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日志–太阳日302
我们有辆拖车了。
在魔法与少许上手精细引导之下,把小马飞船的残骸放到一号漫游车底盘上只花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然而接着我们却花了太阳日299与300总计十一个小时的EVA来确保它能固定下来。三个家伙硬是挤进一道按设计也许只能勉强容纳一人的缝隙,互相纠缠着身子乱爬,举着装上了各种套头的套筒扳手努力往上伸,还总会有螺帽没卡进螺纹,掉进我们所处的沟槽中,一番乱摸才能找到……对了,我是不是还没提到要穿太空服?想想看。还有太空服。酸爽。
现在我们已经在四十四处不同位置临时装上了简易支架或夹钳,用螺栓紧紧固定到漫游车的底盘组件上。但这件事我们不得不做。天狼星串联漫游车改造方案的5-E选段详述了我们应当再利用,或者安装新的“挂载点,数量越多越好”,而NASA这话说得绝对是有道理的。这些我们全都用得上,可能还需要更多。
就算是完全空载,拆掉了所有我们能拆的东西,甚至还把船体切掉了将近一半,友谊号都至少有十六吨重。路上的每一次颠簸,每一次摇晃,车身的每一次倾斜,都会给这些连接点施加巨大的压力,而如果它们在途中挂了,我们就完蛋了。我们已经没法再给飞船减重了——实际上接下来的每一步改造都反而会增加飞船的重量。因此我们除了把飞船与漫游车底盘直接焊到一起(如果星光有这种咒语,我们还能找到什么东西来充当焊接填料的话,也许还真会这么做)之外的唯一选择,就是重复利用小马飞船船壳底部每一个已经存在的预置孔,装上每一个能找到的扣件,并捆绑到漫游车底盘的某处。
而我们确实这么做了。幸好漫游车底盘是个挺大的开放式网架结构,要往上固定东西其实不怎么麻烦。但不幸的是这样的工作意味着我们需要穿着太空服透过底盘网架拧动套筒扳手,也是我们花了整整两个太阳日的时间才装了四十四个挂载点的原因。
相比之下,昨天的任务就显得简单多了——完成车辆拖钩总成的连接,接好所有连接二号漫游车维生系统以及小马飞船的管路。我已经在飞船压力舱壳上打了洞,装上了他们的真空自封阀门。于是在星光熠熠与蜓蜓的帮助下,我只需要在拖钩与飞船船尾(别忘了,飞船是头朝后装在底盘上的)之间几英寸的距离搭上几条新管线,然后到飞船里头把来自一号漫游车维生系统的管路,以及一堆辅助线路布置到那个大维生系统设备箱的安装位置旁边就完工了。
不过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点特殊处理。维生系统设备箱原本的安装位置在底下的机械舱里,着陆时破裂了,现在成了任由我们取用螺栓的废旧金属堆。小马飞船上的供气管路会在任意舱室失压的情况下自动密封,但这些管线我们还要拿去制作设备箱与一号漫游车的旧维生系统之间的线路。这样就意味着需要再补上压力舱壳上新增的两个洞,精确切割出两个堵头并刻上螺纹拧进舱壁,以幻形灵黏液制成的密封环作衬垫。
插上这个堵头还不算什么难事。真正困难的部分是我们要让居住舱段泄压之后才能拆下我们想要的那段管道,因此我们不得不第三次把储存在飞船中的干草搬出来。搬运干草所用的时间是其他EVA任务总时长的两倍。
不过我们还是坚持完成了,现在有关拖车维生系统唯一剩下的工作就是把设备箱装进它的新家,连上供气软管与水龙头。我们甚至还用多出的EVA时间装上了灯带,飞船里总算又能有点真正的照明了。小马们用的灯泡每个舱室已经只剩一个,备件也都用完了。
下一步是尽可能把装得下的太阳能电池板装到飞船顶上的永久固定支架上。这件事需要我们好好策划一下,因为(除众多其他原因之外)飞船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现在飞船被装到比自己的后起落架还高不少的漫游车底盘上之后,问题甚至比以前更严重了。
我觉得问题不大。拖车改造方案上只剩下两个步骤了,二号漫游车还有四个(因为我已经决定了不带探路者上路)。就算我们放轻松慢慢来,在太阳日320之前也一定能完工。而由于测试中包含了要求我们关闭洞穴农场的步骤,我是打算至少要等到太阳日420之后再做的。所以现在真没什么可着急的。时间不成问题。
我尤其希望能让蜓蜓放松一点。看到她回来自然是好事,现在她出了茧之后看起来也稍微饱满了一点。但她的外观仍然像是只做过化疗的虫虫马。她还远不及进虫茧之前那样精力充沛,而尽管她一直在努力掩饰,还是看得出她很容易疲倦。她的健康恢复将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这也是我还不打算停运农场的主要原因。
明天我们会来洞穴农场停留一会,之后星光和我会再往东去,寻找一个收集食盐的新去处。之前为了派对烤了那么多自制薯片,现在我们的盐罐已经见底了。然后我们有机会再研究一下我待在飞船顶上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时候能布置什么安全措施。再之后,我们会花一天时间把太阳能板移到离居住舱比较近的地方,这样操作起来会方便一点。
对了,话说起来,我也应该抽时间重新搭一下我之前拼凑起来的电源转换器,增加一个可以接入太阳能电池板的插座。又找到了一个让我暂时不用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一只使用魔法时常常会不幸毫无征兆地掉线的独角兽的理由。完全想不到我对这一点能有什么顾虑呢。
那,情况就是这样了。我们会慢慢来。希望火星能饶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