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浑然天成”名木枯艺、、“巧工之美”美玉雕件完美结合并置于一盆之中的艺术,为传统艺术形式与技艺的发掘、恢复,为古老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木山与美石因材料的天然稀缺和不可复制性,令作品是件件孤品;可遇不可求的古树根木经工艺大师的精心打造,令佳作为件件精品;“木石良缘”盆景,国粹艺术形式独具的艺术美、材质美、自然美、意境美和文学性而突显经典、奢华、珍稀的特质,极富收藏价值。
在与玉石大师与挚友们谈及创作经验时,他手扶摸着作品,语重心长地娓娓说道:冠名“木石良缘”的盆景艺术形式,包括有木石山水盆景和木石花卉盆景。以木为山、以木为石,以玉为水、以玉为花木,貌似错位的木石“颠覆”,实为追逐盆景材料的形体与材质之美。旨在恢复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瑰宝,一种集神奇之木,精美之石于一体,融材质美与技艺精于一身的艺术形式;传承化枯朽为神奇,变拙朴为秀美的艺术文化。以其独特的“木石良缘”概括性的艺术语言,表达着中国人自古追求人赋予木与石,树与山的情结;发掘传统的木山艺术,再现古己有之并被历代人赞誉的木山艺术文化;追逐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般千年名木枯艺与人类雕琢万年美石物件珠联璧合的艺术形式;阐述其中蕴涵的人类巧工之美与自然天成,二者的完美结合呈现中国传统哲学“和”的思想;诠释着中国传统艺术“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为木山盆景古老又新鲜的艺术形式,他还写一篇介绍性的文章,讲解恢复失传的技艺,推广注入新文化和创新意识的古老艺术。文章中他将石雕、木雕与“木石良缘”盆景就技法、造型、色彩、美学、价值等方面列表逐一作了对照。从文化对比的字里行间,他突然很有感触:珍稀的木山、景泰蓝的盆钵放在几案上,典雅、古朴内中寓意的古树根艺术品,古树根的清供形式更有“树供”的意味,展示树的神韵。他发现自己手中干的这事,真的挺有创新推广的价值,因为较之石雕、木雕技艺,在审美欣赏诸多方面都很有特点,艺术语言较比木雕与石雕更是丰富了许多,在色彩搭配、盆中造景方面因取舍便利更是令人得心应手得很,欣赏起来感觉着作品中的木山,在质地、肌理、色泽,较传统的石雕如寿山石、青田石、煤精石雕显得更自然,也更容易和人亲近,人与物、物与人很好交流的,这让他信心倍增。
木雕的单一木本色调,对制作技法与作品的文化内涵要求极高,非一般技艺所能达到。也因此目前市场上、居室中有太多俗不可耐的“木雕艺术品”被摆置到货架、屋角,少有人问津,优质稀缺的古木终因不得要领没有“灵性”的制作,成了“鸡肋”。石雕又因可供雕琢的石材如寿山石、青田石等等好成色的石材难觅,讲究“俏色”为美的技艺难施,也就难有好题材精品问世。这样对木雕、石雕、木石良缘雕塑各门类艺术形式利弊理性的评估结果,特别是木山面面观的独有特点更是较木、石雕有明显突出优势。通常石材,石供往往是一面观赏的,两面都有形态者可谓精品了,要是三面都有看头那就是上品,四面都是景的赏石绝对是绝品,这是石材形成的经历和材料出处所至。比较的结果显而易见,可事实……他有时只是在纳闷:这宋代的木山盆景怎么就失传了呢?清代的木山玉石盆景作品也没有传承下来!为什么没有人作了呢?是什么原因……
