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百战百战 > 第27部分(第2页)

第27部分(第2页)

第一件事是收集残兵,把战败的士兵重新集结起来,并向朝廷打报告,要求增兵。

第二件事是追究责任,带头逃跑的杨镐被罢官免职。

日本方面,日子更不好过,14万日军,半年时间损失2万余人,明军虽然也有损失,但明朝国土广人也多,明朝可以源源不断派兵过来,日本则不一样,日军的全部家当就是这12万人了。仗要打个没完,耗到最后,日军最终免不了全军覆没。

况且明朝没有软弱的主,从几年前的李如松到现在的麻贵,都是超级强悍的人,打仗不要命。战略上,日军龟缩在釜山附近的狭小区域,对朝鲜的大片土地只能看,不敢去占。

日本人想和谈,毕竟投入本钱太多,还是希望多少捞点好处,挽回面子,好走人。

然而明朝这边全是*,根本就没想过谈判,别说割地赔款,连路费都不打算出,且毫无妥协退让的意思。

随着时间推移,日军开始吃不消了。因为他们部队太多,且长期出差在外,国内供养不起,又没人种田,只能陆续往回拉人,在朝日军人数随即减至八万。

与此同时,明朝军队却源源不断地开入朝鲜,加上麻贵之前整顿的残军,总数已达7万。

明军从未如此强大,日军也从未如此弱小,于是战争又将开打。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于日本,年六十三。

丰臣秀吉死后,日本方面封锁了消息,并指派专人前往朝鲜,传达了这样一道命令: 极力争取议和,如议和不成,即全线撤退。

撤军日期定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11月5日,此日之前,各军应严加布防,死守营垒,逃兵格杀勿论,并应誓死击退明军之一切进攻。

为保证撤退成功,当时知道这一消息的,仅有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寥寥数人,连许多日军高级将领也不知道。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丰臣秀吉的死讯竟然还是传到了朝鲜,然而没有人相信,因为根据以往的传闻计算,丰臣秀吉至少已经死掉了十多次。

于是,在前方等待着麻贵的,是日军最后的疯狂。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7月,麻贵再次做出了部署:

东路军,由麻贵亲率,所部3万人,攻击蔚山。

中路军,统帅董一元,所部2万6千人,攻击泗川。

西路军,统帅刘綎,所部2万人,攻击顺天。

9月7日,三路明军正式出征,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是西路军,主帅刘綎。

刘綎,字子绅,江西洪都(今南昌)人。 他不但勇猛善战,而且力大无穷,用的兵器镔铁大刀重量120斤,他可以 轮转如飞。 由此得一外号:刘大刀。

在当时的赴朝明军中,有三支公认战斗力最强的队伍,他们分别是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吴惟忠的戚家军,以及刘綎的车军。

车军,共计五千余人,以川人为主。与辽东铁骑和戚家军不同,它是一支混合部队,除了步兵,还有骑兵,火枪兵,当然,还有大车。

具体战法是这样的,每逢出战,骑兵先行,步兵和火枪兵推着大车前进,敌人出现时,即迅速将大车围成圆圈,组成车阵,火枪兵以此为屏障,用火枪对敌发动齐射,完成第一波攻击。

待敌军锐气已尽时,便发动骑兵由车阵内冲出,击垮敌阵,然后步兵出击,追歼敌军。

很明显,这是一种攻守兼备的战法,守时滴水不漏,攻时锐不可挡,凭借这支部队,刘綎赢得了无数次战斗的胜利。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9月19日,刘綎部逼近顺天,小西行长亲自驻守在这里。

小西行长和刘綎交过手,也知道车军的厉害,他目前只有一个想法,撑到11月5日,开溜。于是不论刘綎在城外怎么叫骂,小西行长就是不肯出战,即便有获胜的希望也不愿做出牺牲。

9月20日,董一元到达泗川,驻守在这里的事是岛津义弘。

岛津义弘,日本人尊称石曼子,是九洲地区的人,这里民风彪悍,作战勇猛,冲锋一定在前,撤退必定垫背。

岛津义弘和他的第五军就属于这一类型,其作战特点是勇猛、凶残,不怕死,即使寡不敌众也敢打,是日军的战斗主力。

双方兵力对比是,董一元2万6千人,岛津义弘2万人,基本上势均力敌。

9月28日,明军先锋李宁,率1千人冲入了泗川城内,被日军围攻,战死。 董一元带领大军随后赶到,全歼守军,击毙日军大将相良丰赖,主将川上忠实身负重伤,率领1百余人逃进内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