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供养树神什么好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刘晓跳下车搀扶着余老下车回家,他一边将手中的火车票递与余先生,一边欣喜地打量着眼前的老房子和老胡同。临走时,一副满脸美不胜收表情的刘晓叮咛道:“这是去扬州的车票,您收好。”说话间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胡同街道、老房子、门墩、门首什么的,很仔细地环顾着四周,他仿佛在寻找什么东西似地不无羡慕地对余老说道:“你这儿住的环境真好,这老房子,老胡同,看着就舒服,有种老北京城的韵味,我真喜欢这里的,多有文化底蕴呀…。…”他还想说些什么,不想余老一句话将其的感慨陈词挡住:“刘晓你们家,一定住楼房吧。”对余老生硬且简约的回话,刘晓全然不理会其中的含义,他仍想说些什么,无奈余老己一步迈入家门槛。刘晓一个人冲着周边的老房子,细细地上下左右地打量了许久,着实观赏了一番,才恋恋不舍地回到车上。随手打开收音机,一脚油门,车飞驰般上路。仍沉浸在狂喜中的刘哓,不禁伴着车内音箱传出的“欢乐颂”乐曲吹起了口哨,欢快旋律的乐曲声与清脆的口哨声从车窗中传出,洒下一地。

要说刘晓与余启明还是大学校友,不同的是余老上学时该校称为学院,而刘晓的毕业证书上的印章是大学字样。刘晓是这个园艺系的高材生,他毕业走向社会的人生路走得很是顺利,一出大学校门就进入了中央级的出版社。这很令同学们羡慕甚至有点嫉妒得愤愤不平,但这也没辙,谁让他的什么姨夫正好在出版社的上级机关原林业部里工作呢。别看他刚出校门年龄不大白白净净的一幅书生气,但为人处事还有些城府,多干活少说话,交办工作积极努力表现挺好,人缘也不错。也因此这回被社总編相中并委以重任,与余老合作成为该大作的责任编辑,当然,也不排除他自己的摄影作品曾两次获市记协举办的摄影大赛的优秀摄影奖,这其中也有一定推波助澜的功效。他的喜悦还窃窃夹杂有只他自己明了不能明说的原因:一个借此次编书外出采风机会,完成个人心仪创作愿望的实施计划。

(胡同内各式宅门门楼)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久居京城东北区域老街平房的余老是个地道老北京人,住房也是京城里最常见最普通的一所私宅。年久失修的随墙门楼是灰瓦双向坡的普通式样,门框内凹其中,厚厚的有半尺多高的门槛中间磨出深深的孤形状,大门的朱色油漆早龟裂并变成棕灰色而且大多剥落,露出木板棕麻腻子,虽经历“*”时又是凿又是涂抹的刻意铲除掉,但眼前仍然依稀可以辨认出大门上旧有的门联字迹:“忠厚传家久”和“读书继世长”楷书字。门面上的铁门首因图饰己磨损仅有外型也就躲过那场劫难幸存下,而街上众多门面的铜门首就早归“四旧”收缴了,仅在门上留下几个通孔了。临街门楼二端刻有蝠(福)、鹿(禄)、桃(寿)、喜鹊(喜)图象石刻的箱型门墩 ,门框上方有残破的戏文砖刻,也是当时因为用泥抹盖上,也才存留下来。走进院迎面是砖搭几架上的几盆作功与盆器考究的松柏类和石榴树桩盆景,正中下方是一件中型峰峦叠翠的山水盆景。院墙攀有开有杏黄色花朵的凌宵藤,院落充满绿意。通过院中后来搭建厨房旁的狭小通道,就来到正房,三间北屋为卧室、客厅兼书房,屋内中西合壁的摆设。靠两面墙而立的书架上摆满各类书籍,多为园艺类和众多的盆景专著,也有书画类的精装书、还有陶瓷、园林等方面书籍。墙上的老旧的字画挂轴,写字台上的文房四宝和青铜、石刻摆件,并有几块不大但造型与色泽都有不错的姜石和灵壁石摆放在书柜和几架上,为房间平添了几分雅气,令人一迈进院门就感受到传统的知识份子家庭氛围。