枯木、根艺经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恰恰使其“全身”的变形而成景观,变平直为宛曲、为洞穴、为“沟壑”,朽蚀后成山形状的木材,置于盆钵中就可以循着盆钵全角度地面面观赏。朽木腐根本是无用的,制成木山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了,木根材料随处可寻,比起山石盆景加工容易更好制作,木山体的纹饰与肌理更细腻、更逼真。可算得木山玉石盆景,“木石良缘”盆景的独到的结论,成为独具韵味的艺术。茶余饭后的余老,会时不时地会将作品上下左右地用手抚摸、眯着笑眼前前后后细细地观赏一番,他是笑眼一刻不离木山玉石,一边动情地长时间地反复哼唱上一曲像“草原晨曲”之类相当老的老民歌。
九十五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余启明退休了又作了件对发展盆景事业很有价值的大事情。发掘了自宋代时己经有的木山艺术、木山文化。将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古老木山、木山盆景艺术形式,在时隔近几百年后的今天重新再生、重现,而且较清代作品在玉石堆镶技艺基础上,又溶合传统的镶嵌工艺。这样的艺术形式,被他戏称之为“木石良缘”的木山盆景艺术作品。称谓与作品形式、特征很贴切,令木山艺术显得更加尽善尽美,溶入创新技艺令作品,内容更时尚、视觉上更抓人眼球,更自然更丰富地赋予了现代意象。艺术创新作品致力于拓展木与石结合发展古老艺术形式,在理论还上升到了“木石良缘”的文化内涵,木与石的结合用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说”,木与石相结合是“和”的文化理念,中国人就讲究“和”吗。
从第一件木山盆景作品“读李白《望庐山瀑布》”问世时起,他就痴迷地一发不可收地干了起来。四处寻着古木朽木根,经过洗刷、打磨清理后摆在院中石头上,就会静静地左观右赏、前后俯仰地端详、构思,有时陷入冥想人长时间呆呆地望着前方一动不动,望去犹如一尊雕像似地伫立或端坐,他的样子很让老伴担心,总要上前拍打他,将他“唤醒”。
最近又从海南岛淘来一件双峰式山形的阴沉木,一件有近一米长多起伏的枯树干,千百年水下泥土的腐蚀看上去遍布凸凹孔穴,很有点多峰山型的一块由河底拖上来的古木料。阴沉木在四川等地也被称为乌木,在学术上称为“炭化木”,乌木因罕见且质地特殊,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自古被受人们青睐,民间素有:“纵有财宝一箱,不如乌木半方”之说。阴沉木自明清代已进入“珍宝”范畴,在故宫的乌木艺术品是放在珍宝馆珍藏。阴沉木成因纯属自然界的特殊原因,将古树一下冲入江河湖泊中,历经千百年岁月古树深埋水下造就其姿态万干、万年不腐的枯木精华……阴沉木,在国外被称之为“东方神木”。黑色质坚的物质为一种质地坚硬耐腐蚀其断面乌黑乌黑发光的,而且很细腻、有丝绸般的光泽,日照或灯下有反射光的特殊木头。多为香樟树、楠木、黄柏、槐木等富含树脂的树种,在特殊地理现象如洪水、地震、台风等条件下被石头、泥沙掩盖下沉积在泥石水底下来。在缺氧、高压状态下历经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石化过程成为介于木石之间的植物化石,也可称之:“植物木乃伊”,深藏地下千百年仍身胲完整。阴沉木的质与形,构筑了树之魂、石之神的内核,难以想象二者千万年来其形与态的演变过程和物理、化学的成因。光泽厚重如绸缎、质地细腻如象牙、干姿百态绝无仅有的杈桠交错舞动的造型、一件历经大自然鬼斧神功的“树木乃伊”,“木乃伊”独具的形态、气势、色泽令任何人见过该木后都会永远地记住。
