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清风云7风雨飘摇 > 第六章 天国的覆灭(第1页)

第六章 天国的覆灭(第1页)

石达开虽然名义上仍然尊洪秀全为教主,但内心深处他已经跟洪秀全恩断义绝。洪教主看石达开出走后,几十万人跟着他,心里很慌,急忙革去两个哥哥的王爵,希望石达开能浪子回头。石达开毫无反应,从他出走的那天起,他就没打算再回天京,如果要回去的话,估计也是兵临天京城。

石达开出走

太平天国的这些首脑们一个个被除掉后,洪秀全非常没有安全感。用现在的话说,领导与下属之间遇到了信任危机。

洪秀全觉得外人都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是可信的,他首先提拔自己的两个哥哥:洪仁发和洪仁达。整个天国只剩下石达开一个王了,洪秀全觉得完全可以给两个哥哥封王,便封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在洪秀全后来提拔的亲属中,只有族弟洪仁玕有才能,其他人大多是脓包。

洪秀全担心石达开有意见,想进一步提拔他,封他为义王,也就是说在诸王之中,现在你地位最高。但石达开居然拒绝接受这个封号,洪秀全有些难堪,因为他不知道石达开心里在想什么。石达开不领情,洪秀全也不为难,仍然称他是翼王,但加上了“圣神风”的封号。

说实话,石达开对洪秀全大封家人的做法很不满,在他看来,要当王首先得有能力。此时,石达开还待在天京城,今非昔比,家人被杀光之后,石达开一直闷闷不乐。虽然他现在总揽军政大权,但没有丝毫的高兴,经常一个人孤零零地想心事。

洪秀全安排两个哥哥当王就是用来牵制和监视石达开的,根据李秀成的说法,石达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负气出走。

1857年夏天,石达开带着亲信部队离开天京城。所到之处,他对大家说自己是继续西征,报答天王隆恩。石达开这次出走直到死,再也没有回到天京。

石达开出走时,带的人并不多,只有几千人,但是他途经安徽、江西、湖北时,部众已经有十几万人。

石达开在出走前后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打仗的水平直线下降,前期他是清军眼里头号难对付的人,但是到了后期,曾国藩将他定为二等敌人,反而把陈玉成、李秀成这些后起之秀看成是头号敌人。到最后,曾国藩和左宗棠这些人甚至认为石达开是个徒有虚名的将领。

石达开出走后洪秀全更加不信外姓将领,用李秀成的话说:“人心改变,政事不一,各有异心。主上信任不专,因东、北、翼三王弄怕,未肯信外臣,专信同姓之重。”

如果石达开没有负气出走的话,太平天国未必一定会失败,清军方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士气低落,这时候捻军又在安徽起义,成立了大汉国。贵州有苗人起义,广东有天地会拉起造反大旗,福建的小刀会也浑水摸鱼……

如果太平天国能够挺住,清廷没有不倒之理。此时清廷已到了内外交困的危险时刻,全国各地都有起义,这些起义打乱了清廷的部署,让清廷无法对天京组织统一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且咸丰政府跟英国的关系也越来越僵,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更糟的是清廷的财政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咸丰不得不命令内务府停止购买丝绸和瓷器,取消八旗子弟的财政补贴。就像周天子后来穷到要把象征最高权力的鼎熔化一样,咸丰也让人把金钟、铜器熔化,做成制钱,开源节流,一切可以想的办法咸丰都拿来用了……

石达开出走不光是因为受气,主要还是怕重蹈杨秀清的覆辙。他已经听说洪仁发和洪仁达在洪秀全面前告状,说自己的坏话,洪秀全似乎动了杀机。

石达开这一出走,旅游兴趣大增,在十二个省之间转来转去,打仗反倒是业余的职业了。这也难怪,天京事变家人被杀,他心情很不好,确实需要旅游散散心。

石达开虽然名义上仍然尊洪秀全为教主,但内心深处他已经跟洪秀全恩断义绝。洪教主看石达开出走后,几十万人跟着他,心里很慌,急忙革去两个哥哥的王爵,希望石达开能浪子回头。石达开毫无反应,从他出走的那天起,他就没打算再回天京,如果要回去的话,估计也是兵临天京城。

一路上,也有一些将领嚷着要回天京城,人们眼中优柔寡断的翼王非常果断地杀掉这些将领。由此可见,石达开这次真的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石达开不高兴,曾国藩就高兴了,他让师爷李元度给石达开写一封劝降信。这位师爷的文采相当好,洋洋洒洒几千言,借古讽今,告诉石达开造反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如果能弃暗投明的话,仍然不失英雄本色。

李师爷恩威并用,将利弊和形式剖析得鞭辟入里,甚至用楚项羽的例子来吓唬他,想当年这个项羽力拔山兮,最后还是乌江自刎。你再看看你,如果你一旦失势,不就是一个不能自保的匹夫吗?放下武器,投靠清军,可保全家性命和富贵;坚持抵抗,只会招来灭顶之灾。

