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可以飞鸽传书,一来一回也需不短时间。
期间,倘若让新兵进入中军大营,无疑是等同于主动踏入旋涡当中,后续无论如何都对己无益。
听令?
还是不听令?
尤惟明没有犹豫太久,恭声道:“本将不敢违背圣谕,一万新兵入营事关重大,非本将能够做主,还需劳动侯爷大驾,往闵大人府上走一遭。”
江景辰冷笑道:“你倒是好算计。”
尤惟明一本正经道:“侯爷调兵部任侍郎一职,本就是分内之事,本将厚颜,有劳侯爷大驾。”
江景辰眸光幽幽,淡淡道:“本侯身为兵部侍郎,却是命令不了你这位归德将军。”
尤惟明嘴角微微扬起,满脸和善,含笑道:“若侯爷有诏令公文在身,本将自当依令行事。”
也就是背后有一座大靠山,否则就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与当朝第一宠臣对着干。
江景辰很无奈。
宠臣与权臣之间,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在京城里,他能够横着走,到了京城之外,那就得看地方官员识相不识相。
尤惟明不识相,无论官职还是实权又都比不过,尚未开局便已输了一半。
江景辰不由在心中暗自感叹:还是文官好糊弄啊!
不是说文官笨,而是指文官知道权衡利弊,懂得审视适度,讲究明哲保身。
武将也不是不懂,只不过关乎兴兵之事,因此变得有些一根筋。
再加上有沈廷知在背后站着,以家国天下、百姓安乐等诸多大义为核心,一顿忽悠之下,轻易就能把憨直的武将拉到同一阵营。
无功而返。
从尤惟明处离开后,江景辰没有去找其余两军主将,先是回到官邸,将事情经过说与庄延昌听,询问其意见。
庄延昌冥思良久,摇头道:“中军如此,左、右两军亦然,军需处更是难上加难,此事貌似无解。”
陇右道节度使不发话,三军主将不点头,新兵就入不了营,军需处不发军饷,新兵便无米可食。
青玉想了想,接口道:“除非将集合新兵的时间延长。”
招募新兵满一万人,而后定下集合时间、地点,轻易不会变更。
如果将集合时间拉长,新兵自然待在家中,如此便能解决军饷之忧。
但,同样会产生新的问题。
庄延昌看向江景辰,开口道:“圣上下旨,命你在期限内完成招募,时间一旦延长,定会有人抓住机会,当朝上奏参你一本,你作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