这块在古代河床泥沙、水下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饱经激流冲刷、泥石碾压、鱼啄蟹栖而成遍体孔穴的阴沉木。让余启明体味到苏洵、苏轼三代人建祠堂供奉木山的挚爱心情,人对山的祟拜移情至山形且有山纹理、气韵的木山,是木山文化的由衷祟敬。为了这钟情之物,他不辞辛苦地又是去海南看货、定货,又是办理航运、汽车运的,六十多岁的人了。不过想来也不奇怪,个人爱好也是人一生的缘分,余老对树木、对树的衍生物,一种历经石化过程中的树木的那份执拗挚诚情结,这就盆景世家得以传承的“文化基因”。山形阴沉木的型体与厚重敦实气韵的“诱惑力”,在地下在水里沉寂干百年的树木“精灵”,让他乐此不疲地为之奔波。文化人的天性、一生的树木情结,让这位老人著重个人理想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想往,纯属于个人的精神境界。人是要过物质与精神俱全的生活才行的,才是完整的人生,至于孰在先后,孰更重要,却因人而异。
观察一个人的价值观,会由他的点滴言行清楚地表达出来。众生中,有人重物质享受嗜财如命,有人重精神享受视艺术为生命。在余老记忆中最典型例子当属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逸事,他在80多岁高龄时为逃避纳粹*,从铁蹄下的维也纳远逃至英国伦敦。逃跑的时候,他全然不顾危及生命地费尽心力拖回两个大箱子。箱中没有他的任何生活品而全部是艺术品,被他视为生命一部分的艺术品,这是一个洞悉人心、明了哲理心理大师的思维与行为。弗洛伊德在工作时,在剖析人精神,在描述人行为的写作时候,在他面前的桌上是一定要堆放一些艺术品和古董什么的,他会面对这些人类思想与历史创造力的产物,时时地发思古幽情,与先人的沟通、交流,让他灵感会源源而来,让他从中汲取了智慧与力量,于是笔下洋洋洒洒起来,这就是他不要衣食,甚至冒死也非得带回这些在战火下百无一用东西不可了。这个故事余老曾多次地讲给女儿听,他只是想告诉她:人一定要有追求,当然女儿很乖,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大学毕业又考取了加拿大的硕士研究生去了多仑多的大学。
余启明如此清楚地记得并感动于这样的故事,全因他心领神会般地读懂了大师的内心世界。余启明也有过让常人以为不可思议,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相似行为,他甚至在为自己也曾有过与大师相似的意识和行为,窃窃地感到刻意隐匿的自豪。几十年春夏秋冬在家的日子里,每日在朝阳光的沐浴下,他总会在一盆盆艺术品前不断地徘徊,为心仪之物剪枝、摘叶、浇水、施肥、疏土、养苔地劳作或坐在盆景前,边喝茶边目不转睛地宁视着作品,品味着其中新的变化,叶、枝、干、根表现出的任何信息:是否有病、有虫、水大、水小、那枝该去掉、那杈该缚扎、那个干该配重、该牵引……此时,世上真空般地没了一切,没了自我,也没了索事。院落里弥漫着清澈、温馨的空气,挂有露水的枝叶绿意欲滴,使得让他不忍离开,尽管知道该吃早饭了,该要上班去了。他总感觉从盆景树桩、花木中汲取了“阳气”、“朝气”,转化成为自己身体中的元气,让他奋然,可以让他不吃不喝也不觉饥渴。想到这里,一种淡淡的羞涩,让他脸上的毛细血管有些*,以至在早晨刮脸看到照在镜子中的自己时,竞想起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熟悉的小品,剧中演员宋丹丹对赵本山饰的角色夸奖说的那句经典台词“你太有材了!”。剧中调侃却又饱含爱意的表演让他喜欢,喜欢表达内容的直白却又内涵深厚,一种语言的魅力,魅力的语言使面对镜子的余老,美滋滋地用手上下抚摸着刚刚刮完胡须泛着青色的脸夹,自我欣赏起来。
