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工商业发展也有些不足之处。
如今这些工坊大多数建在长安,或是各大城市,而那些下面的偏远县城和乡里,是很少有工坊的。
而最穷困的百姓,却恰恰是在这些偏远的县城和乡里。
他们单单依靠那点田地,能吃饱穿暖已是不易,至于过上富足的生活,还是很难的。
如果他们能够像其他大城市的百姓一样,可以去工坊做工,家里多些收入,必定会改善他们的状况。
因此,以后大唐还要大力发展工商,并且鼓励那些工坊主,尽量到一些比较偏远地区,去建立自己的工坊。
偏远地区的土地价格低,工钱也比繁华的大城市低很多,这样的话,工坊主所需成本将大大减少,他们也能获得更大的好处。
而那些地区的百姓也可以做工,多赚点钱贴补家用。
当地的官府也能减轻压力,朝廷也可以更加稳定民心,减少祸乱动荡。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孟南柯轻轻点点头,示意马周继续说下去。
“至于文教,这几年发展的很好。
以前只有世家大族,和豪门权贵之家,才可以读书识字,普通百姓想要读书,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知识书籍被限制在一个圈子里,以至于文教发展极其缓慢。
而这些年,孟院长在大唐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书院,很多寒门子弟,可以读书识字,明辨事理,文教开始逐渐大兴。
不过和工坊的情况差不多,这些书院都是在大城市,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书院。
所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建立书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大量钱财,还需要很多先生。
孟院长虽然也算大富人家,家财无数,但也经不住如此大的开销。
再说,您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先生,来教学生。
以后大唐,不能全靠孟院长自己承担如此大的压力。
此事应该朝廷出面,朝廷出钱,在全国各地建立书院,并且派出学问精深之人,前去做先生教育学生,以发展文教。”
孟南柯挑了挑眉毛。
呵呵。
这个问题,好像和马周说的有点不太一样。
现在这些书院,虽然花费不小,但是他还真的能轻松负担得起。
毕竟,这些书院也是收钱的,只不过贫困户可以减免,学习成绩优异的,还有奖励。
书院不可能全部都是家贫如洗的穷人家的孩子,也有很多小地主小商人家的孩子。
贫困家庭孩子,其实更多的是留在家里帮忙干活,而不是奢侈的坐在书院里读书识字。
他们家庭压力太大,十来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帮助家里干活,减轻负担了。
虽然那些家长们也明白,只有读书做官,才能改变命运,光耀门楣。
可是他们同样明白,如果都活不下去了,那所谓的美好未来,只不过是画饼。
不过他也没觉得马周说的不对,朝廷出面解决一部分人读书识字,也是好事。
那样的话,他的大唐长安书院,就可以优中选优,找出大唐最厉害的孩子,学习高深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加快推进大唐的发展。
数理化才是发展的根基,儒学,就是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