时兴的话。媳妇们做的袋子里装的都是些吃的,也有些撕成绑带那么宽 的新布条。

邻居一位媳妇轻轻碰了碰秀妮:“见到兰海兄弟了吗?” “没有。”秀妮摇摇头。刚开始,她还注意在人群中寻觅,后来,队伍

过得多了,竟忙得把这事忘了。 “哎呀,你真是!我看到了,就在前面,走出没多远,你快追上去,跟

他说两句话。”

“真的?”“谁还蒙你,快去吧。” 秀妮一气小跑,跑出一段路,又站住了。她望着那长长的像流水一样的

队伍,不停地从身边流过去,流过去,都是一样的军装,一样的大枪,到哪

去找兰海呢!再说,自己过门没几天,兰海就走了,虽说心里天天念叨,可 兰海的模样,还真有点说不准。万一认错,多臊的慌!即使认对了,部队行 军那么紧,哪有说话的工夫。想到这,秀妮转过身,悄悄地往回走。

队伍还没过完,她一眼看到走在里面的一个小战士,一瘸一拐的,脚上

的鞋早飞了。她想起了给兰海做的那双鞋,鞋底纳的那个密呀,里面絮的全 是新棉花。

秀妮紧跑几步,把鞋挂在小战士的脖子上,“小兄弟,换上吧??”

“这??”小战士一时不知说啥好。 秀妮挥挥手,“快走吧,俺男人也在队伍上??” “老耿!”

听到有人喊他,耿飚猛地勒住缰绳,扭头一看,竟是冀中行署支前指挥

部的负责人吴树声。昨天夜里,确定了南下的决心之后,在向部队紧急部署 命令的同时,耿飚分别给孙胡子(冀中军区司令)、林铁(冀中区党委书记 兼冀中军区政委)和吴树声打了电话,请求冀中人民给予大力支援。刚才, 他从那夹道欢迎的乡亲中走过时,已深受感动,正想找个机会向他们致谢, 想不到居然在这儿碰上了。

耿飚跳下马,紧紧地握住吴树声的手,“树声同志,真想不到,你们行 动的这么快,想得这么周到,等这一仗打完了,真要好好谢谢你们呢!”

“瞧你,说这话就见外了。你们打仗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老百姓,为了 乡亲们嘛!大伙儿一听咱自个儿的部队要南下打老蒋,支前的热情高着呢!”

——耿飚牵着马,和吴树声边走边谈。 吴树声告诉耿飚,在一夜之间,冀中已经组成了一支有 98,000 多民兵

和民工、10,000 多副担架、3,400 辆大车、9,600 头牲口的支前大军。林

铁让吴树声给野司领导捎话:前线需要什么,后方就保证什么,两千万冀中 人民全力支援解放军打胜仗!耿飚听着,不由得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那句名 言: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 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回首中国革命的历程, 从罗霄山脉的红米南瓜,到长征路上的彝汉结盟,从青纱帐里的大刀鸟铳, 到支援前线的浩浩民工,历史无一不在证明着这样一个真理。

又走出一段,耿飚和吴树声紧紧握了握手,翻身上马。马蹄踏踏地跃动 着。

当耿飚再次回过头去,周围的一切竟突然变得那么模糊,那么迷离。 他这才意识到,是泪水模糊了视线。

艰难的路 淡淡的晨光爬上窗棂,罗历戎醒了。 头昏沉沉的。整整一夜,他像是睡着了,又像是没睡着,似乎做了很多

梦,又一个也想不起来。 他懒懒地爬起身,揉了揉惺忪的眼睛。 勤务兵早已把洗脸水预备好了,他懒得动。

外屋的折叠桌上,摆着按惯例准备的早餐,几片面包,一碟果酱,一块

不大不小的黄油,一只喷香的煎蛋和一杯加了炼乳的甜咖啡。他没胃口,连 看都懒得看。

他站起身,披上睡衣,默默地在屋里转悠。

从石门出来已经两天半了,才走到新乐。队伍简直不是在走,而是在爬。 照此速度,再过两天也不一定能抵达保定。

罗历戎扳着手指头,算着,想着。

当初,把沿途的土八路看得太简单了,以为他们根本不堪一击,想不到, 这些背着大枪的农民倒真的成了气候。

第一天宿营,刚进村,大槐树上就吊着两个西瓜大的地雷,再往里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