敏感多情的性格当然也会带给他不少的伤害和不悦,在他沉浸在美的遐想时,也会因偶见一件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未至七十年未这段历史痕迹的物件,情绪就像天气预报似地一下“晴转阴”,会很快地由洋洋自得转向沉闷,甚至内疚自愧的心境,因为这物件会让他记忆起在“*期间”,因自己的懦弱,因畏惧,自己曾将许多家中珍藏的器物和好多的书,“自觉”地悄悄毁弃、烧掉了。以至现在老屋里的家俱、用具全是近些年购置的大衣柜、组合柜、沙发什么的统统是欧式款。
己逝去的时光,义和团的先人头裹毛巾、身着吊坎,手握大刀的神勇样子,无所畏惧的精神一去不复存在,呜呼哀哉,这那里像义和团的后代!他会以这样悲切的感叹,无情地嘲笑自己。
多年艺术创作宿愿的实现,老有所用的成就感,让余老青春涣发般地着实得意一番。在各类场合一经有人提及“木石良缘”一词,他就会眉飞色舞般大讲特讲一番,讲其中的什么木与石、金与木结合平衡的文化理念、讲传统制作技艺特征、讲山木艺术特点、审美欣赏等等一套一套的。说起来话是手不住舞动地迭迭不休,甚至有点老玩童的滑稽相,一幅自得其乐的样子。确实像人们平日所讲的幸福观:守着爱的人,作喜欢干的事,这就叫幸福,老年的余启明先生正是过着这样的日子。
(采用阴沉木制成的砚式木山盆景) 。。
九十六
后来一篇介绍余启明制作木山盆景作品的通讯在报上刊出,余老发掘传统文化,恢复古老艺术形式的创作事迹被披露,获得赞誉声一片。特别是那件作品倍受追捧,原因是作品的题材很时尚,符合当今的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应时:采用可再生的材料开展艺术创作,表达保护自然环境的主题。作品是用一块根料不事雕刻地一分为二做成两座风格各异的木山造景,分别置于浅石盘中,在盆中“山脚”下散白沙和灰沙示水面。从山体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可以明显区别两山的时代特征:一“山”为古代的山,山岩嶙峋古木参天、物种多样、山体旄丽,山石山中有茅屋、凉亭、清泉瀑布、有依山栈道,清洁的河水绕山呈九曲宛然状……原生态的山水。这原始森林山景色,是他调动了去马来西亚旅游时,坐在悬空缆车穿越原始热带雨林时凌空俯视森林全貌时的印象:漫山峰峦沟壑都是茂密的高高低低的大小树木和树貌、树形各异的各种类树种,遍野的绿色间杂有红褐色、黄色。作品也有余老脑里存储的各位名画家中国山水画卷的影子,将两者溶合后成为一件充满天然野趣的立体雕塑艺术。他在作品盆钵中布满白沙、创作出山下清清洌洌的“河水”;另一座“山”为现如今在各地随时可见的山,山石被“修整”得伤痕累累,尽显残壁与山体的光秃、半山腰上齐整单一树种的人工造林、沿山开凿的宽阔道路、路桩和长长的隧洞,少有树木的山顶上架设电线的铁塔、山间宽阔地辟出一片片的欧式别墅建筑群、在平坦大路上轿车、货车在奔驰,一座充满现代意象的山……山脚下围着山体撒下灰暗的沙,以示被污染的“河水”,尽显今天人们熟视无睹的山水;两件木山盆景并列于一案,并在铭牌上写有题名:“山还是那座山”的字样。
透过作品人们仿佛可以听到他在狂呼、呐喊:才几十年让原本天然的山体景色变得面貌全非,可怕的是由于人对“现代”生活的迷恋,而全然忽视了人与山水与大自然的亲昵关系。漠视自然带来人对自然环境记忆的感受,迟纯记忆的后果是让人在不知觉中,习惯于已经改变或是恶化了的自然环境,就如现在年青人喜吃常食浓重味道“麻辣烫”川味的青年人,会失去对“龙井”与“碧缧春”茶沁人心脾的品味,人舌上的味蕾不再敏感,也就回味不到此茶与彼茶之间的微妙;习惯各种场合的人工合成香料气味,人体气味的感受已丧失矣尽,也就少了因男女间丝丝气息味而生心悸的感动;一饮而尽地喝下由许多种果汁混灌入塑料瓶内的“果乐”一类饮品,难享一一品尝鲜果蔬妙不可言的原味和细微的口感差异;久居城镇的人们对汽车尾气、混浊的空气和污浊水域的司空惯见,忘却了家乡村头古树遮蔽的凉爽