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正讲处。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太宗道:“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两个癞游僧。扯下来乱说胡话。”太宗闻言。便引众出来观看。见了那两个和尚。觉着有些眼熟。想了一想。记了起来。问道:“你是前日送袈裟地和尚?”
观音见了太宗。也不下拜。立着答道:“正是贫僧。陛下有甚话讲?”
太宗道:“你既来此处听讲。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地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音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道:“你可记得么?”观音点头,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这时观音即与木吒现了原身,驾起祥云,立在半空处。慌得太宗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观音轻启朱唇,说道:“启禀唐王,西方我佛如来处,有大乘真经三藏,此去路程有十万八千里。若有一位高僧能去取得归来,可以超度鬼神,成万世不易之基,得金身正果,保佑江山永固。”
太宗闻言大喜,环顾左右道:“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话音未落,听得天边大笑声传来,朗声道:“我东土也有妙文,为何独向西方求取耶?”抬头看时,见东方天边又有一团云彩滚滚而来,疾行甚速,眨眼来到面前,落在太宗身侧,现了一人一骑。太宗一见此人,登时面露喜色,上前高声呼道:“原来是上仙驾临,朕怠慢了。”
众人又再凝目细观,只见来人一身白衣,顶上有两角之形,空着两手,跨在一匹瞳孔泛金、似马又似麟的神兽上,面上带着笑容。那些久随太宗地老臣子如秦叔宝、敬德等人顿时想起,此人正是昔日向太宗进言玄武门之事地妖仙,叫牛魔王邓坤的便是。再加上太宗还魂当日,对众臣说出地府所遇,众人都明白邓坤在其中出了大力气,心里俱道:“原来是他!”
邓坤一抬腿,下了辟水金睛兽,对太宗起手道:“在下见过陛下。”
太宗连忙扶住,道:“不敢当,不敢当。上仙是朕救命恩人,朕一日不敢有忘。”当下转向众人,说道:“这位是邓大仙,有恩于朕,诸位可快快参拜。”
这话从太宗口里说出来,下面臣民多有不识邓坤者,闻言如同炸开了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太宗其时深得民心,众民闻得邓坤救了他性命,虽然不知就里,但都承他的情,见太宗口称上仙,也不知是谁带头,突然有人跪下,扬声高叫:“拜见上仙。”一个跪,顿时跪倒了一大片,皆顶礼膜拜,口呼“上仙”不止,那声势比起刚才见到观音的情景也差不了多少。
邓坤在众人面前,架势装到了十足,心里大为得意,脸上只半点声色不露,遥遥对着天上地观音稽首道:“在下见过观音菩萨。”
观音在天上见了,正自皱眉,心道:“地藏王不是说他亲口答允了不来阻挠水陆大会一事么?他怎的又来?”她本来想摆摆架子,说完话就扬长而去,此刻见邓坤来了,心里就有些没底,便就按下云头,复降到太宗身侧,木吒紧随其后。观音落地,对邓坤还礼道:“见过邓大王,不知此来有何贵干?”
邓坤哈哈大笑道:“在下得陛下相邀,前来拜会。适逢听到菩萨说到西行取经一事,心里有些话不吐不快,所以冒昧现身。菩萨勿怪。”
观音黛眉轻皱,道:“取经之事,乃是无上功德,难道阁下认为此举有何不当之处?”她心里也觉得奇怪,这西行取经之事乃是天数,三界之内但凡是有些修为的人尽皆知晓,这邓坤就算再不爽也只能烂在肚子里,怎么就有这个胆子明摆着出来反对?难道他不怕圣人亲自前来,以天为名将他坏去?一想到有着天道作后盾,观音也毫不慌乱,当下打定了主意,只要邓坤敢对取经之事稍稍说个不字,就给他点颜色看看。
邓坤笑道:“非也,非也!菩萨误会了。”转向太宗道:“启禀陛下,菩萨之言一点不差,那西方地真经三藏是极好的,纵然西去要经历千山万水,无数苦难,也是值得。这事还请陛下尽快选一位高僧前去求取,好教天下念佛之人能得佛门真谛,诚为莫大的善举。”
闻得此言,观音又是好生奇怪,心想这牛魔王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狗皮膏药,难道他千里迢迢跑来,也是要劝太宗派人去取经么?正在狐疑处,又听邓坤话锋一转,续道:“只不过只求不予,不是我泱泱大国地作派。日后人家说起来,说陛下在西方得了东西,却丝毫没有好处留与西方,有失中华上国的脸面,说出去也不好听。”
第一百三十七章:亲善大使,名头足够压死你
中国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一个德性,心里以中华上国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泽被四夷,这种心态并不是后来的所谓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并从中得到莫大的快感,落实到行动处,那就是对外族人特别厚待,常常外族人进贡一点不上道的小玩意,天朝的皇帝就加倍的赏赐回去,从来没有说只拿不给的。虽然这个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有助于维持和平,但也引来了不少浑水摸鱼打明旗号来占便宜的—大家都知道天朝皇帝乐善好施,做一百的人情还礼两百,要是肯再卑躬屈膝说几句好话,所得的赏赐还极有可能计以倍数的翻番,这种稳赚不赔的好事儿谁不动心?
那些个天朝皇帝究竟怎么想的,现在已然无从考究,但是自汉唐以来,各朝皇帝都乐此不疲,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一概如此,唯一的不同是明君对外族人好的同时对自家臣民也不差,昏君则是只对外族人好,把自家臣民看作刍狗而已。
太宗自然称得上是明君,但是也不出这个怪圈,虽说西方是佛地,他拜佛求经之心也不可谓不诚,但心下终究觉得那西方是蛮夷之地,充其量,也就是个甚是开化的蛮夷之地罢了。
这上邦大国的思维在他脑里根深蒂固,哪里是一时半会改得了的?自来只有别人向大唐求学,此刻要他千里迢迢派人去求取真经,即使不能说是不情不愿,毕竟潜意识就觉着有些不爽,只不过自己都没发觉而已,现下一听邓坤地话,即时深以为然,颐首道:“上仙说得极是,只求不予,非君子所为,果然不甚妥当。不知上仙何以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