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共有二十位旅客,数十担江南土产,板主忙得不可开交,下货点货、雇请夫子、找主事人请数十名纤夫牵缆……旅客的一切,只有自己处理了。
村中相当热闹,十余艘早到的船,带来了两三百位旅客六家旅店几乎客满。
这里的旅店皆规模不大,大半因陋就简,只有三家设有可容纳携眷旅客的大房,其他都是又脏又臭的大统铺,一间房挤上二三十位旅客,每人仅占三尺铺平常得很。
姑娘穿的虽是男装,女人仍然是女人,她怎敢与其他的男人挤在大统铺里并头睡觉?女孩子走江湖麻烦得很呢。住宿不便就是麻烦之一。
跑遍了六家旅店,就是找不到房间。三家有大房的客店,皆被有眷的旅客住满了。
小村只有前后两条街,百十户人家。两人无可奈何,眼看天色不早,两岸奇峰插天,天黑得早,再找不到宿处,问题大啦。
“先找地方填饱五脏庙,回头到码头找板主。”林彦将随身携带的小包裹搭上肩:“在船上过一宵总比露宿街头好。”
“不可能的。”芝姑娘苦着脸说:“为了卸舱下的货担,船板都取掉了。船头全是水,也不能睡。”
“这……吃不要管,食罢再说。”
“也只好如此了,在码头睡一夜也无妨。”姑娘不反对露宿,她有太多的露宿经验。
他俩在一家小食店进食,邻桌有三位食客,操着浓重的乡音,一面进食一面聊天。
食毕,店伙送来一壶好条。邻桌的三位食客,也正在喝茶,仍在大声聊天。
林彦心中一动,扭转身向邻桌坐得最近的食客说:“老哥请了,请问这里到归州还有多远?”
他的口音带有湖广腔,彼此相去不远。食客用手抹抹大嘴,眯着眼反问:“你问得很奇怪。这里不是归州吗?”
“在下的意思,是指归州城。”
“哦.快了快了,上滩不久就到了。”
“你老哥好像是州城的人。”
“是呀,但不是州城的人,是旧归州城的人。”
“归州还有新旧?”
“是的,本来州城迁来迁去,滩上的爱子城也曾经是州城。最近迁走的一次,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哦!客官是到归州的?”
“对,到归州访友。老哥是归州人,地头一定很熟罗。”
“哈哈!归州能有多大?三五百户人家,活了一辈子,当然熟啦!”
“请教,贵地有没有姓符的人?灵符的符,四五年前从下江迁来的。”
“姓符?怪姓。”食客沉思片刻,眼神有些小变化:“没听说过。”
“也许你老哥地面并不熟。”林彦笑笑说。
“什么话?”食客恼了:“新归州旧归州,哪一家我不清楚?你……”
“城郊你也熟吗?不见得吧?”
“见了鬼了,城郊除了山还是山,只有鬼占而无人住,你认为我熟不熟?”
另一名食客哈哈大笑,笑得暧昧。
“张老五,你笑什么?”食客不悦地问。
“王老哥,这位客官的意思,并不专指城郊。”张老五加以解释:“大概是指乡下。郊与乡是不同的,郊仅指城廓附近,乡就大啦!”
“对。”林彦接口:“在下的意思是指四乡。”
“这个……”食客不再吹了。
“沙镇溪一带,你就没有去过。”张老五说。
“这……往上走。我是没去过。”张老五只好承认。
“沙镇溪在何处?”林彦问张老五。
“在州西十几里,是一条小溪。江口附近本来有一座巨大的石梁拦在江面,那年新滩山崩江水暴涨那座石梁突然失了踪,水势平下来了。”张老五热心地解释:“溪口往西,上游三四里半山腰,就有几户人家。船经过时,你抬头上望,那几家人就住在你头顶上的高空里,吐口痰也可能掉落在你的头上。像那些地方,八辈子也没有人去过,谁知道他们姓甚名谁?光从山下往上爬,也得爬上老半天,鬼才愿意去打听他们姓钱赵孙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