百年老宅到他这辈己是第三代了,他的爷爷随义和团从山东老家挥舞着大刀奔向京城,砍杀外来侵略者保卫大清朝,队伍打至天津时,因朝庭内外原因被解散而告终。慈禧“老佛爷”念他们效力大清的忠心,将他们这些骁勇善战的士兵驱赶到京城南右安门西南的田地安置,让他们为皇宫种菜蔬为生,整齐划一的青壮年男子汉又是集体迁居的种菜专业户,很有兵营的规整,这也就有了后来的“菜户营”地名。见过世面头脑灵活的祖辈见宫内鲜花有需求而且花要比菜“金贵”了许多,于是又打通层层“关节”,获得了为宫里种养供应鲜花的营生,就举家来到了菜户营西南方向十来里的地方,那里的土地满是细沙土质,捧在手中会顺着手指缝成线状地漏出,种庄稼不长却很适宜养植花木的地方这块土地的樊家村、皂甲庙、草桥村、纪家庙村、看丹村等周边上下十八村,村村以植花木为生,又各有干秋地种植不同的花木。有种牡丹的看丹村,也有为京城人喜欢喝的茉莉花茶,几十亩一水地专植茉莉树,也就培养出各有绝活的花把式,也就园艺行家里手。余家举家一个叫黄土岗的村子落户种花。几年下来又置办了几亩暖棚地产。宫里冬季要牡丹花、勺药花,要树桩盆景,他爷爷为生计四下拜师学艺,几经冬夏的勤学苦练,成了远近有名的花把式,为宫里种鲜花和做盆景成了他家的谋生活计。清朝完了,又给民国政府各衙门、达官贵人家送盆景、鲜花的,余启明儿童的记忆:地窝式大棚、堆放的花盆、爷爷躬着身子修剪树桩、父亲赤膊着帮爷爷将花装车……

他的父亲读了几年私塾,没有继承父业是沾了为皇宫送花基垫下的人脉,去了宫里造办处学了建筑彩绘手艺活,身怀技艺的父亲这一辈子,就是围着皇城各处地的厅堂廊榭中画油漆彩画。不用画稿施工的父亲,满脑子都是中国古典文学故事和历史、人文典故。他记得小时候父亲逗他们兄弟姐妹玩,总是信手在地上、桌上画上几个小孩童讲故事给他们。他至今只记得父亲笔下的小孩都是一样的大脑袋瓜、脸向前探着一副弯曲腰驼着身子的样子。读过书的父亲知道读书带给一个人一生的益处,于是在京城里买了个宅院。尽管日子过得紧巴了许多,他也让儿子去了学堂读书,余启明不负众亲人的期望地一直由小学上到了大学。在这个北城靠近城墙根的院子里,他渡过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将至的老年。

如今园艺专业高级编辑余启明先生可谓:事业有成,著作等身。居室显书柜中一隅的二十多部整齐码放的书全部是他个人或与别人合著的书籍,最多的当属盆景类,更多的是近些年的版本。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三十多年过去,现如今作为文化人的余编辑,其编辑的图书就不计其数了。园艺爱好基因的遗传和课堂学来的园艺知识、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涉足盆景艺术的各类各地的盆景、根艺、赏石等等社会活动,令他己成为国内盆景界专业知识淵博,对盆景艺术理论和评审、鉴定有很深造诣的业内名人和资深专业编辑。

显得有些疲惫的他,进房门随意放下手中东西,就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 ,细眯双眼默默地休息养神。他在回味刚刚研讨会上的情况,回想自己在宣讲“当代盆景艺术”这部出版社里前所未有规模的巨著策划书时的情景。 他静默地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睁开眼,原本无神的眼光也渐渐地恢复了往日光泽。此刻凝神沉思的他心想着:照以往经验今天新书论证会上的结果对出此书,应无大碍,或是说一切胸有成竹。

(院内的盆景)

