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百战说明了什么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1266年…1270年,忽必烈每年都派使臣到日本,希望日本向蒙古朝贡,连续五次,每次都被日本拒绝,且一次比一次态度恶劣。日本执政者北条时宗不但不准备向蒙古朝贡,还加强防御工事建设,准备迎战。

忽必烈很生气,但是此时蒙古跟南宋打得难解难分,没有办法分兵去打日本。

1274年,忽必烈不顾两线作战的风险,此时开打小日本。

1274年10月初;忽必烈派风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率领军队以船舰九百艘、士兵3万3千人(蒙古人1万8千,高丽人1万5千)占领了日本对马、壹岐两岛,进占肥前松浦郡,迫使日军不得不暂时退却到大宰府附近。元军不在陆地宿营;夜间仍回船舰。当元军回到船舰后;恰遇当夜有暴风雨;元舰沉没二百余只。造此天灾,元军不得不撤回大陆。

忽必烈忽必烈听到征服日本失败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震惊;他几乎不相信战无不胜的蒙古人能败在小小的日本国手下。为了挽回蒙古人的面子;他决心与这个岛国血战到底。但由于消灭南宋的战争正进入关键时期;因此他再次派遣礼部侍郎桂世忠、兵部侍郎何文著、计议官撒都鲁丁前往日本,以强硬的态度要求日本纳贡;否则将诉诸于武力。

日本政府刚打了胜仗,他们处死了忽必烈派遣的使节。

1281年,南宋已经被彻底征服了,忽必烈下令攻打日本。

元军兵分两路,第一路东路军,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丽、汉军4万从高丽渡海;第二路南路军,阿塔海、范文虎、李庭率南宋投降军10万从庆元、定海启航。二路大军约定六月以前会于壹岐岛及平壹岛。这两路军真正有战斗力的是第一路的4万,这4万人中有2万左右是蒙古勇士,至于第二路的南宋投降军,根本没有打仗的心思,忽必烈虽然没有杀掉他们,但也不想把它们留着威胁自己,于是不管他们战斗力如何,即便凑数也把它们拉上了战船。

人数多、辎重多的南宋投降军行动迟缓;没有按预定时间与东路军会合;东路军在等待无望的情况下;从合浦出发;侵袭日本对马、一岐两岛后;进抵筑前志贺岛登陆。

日本守军已有前次抗击蒙古的经验;他们在箱崎、今津等处沿岸构筑防御工事;并以精锐部队开进志贺岛(志贺岛与九州之间有陆路可通);与东征元军进行了激烈战斗。”元军战败;退至鹰岛、对马、一岐、长门等地;与姗姗来迟的江南军会合。

两路大军会合之后,问题来了,高丽军和汉军并不想打仗,积极性不高,加上多民族部队语言不通,高丽、汉、蒙古将领之间不能协调作战。这样;蒙古军在得不到支持的前提下;依然强悍地往前推进,但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元军和日本军对峙达两个月之久。蒙古军队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两个月之后;即8月15、16日;一场巨大的台风袭击了库树(音译;指平户)海岸;蒙古军再次企图撤入海上;但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在此次台风袭击下;蒙古东路军损失13;江南军损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杀或溺死。

至此;元朝与日本的军事关系以蒙古的彻底失败而结束。

总结元朝失败的原因,由下面几点:

1、天时,元军不适应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被台风、暴风雨搞得狼狈不堪。

2、地利,蒙古人属于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优良的军事武器战马仅仅适应于陆地而不适应海战;蒙古军队离开马就如同鱼失去水一样。

3、人和,元军中只有占少数的蒙古人作战勇猛,占兵力大部分的汉军和高丽军并不想打仗。

元朝与日本的关系以元朝二次东征失败而再次隔绝;作为战胜一方的日本;因赶走了蒙古人而避免了更大的劫难;作为战败一方的元朝不仅使国内实力受损;而且也使蒙古军队的神威扫地。这极大地伤害了蒙古人的军事信念。可以说;元朝对日本的两次东征给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远大于对日本的消极影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百战中国之61_明朝_土木堡之变

百战中国之61_明朝_土木堡之变

得分项得分权重

战略意义2930

战争规模1920

伤亡规模1920

战争知名度1415

将领知名度1315

总分94100

兵将蒙古明朝

双方兵力10多万50万

伤亡兵力不详全军覆没

将领也先明英宗

战略意义

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文武百官多数被杀,50万大军全军覆没,这一战成为了明朝的一个里程碑,此战过后,明朝元气大伤,对外战略上被迫变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守。

战争规模

蒙古

10多万。

明朝

50万。

伤亡人数

蒙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