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剑士和重骑兵大败亏输,十字弓兵的对射更是全然不占优势,只有英王长腿爱德华新近训练的强力兵种,威尔士长弓手为神圣同盟找回点面子。
威尔士人喜欢从小练习弓箭,爱德华从中选出身高臂长力大的人加以训练,使用一人高的长弓,箭矢速度之快、威力之大均远超过技术停留在中国东汉时代的欧洲十字弓兵。
刚刚救了李世贵的许仲远许麻子,就差一点点丧命于长弓之下:他又捅翻了一名敌军,但刺刀卡在了骨头中间,扯了两下没有扯出,他就朝垂死的敌兵踢了一脚,借这一脚之力把刺刀拔出。
不料收腿时在什么东西——也许是满地的尸体上绊了一跤,他打了个趔趄,身子一矮。
当的一声响,只觉头盔上一股大力涌来,许麻子跌坐在地,晕头转向。
原来是长弓兵射来的箭矢撞到了他的头盔上,采取锻压成型技术制造的高碳钢盔,是除了攻城武器之外的所有冷兵器无法贯穿的,长弓也不例外,不过钢盔内衬鹿皮软垫分担力量,巨力仍把许麻子击得头晕眼花,则长弓的力道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奶奶的欺人太甚呐”许仲远清醒过来,抄起步枪就要报仇,可对面好大一片长弓手,却不知道是谁射的那一箭,只好随便朝敌人放了一枪,无论打死哪个都算报仇了吧。
李世贵看了看那片长弓手,再看看士兵们忙于应付肉搏的双手剑士、轻步兵和重骑兵,无暇对付长弓手,汉军的伤亡就越来越大了。
毕竟出于成本、机动力和战斗动作灵活性的考虑,需要双手灵活操作步枪、火炮和手榴弹的汉军不可能装备全身板甲,暴露在外的四肢、头面同样会受到伤害。
攻坚英雄连的战斗减员越来越多,不断有人被军医官拖了下去,还留在第一线的则大部分挂了彩。
看着远处的那片长弓手,李世贵不禁寻思:“操,这时候要有一个重炮团朝那片来个无差别覆盖,那就太爽了”
可这是不可能的,第一军第一师抵抗着正面之敌,第三师沿右翼的开阔地展开保护侧面,而左翼的两个罗马军团也陷入了苦战,第一军下属的十二斤重炮团正以连续火力支援左翼,无暇对付这群十字弓兵。
战场上头一次出现对神圣同盟有利的态势,英王长腿爱德华神采飞扬,一如他年轻时候在中东和北非与阿拉伯人作战。
“太好了,这样下去,我们可以通过数量优势,把这群该死的异教徒送进地狱”
在英国历史上,爱德华一世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杰出国王。 爱德华一世,生于1239年,他于1272年即位为英王,那时,他已经是久经锻炼的三十余岁的人到中年的年龄了。 因他对苏格兰人民的镇压被称为“苏格兰之锤”或“残忍的爱德华”,是金雀花王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现在,当威廉姆。华莱士血气方刚地反抗英格兰的统治时,爱德华一世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但在年轻时代他可也是个敢于冲锋陷阵并武运亨通的武士级国王。他击败了威尔士的末代君主李威林,并顺利夺得他的王国,甚至用政治方式抚平了威尔士,训练出后世称雄百年的长弓兵。
他奉行的内外政策都十分积极,使英格兰成为当时欧洲的重要大国,青年时代积极参与十字军和阿拉伯人的战斗,现在又率领他的长弓兵,站到了与汉军作战的第一线。
在爱德华为首的神圣同盟诸位国王看来,胜利的曙光正照耀着基督的十字军。
不过,楚风会让这种幻想变成现实吗?
很多次,他无情的打碎了敌人的幻想,把失败送给他们,把胜利留给自己。
第875章 红色多瑙河(上)
维也纳东郊的战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西南方的远郊就显得份外静谧,农人们早已躲入城中,肥沃的多瑙河谷地平原上空无一人,只有太阳以亘古不变的温柔光线,照耀着这片倍受祝福的丰饶之地,只有维也纳河(多瑙河支流)上的水车孤独的转动,旁边的磨坊却早已人去屋空。
三五名携带狙击步枪的侦察兵策马驰过,来自东方华夏的战马,蹄铁踩踏着古罗马时代遗留的大道,发出嗒嗒的声响。
侦察兵们警惕的观察着四面八方,停下来时为首的杜元华用镜筒足有手臂粗的望远镜观察远处,他的几名战友摘下肩头的狙击步枪,东瞄一下西瞄一下,做着警戒工作。
“没有问题,继续向前”杜元华一声呼哨,这组侦察兵就双腿一夹马腹,泼剌剌朝前方奔去。
同样的侦察兵过了七八组,除了杜元华负责朝正前方哨探,其他各组分别深入侧面的森林和山林查探有无伏兵,几组到附近的村庄调查情况,甚至有人用笼子装着小鸡小兔,一路沿着维也纳河前进,用动物对河水进行测验,检查是否有被敌人投毒的迹象。
大军行动,绝非统帅在地图上轻轻一点便可完成,侦察哨探、马步行军、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乃至水源何处、能供多少人马饮用,桥梁何处、能承载多少重量,林林总总尽在考虑之中,若是对这些一无所知,单单在兵法书上看了些虚实阴阳就想排兵布阵,最终只会落到赵扩纸上谈兵的下场。
侦察兵过后,是一个连的尖兵,血战淮扬连在连长姜良材率领下承担了为大军担任尖刀的任务。
和侦察兵们呼啸而来呼啸而去不同,尖兵连的动作更为稳扎稳打,在姜良材指挥下他们以疏散队形沿道路呈扇面展开,一个连分散在方圆百丈的范围内,往前和各侦察小组保持联络,往后把消息传递给大军本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