八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五月中旬某日的正午时分,北京火车站淋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天蓝蓝的无一丝云彩。刘晓早早地来到车站入站口等候余老,他身着长袖T恤、黄格领带充满朝气。刘晓此时的心境象外面风和日丽的天气一样晴朗。他自从大学毕业来园林出版社的六年里,目前是助理编辑职称,虽说也参与了十几部书的编辑出版,不过开始多是校对,和一般小册子丛书类书的组稿。这次担任责任编辑而且是社里“重头戏”的巨著还是头一遭,而且是和余老这样的权威专家合作,恐怕今生机会也不会多的。想到这,他四下张望寻找着。远处走来身着浅色西装的余老,背上的双肩背包将西装弄得折皱而歪斜,系着花格领带,也是一副神采亦亦的样子,俩人都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扬州是他们考察中国盆景五大地方流派,扬派、苏派、海派、川派和岭南派盆景地采风计划中的第一站。这里刚刚才开通火车不久,车站里除了火车以外,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新建高大的侯车大厅里,建筑式样与装修风格、装饰的材料与规划设计都显得很现代时尚。下了火车,二人也顾不得停下多欣赏,草草地遛览一番,就随着出站人流来到站前广场,乘车沿着路边绿树成茵宽敞的大道,走入有着2400多年建城历史的这座文化历史名城。

扬州地处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历史上为地扼要冲,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为著名的商业文化城市。自公元八世纪至清代干余年间,扬州被称为“江准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之地。经济繁荣,精神文化备受祟尚,历来为文人雅土云集之地,因此历代有不少大文人、大画家出现,同时商贾、官僚、地主附庸风雅,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扬州素有“家家筑花园,户户养盆景”的时风,这传统历久流传至今也就有了扬派盆景艺术。余老望着处处新绿处处嫣红的景色,满面堆笑地冲着刘晓说道:“要是一个月前来这里,早春时的景色会更美,讲究的是阴历三月“烟雨下扬州”,那节气在江湖、河两岸边全是嫩绿的柳枝和红艳艳的桃花,还有含苞待放的白色琼花”。对扬州的一番赞美直说得刘晓遗憾得心中怪痒痒的,恨不得马上能到盛名之下的瘦西湖观赏游览。

第二天清晨,余老与刘晓匆匆吃罢早饭,一抹嘴就出了宾馆,他们迎着朝阳,随同去公园晨练的周边居民们,一溜儿步行至被称为二十四桥的瘦西湖公园西门。入园后,俩人围着较杭州西湖、颐和园昆明湖“瘦身”许多的长条曲折状湖泊,沿着狭长的湖岸踱着。两岸柳树己长满嫩绿叶子,碧桃的花己凋零尚留有星星点点紫红色的花朵点缀,望去却也是花红柳绿的。放眼望去一片姹紫嫣红与嫩绿相拥,可以想象出半月前的另样美景:在蒙蒙细雨如烟云笼罩之下迷迷茫茫的,如幻如梦般的景色可谓瘦西湖最美时。刘晓仰头望着一棵枝桠开满朵朵白花,盛开花朵是由数朵五花瓣内中簇拥无数小花朵似花蕊的从未见过的植物,他试探地问道:“是琼花?”余老用手指着满树的朵朵白花回应:“这就是琼花,在这里它与艳丽的芍药齐名,为扬州市的市树、市花。欧阳修对琼花情有独钟,曾留下:琼花芍药世无伦。的佳句 ”,刘晓听着连连点头称“是,是”。沿瘦西湖有闻名于世的古迹五亭桥和造型别致的吹台也称钓鱼台的历史名胜,钓鱼台据讲是因乾隆帝曾在此垂钓而得名。路边不远的高台上有印度教式样白塔矗立,此塔与北京北诲公园琼岛上白塔同样造型,只是尺寸规格小了许多。在南岸座落黄墙黄瓦顶、油光锃亮朱漆山门的庙宇,俩人心中惦记着考察盆景事无心逛庙,对眼前的景致只是匆匆遛览一番,然后径直奔向通往扬州盆景园的公园南门。