石达开看到这封信,陷入了沉思中,然后信笔写下了一个“难”字。确实很难,石达开现在是太平军中威望最高的人,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振兴天国,再造以前的大好形势。如果他投降,不但辜负了众人的一片期望,还会落下千古骂名,甚至有可能激起叛变。

翼王断翅

以前,石达开打得曾国藩几次想跳水自杀,现在石达开好像锐气尽损,手中有几十万大军,居然屡屡吃败仗。石达开先是攻打浙江衢州受挫,衢州守军只有一万人,石达开却没占到半点便宜,反而被清军袭击,损失几千人。清军援兵陆续赶到衢州后,形势对石达开更不利,石达开不得不全线退出浙江。

石达开打算转战福建,与太平天国后期的另一个重要将领杨辅清会师。石达开一路艰难地到达福建,杨辅清以前是杨秀清的老部下,对石达开的遭遇颇为同情。但是两人见面之后情况有了微妙变化,石达开正不断走下坡路,而杨辅清风头正劲。石达开受不了他功高盖自己,想除掉杨辅清,兼并他的军队。杨辅清也是一个老练之人,感觉到石达开的杀机,带着七万人连夜逃走。

逃走之后,杨辅清又效命于洪秀全,当然他对洪秀全也不是真心的,东王被杀后,他在福建鼓吹造反,打回天京。现在形势不同,靠着大树好乘凉。

石达开准备在福建发展,打出一片坚固的根据地,但是清军和乡勇联手起来,让本已心力交瘁的石达开疲于应付。石达开觉得福建不好待,决定去江西那边看看。后来听说江西那边爆发了瘟疫,石达开便在福建滞留了一个月。这一停留,给了清军时间,周天培等人赶到福建袭击石达开,石达开又吃了败仗,士兵们如惊弓之鸟,四处逃散。

石达开带领部队义无反顾地窜入江西,冲过重重包围,终于到达了革命根据地瑞金。石达开在江西大规模征兵,然而江西也很难发展下去,因为这里大部分被湘军控制。

江西待不下去,石达开选择攻打湖南。进入湖南后,石达开一路攻城略地,直抵宝庆府。湖南人做事打仗都有一股蛮劲,而这点恰恰是石达开缺乏的。

宝庆会战是太平天国战史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最为惨烈的战争。宝庆地势险要,城池坚固,民风彪悍,能不能拿下宝庆可以说是石达开后期军事生涯的一个转折点。石达开的军队大概有十几万,湘军有四五万人。太平军这边的总指挥是智力和魄力都在不断下滑的石达开,湘军的指挥是智力不断上升的曾国藩和胆识勇气不断增长的左宗棠。

最关键的是湘军占据地利,粮草充沛。石达开虽然雄兵十几万,但消耗太大了,而且是一支流动军队,战事一旦僵持,太平军必败。

事实正如曾国藩所料,石达开伤不起也耗不起。石达开气势汹汹地过来,留下一大堆尸体,大多数是自己这边的,然后狼狈不堪地离去。

随后,石达开转战桂林,仍然没能攻克。

1859年底,石达开终于时来运转,攻下庆远府,他把这里命名为“龙兴”,大有东山再起一展宏图的意思。可惜,好运已经离开了石达开。1860年3月,石达开进攻百色,这一次损兵折将将近十万人。

失败还不是最残酷的,比失败更残酷的是,军队人心涣散,不少将领闹着要离开。石达开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虽然他一向是个比较仁慈的人,但处理这种事情也毫不手软。杀掉了几个将领,勉强稳住了形势。

这一年石达开刚好三十岁,刚步入中年,本来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他的心情却非常低落。在将领们的建议下,石达开又进攻南宁,拿下南宁之后,将士们强烈要求他回天京主政。石达开烦透了,表示自己不可能回天京。将士们漂泊在外,没有归宿感,而且一直这样,心里也很不踏实。

彭大顺和朱衣点等大将居然带着十几万人脱离石达开,想一路杀回天京。这些人的下场很惨,要么中途被清军歼灭,要么投降清军,要么在江西和李秀成的部队会合。

石达开受此打击后,更加一蹶不振。心灰意冷之中,他对部将说要“归隐山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一旦造反就没有回头路,太平军允许他退隐,清廷也不允许。造反不是荣华富贵,就是死,想闲云野鹤是不现实的。

1861年,石达开离开广西,再次回头攻打湖南。行军的路上石达开的情绪一直很低落,甚至都懒得约束部下,任由他们一路劫掠,也许石达开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败亡了,所以他懒得去阻止。

到达湖南涪州时,石达开的部队又有二十多万人,当然这些部队的战斗力远远比不上过去了。大量的精英流失,一些新招募的士兵又没纪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