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儿童偷窃行为心理学 > 第4部分(第3页)

第4部分(第3页)

正如肚子饿时走在街上,眼睛总是盯着饮食店,而对书店和服饰用品店等并不介意那样,个体对环境刺激的感受,通常是存在取舍选择的。

个体,往往只选择其中一个,或一部分去感受;

而对选定目标之外的刺激,个体,很可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心理的个体从其认识结构出发,对环境中的众多刺激取舍选择,对选定的环境刺激加以感受的心理过程,就是识别。

严格地说,进入同一超级市场,众多顾客虽然在感官上可能接触到的刺激,大体是相同的,但每一个人真正所感受到的,其实并不一样。

对于环境刺激的感受,未必决定于客观刺激的本身,而主要决定在个体的识别。

正是由于各自的识别不同,同是一则电视股票跌停板的新闻,对买进卖出与不玩股票者听来,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个人,在醉心于工作的时候,连周围的噪音,都注意不到;

一个人,在精神紧张时,甚至连挨打,都不觉疼痛。

由此可见,个体的识别,与其自身意象格局有关。

个体在饥饿时,食物对实现其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重要;

个体在求偶时,异性对实现其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重要。

识别的道理,即显现于此。

识别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心理的个体的一种主动的、自发的检测过程。

它,直接与人的意象格局相联系。

其功能,即在于自动地引起有机体身心内部的变化,即激发有机体脑的间隙组织提供心理能量,促使有机体在其心理领域形成生命冲动。

生命冲动内所储存的心理能量的多寡,则取决于环境刺激与个体意象格局的相关程度,有机体某种程度的先天结构与当前身体的状况,以及由于季节、气象等环境因素变化给有机体所带来的影响。

对环境刺激所引起的身心变化的知觉,就是情绪。

情绪,并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只是一种身心状态的感知——人的心灵对有机体自身内部状态的变化,即对生生不息的生命冲动运行的反映或感知。

情绪经验的产生,虽然与个体的识别有关,但联结情绪状态的生理变化,心理的个体却是无法控制的。

所谓心理测试仪,俗称“测谎器”,即是根据情绪状态下,个体不能控制其身心变化的原理而设计。

例如,声带震动测谎器(按:一般测谎器在使用时,总得在受试者身上安置一些仪器,如此自然难免将引起情绪状态的原因复杂化,除了是否说谎的因素之外,另外增加了仪器使人紧张的因素,为了改进此一缺点,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的仪器,即声带震动测谎器,,又称为声压分析器,声带震动测谎器与传统测谎器相同,但只分析受试者的声音,不必使用其它仪器,甚至,不必受试者在场,采用电话录音,也可加以分析)在使用时,即是由研究者以不同的问题(包括关健性问题),与受试者谈话,并随时隐密录音,事后,将受试者对不同问题的答话录音带,置于声带震动测谎器中,以平常四分之一的慢速播放,并分析他声音的波形,从而,研判他有无说谎。

第二节 意动

当心理的个体感受到情绪的时候,由于无论是哪种情绪,都会促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因而,心理的个体并不能够仅仅依此现象,决定这个时候的情绪内涵是什么,实际上,还要根据对当时处于什么样的情境所作的判断来决定。

心理的个体在情绪状态下,对当时所处的情境加以研究、评价和认识,对其所感受到的情绪作出判断,决定究竟是何种情绪的心理过程,我们就称之为意动。

任何意动,都是心理的个体有意识地将生命冲动指向一定客体的活动。

意动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心理的个体的一种积极的、自觉的探索过程。

——一种心理的个体以某种合目的的形式,将其所感受到的情绪趋向专一目标,以与具体环境取得联系的过程。

从动力学的角度看,心理能,是意动的基本动力。

意动,总是有意识地将一个特定的客体,包含在自己之内。

意动,不能离开内容和客体而独立存在。

意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

它,必然要联系一种内容,指向一定客体。

离开了内容和客体,意动,也就无由产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