出瘦西湖公园大门,走过一座古老的拱桥,来到一处古城旧貌的保护很好老街道,不算太宽敞的街道青砖漫路,路的一侧是几家卖字画、绣品和吃食的店铺,路的另侧是长长的白墙灰瓦高墙。街上周边少有民居人家,静寂的街道上有零星的行人和载有游人的人力三轮车在闲散地游逛。俩人下了古桥沿高墙走了不多远,只见有一座簇新的大宅门,高大的青砖灰瓦大屋脊的门楼,红红的柱子和大门,很有北京城内明清时王府门搂的式样和气派。门楼的上方高悬长长的黑底金字匾,书有:“扬派盆景博物馆”字样。这是一座规模颇大的园林景观,庭园内筑山有水并在其间点缀有各式的仿古的厅堂、水榭、围廊的建筑物,浑然一座典型江南园林景观。四月间别致的园林,已经到处是一片新绿,园内树木繁多堆有上下起伏的土山和看上去技艺不凡的典型扬派叠石假山之作,独具匠心的造园使园中景观高低差落有致,山石与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的中。在一片浓绿林木和艳丽花木间,显露出棕色油饰略显古旧的楼堂亭榭的屋脊或窗

俩人进博物馆大门后,沿着宽敞黑棕色游廊向园深处行走,过木桥,穿月亮门,径直进入位于西南端的盆景展示园。一片开阔地周边用用绿植作的花墙围成的独立景区,可称为园中园的盆景展示区。园子的西侧靠外墙,东、南两侧临护城河畔,北面为入园口。在园内的西北隅建有多间翘檐、耸顶、雕梁画栋典型江南风格的仿古建筑群。宽大厅堂内是盆景文物和器具精品展示区,展柜中有众多的宋、元、明、清代的古盆钵和各式的红木几架等,还有画有盆景的古画。在庭院中心区,围绕着草坪甬道摆设着一排排的青石板几架,石板上面差落有致地摆放着造型各异、不同物种的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其中以黑松、五针松、栓柏、榆木、黄杨、雀梅等,多为观叶植物,也有杜鹃、梅花桩的少许观花类盆景。站在入门口处放眼望去满园的盆景林林总总的,各呈姿态。其间采用松、柏、榆、扬(瓜子黄杨)制的云片式树桩显得尤为突出,树型独特且气势非凡的形态很是让观者眼前一亮,抓人眼球。这就是扬派盆景的代表作,俗称:“巧云”、“岫云”、“凌云”的盆景,一种经过用棕丝扎缚拿平,使叶叶平仰、枝干成面的盆中造景。它的形式据讲是依照扬州传统绘画流派对树木处理的“枝无寸直”绘画理论,将树桩寸长小枝修剪缚扎成“一寸三弯”形状,将树桩顶部的云片修成圆形或椭圆形,中部下部的云片状枝叶向两侧伸展,呈伸开的手掌状,整个树桩各层各片序秩严谨,工整划一。人站盆景旁边无论从各角度都可以欣赏着同样图式的视觉效果,带给人规整、平稳、祥和与人亲近的感受。园内还有不少缀满鲜花的观花类树桩盆景,其中有提根裸露爪状的迎春老桩、三弯五层造型的碧桃、根拙枝柔且挂满串串鲜花的紫藤,还有单干、双干、三干的疙瘩式、提篮式、如意式众多造型拙朴的老梅花桩,各式作工极精致又很富情趣的米竹、虎刺、银杏、金雀等树桩盆景,园内如此众多的盆景精品,千姿百态地呈现一派生机。

第一次步入江南盆景园的刘晓,一下被如此众多的盆景佳作所震撼,他不停地东奔西走地忙着拍照和记录着。在一盆被护栏围着的青苍古茂的桧柏盆景前,余老招呼刘晓:“过来看,这盆桧柏己经有三百多年树龄了,相传是明崇祯皇帝的一位季姓驸马爷的遗物,难得,难得。”刘晓望着树干仅高二尺,却虬曲翻卷如苍龙般树干,树冠顶着繁茂青碧枝叶如伞状的扎片,似擎起一座苍山的树桩。他竞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措词才能表达自己惊叹之感。余老也同样叹为观止地细细观赏了好半天后自语道:“这些古桩,可为扬派盆景争得不少的荣誉,都获得过多次的全国金奖、大奖的”。刘晓举起相机对准古树盆景调整焦距准备拍照,只听余老发出一声:“停,你为什么不用背影纸呀,这怎么能照好,你看看背后。”刘晓一下放下相机,视线延着余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